11月13日的晨光,把湯山陣地的硝煙徹底吹散了些。官道上,被炸毀的日軍坦克殘骸還冒著零星青煙,士兵們正忙著清理戰場——有的扛著繳獲的步槍往後勤點送,有的用撬棍撬開坦克殘骸找可用零件,還有的在戰壕旁給犧牲的弟兄立簡易木碑,木碑上用刺刀刻著名字,歪歪扭扭卻格外鄭重。
陳硯剛和王銳核對完昨夜的繳獲清單,就聽見遠處傳來汽車馬達聲。抬頭一看,三輛軍用卡車沿著官道開過來,車頭上插著121師的軍旗,塵土飛揚中,能看見吳劍平的將官服身影。
“陳團長,恭喜啊!”吳劍平剛跳下車,就笑著走過來,手裡握著馬鞭,目光掃過陣地,見戰壕重新加固過,新堆的沙袋整整齊齊,遠處重機槍位旁還晾著士兵的破軍裝,滿意地點點頭,“湯山這一戰,你們3團打得漂亮,給121師長臉了!”
陳硯迎上去敬禮:“全靠師長派來的炮兵連支援,還有弟兄們拚命,我隻是做了該做的。”
“彆謙虛。”吳劍平拍了拍他的肩膀,轉身指向卡車,“師部特意給你們送慶功禮來了——1000支中正式步槍,每支配200發子彈,還有50箱手榴彈,都是剛從貴陽運過來的新家夥。”
這話一落地,旁邊清理戰場的士兵們都圍了過來,眼睛瞪得發亮。王小二擠在最前麵,踮著腳往卡車上看,嘴裡念叨著:“中正式?就是那種比漢陽造準頭好的新槍?”
“沒錯。”吳劍平笑著點頭,對身後的參謀說,“打開車廂,讓弟兄們看看。”
參謀掀開帆布車廂,嶄新的中正式步槍碼得整整齊齊,槍身泛著藍黑色的烤藍,陽光下格外亮眼。張鐵柱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拉動槍栓,“哢嗒”聲清脆利落,他忍不住讚歎:“這槍比俺們的老漢陽造沉實,砍鬼子肯定更得勁!”
吳劍平看著士兵們的興奮勁兒,對陳硯說:“師裡其他兩個團這次也打得不錯,但論硬仗,還是你們3團扛得最久——日軍16師團的主力都被你們耗在湯山,為南京外圍爭取了不少時間。我已經給軍委會發了電報,給你們3團請功,還申請了200名貴州新兵補充,過兩天就能到。”
陳硯心裡一暖——之前吳劍平對他還有顧慮,現在這話裡的信任,比任何獎勵都實在。他立正敬禮:“謝師長!3團一定好好練新兵,守住湯山,不給121師丟臉!”
“不用這麼拘謹。”吳劍平擺擺手,拉著陳硯往醫療站方向走,“我聽說林大夫的醫療站這次立了大功?不少重傷員都靠她救回來的。”
醫療站裡,林晚正和醫護兵整理藥品,見吳劍平進來,趕緊起身。吳劍平看著架子上整齊的藥瓶和繃帶,點頭道:“林大夫辛苦了,這次3團能少減員,你的醫療站功不可沒。師裡也給你申請了嘉獎,還調了10箱西藥過來,一會兒讓後勤兵送過來。”
林晚連忙道謝,眼裡帶著些意外——她之前隻想著救傷員,沒想到還能得到師部的認可。
中午時,炊事班殺了兩頭豬,在陣地旁架起大鍋,煮了豬肉燉粉條,算是慶功宴。吳劍平坐在陳硯旁邊,喝著粗瓷碗裡的米酒,聊起121師的情況:“現在南京外圍壓力還大,日軍16師團雖然退了,但肯定還會再來。師裡計劃把湯山、青龍山、紫金山連成防線,你們3團還是守湯山,作為第一道屏障。”
陳硯放下碗,從懷裡掏出一張地圖——是他昨夜畫的湯山防禦調整圖,上麵標了新的機槍位和反坦克地雷區:“師長,我想趁新兵還沒到,先把陣地再加固一遍——在官道兩側的山坡上挖隱蔽工事,讓新兵來了就練山地防守,再結合張鐵柱他們的苗刀戰術,就算日軍再來坦克,咱們也有辦法應對。”
吳劍平拿過地圖,借著陽光仔細看,見上麵的標記清晰,戰術部署也貼合地形,忍不住稱讚:“你這腦子確實好用,比師裡的老參謀還想得細。行,就按你的計劃來,師裡給你調500斤炸藥,不夠再要。”
慶功宴快結束時,吳劍平要走,臨走前拍了拍陳硯的肩膀:“陳硯,121師是黔軍的根,以後靠你多撐著。等打贏了鬼子,咱們一起回貴州老家。”
陳硯看著吳劍平的車隊遠去,心裡沉甸甸的——從淞滬的草鞋營到現在的3團,從被嫡係排擠到被吳劍平信任,這條路走得不容易,但現在手裡有了新槍,有了新兵,還有弟兄們的信任,他更有底氣了。
下午,士兵們開始分發新槍。王小二拿到屬於自己的中正式,興奮得睡不著,拉著張鐵柱在空地上練瞄準。張鐵柱教他怎麼調整標尺,怎麼穩住槍托,王小二練了一會兒,忍不住開槍試了一下,子彈打在遠處的樹乾上,留下一個清晰的彈孔,他歡呼著跳起來:“俺能打中了!以後能殺更多鬼子了!”
陳硯站在山坡上看著這一幕,王銳走過來,手裡拿著新的後勤清單:“團長,1000支步槍都分下去了,每支配了200發子彈,手榴彈也按連分配好了。師裡送的西藥也到了,林大夫說夠醫療站用一個月的。”
“好。”陳硯點點頭,目光掃過陣地,“新兵到了之後,你負責後勤補給,確保每個人都有飯吃、有槍用;張鐵柱帶新兵練近戰,把苗刀和刺刀結合的戰術教下去;周明軒把電台再檢查一遍,確保和師部的通訊暢通。咱們得趁這幾天抓緊準備,日軍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王銳應下來,看著遠處士兵們試槍的熱鬨場景,忍不住說:“團長,咱們現在有了新槍,又要補新兵,以後3團肯定能成121師的主力。”
陳硯笑了笑,沒說話——他心裡清楚,這隻是開始。南京外圍的仗還得打,要想真正護住貴州子弟,護住南京的百姓,光靠3團還不夠,得讓整個121師都強起來,讓黔軍的鐵血,在戰場上真正立住腳。
夕陽西下時,陣地旁響起了槍聲——是士兵們在練新槍,清脆的槍聲回蕩在湯山的山穀裡,像是在向遠處的日軍宣告:黔軍在這兒,湯山,誰也彆想過去。
喜歡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請大家收藏:()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