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先生隻贈我三字真言。”陳寶玉緩緩道。
“哦?哪三字?”王朝追問。
“穩、準、狠。”陳寶玉目光深邃,“‘穩’,乃根基。局勢不明時,當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切忌冒進,予敵可乘之機。需先立穩腳跟,掌握主動。”
“‘準’,乃要害。調查需精準,證據需確鑿。尤其是…涉及宗室,”他加重了語氣,“若無鐵證,絕不可輕動。一旦動手,便要直擊要害,讓其無從辯駁,無法翻身。”
“‘狠’,乃決心。一旦證據確鑿,鎖定元凶,則需有雷霆萬鈞之勢,除惡務儘,絕不姑息!無論涉及何人,背景多深,皆要以陛下賜予之權柄,狠狠打擊,以儆效尤!”
王朝聽得目光炯炯,擊節讚歎:“帝師之言,字字珠璣,直指核心!末將明白了!沿途及至陝西,末將負責‘穩’,護衛大人安全,穩住陣腳。大人負責‘準’,查清案情,鎖定真凶。待到時機成熟,你我合力,行那‘狠’字決,以雷霆之勢,掃清奸佞!”
“正是此意!”陳寶玉與王朝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默契與決心。這一文一武,欽差與護衛,在出京伊始,便初步建立了信任與合作的基調。
休整過後,隊伍再次啟程。馬車內,陳寶玉摒除雜念,潛心研讀帶來的所有卷宗。
這些卷宗,包括了都察院初步查證的線索、陝西官場主要人員的履曆背景、邊軍各部駐防及糧餉撥付流程、甚至還有洪承疇督陝期間的一些奏報摘要。他看得極其仔細,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時而提筆在旁邊的紙上記錄要點,時而對照地圖沉思。
“永豐倉…去年共接收漕糧、屯田糧計三十五萬石…調撥各鎮…賬目看似平整,但…”他眉頭緊鎖,手指點著一處數據,“與兵部核發的員額相比,損耗率偏高…雖在常例之內,但若虛報員額,則…”
“督糧道張秉忠…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曆任…與西安知府王允義乃同鄉…”
“秦王朱誼漶…體弱多病,近年深居簡出…世子朱存樞…性喜奢華,交遊廣闊…天啟九年陛下推新政,鼓勵宗室捐田輸國,秦王響應,捐出大量田產,獲陛下褒獎,然…王府用度據說因此捉襟見肘…”看到這裡,陳寶玉的目光微微一凝,指尖在“世子朱存樞”和“王府用度捉襟見肘”這幾個字上停留了許久。
他仿佛能透過這些冰冷的文字,看到陝西官場那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看到邊軍糧餉被層層盤剝的黑手,甚至隱約感受到來自西安那座宏偉王府的陰影。壓力如山般襲來,但他眼神卻愈發銳利。陛下的重托、恩師的叮囑、邊軍將士的期盼,都化作了他心中熊熊燃燒的鬥誌。
隊伍沿著官道向西行進,日頭漸偏。已離京百餘裡,進入太行餘脈,道路兩旁山勢漸陡。
王朝策馬靠近馬車,低聲道:“大人,前方即將進入黑風峪,地勢險要,峽穀長約三裡。末將已派斥候前去探查。”
陳寶玉掀開車簾一角,望了望前方那如同巨斧劈開般的山峪,峪口狹窄,怪石嶙峋,點頭道:“小心為上。”
“全軍戒備!弩上弦,刀出鞘!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王朝的命令迅速傳遍隊伍。龍鱗衛將士們瞬間進入臨戰狀態,原本就肅穆的隊伍更添幾分淩厲的殺氣,馬蹄聲似乎都放輕了許多。
斥候很快回報:“報!千戶大人,峪口未見異常!”
王朝眉頭微皺:“再探!仔細搜索兩側山崖!”
“是!”
隊伍開始進入峪口。峽穀內光線頓時暗淡下來,寒風呼嘯而過,發出嗚咽之聲。
突然!
“轟隆隆——!!!”
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猛地從前方傳來!隻見峽穀一側的山崖上,無數巨石混雜著泥土樹木,如同山崩一般傾瀉而下,瞬間將前方的道路堵死!煙塵衝天而起,彌漫了整個峽穀!
“有埋伏!保護大人!”王朝反應極快,聲如炸雷,“盾陣!結圓陣!護住馬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龍鱗衛將士雖驚不亂,顯示出極高的軍事素養。外圍騎兵瞬間下馬,取下背負的圓盾,哢哢作響,迅速在馬車周圍結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環形盾牆!內側騎兵則弩箭齊指兩側山崖,目光如電,搜索任何可疑目標!整個過程快如閃電,井然有序!
陳寶玉在馬車內被巨響震得身形一晃,但他迅速穩住心神,臉上並無太多驚慌之色,反而眼神一冷。他並未貿然探頭,而是透過車窗縫隙向外觀察。
煙塵稍散。王朝厲聲喝道:“第一隊,上前查看落石情況!第二隊,左右散開,警戒搜索!第三隊,原地固守!”
一隊龍鱗衛士兵小心翼翼地持盾上前,檢查被堵死的道路和散落的巨石。很快,一名隊正返回稟報:“回千戶大人!落石堆積深厚,短時間內無法通行!且…”他壓低聲音,“屬下在幾塊斷口新鮮的巨石旁,發現了楔子鑿痕和火藥殘留的痕跡!絕非自然崩塌,是人為製造的山崩!”
王朝眼中寒光一閃,看向陳寶玉的馬車。陳寶玉的聲音從車內平靜地傳出:“王千戶,看來有人不想讓我們順利抵達陝西啊。這‘歡迎’陣仗,倒是不小。”
王朝咬牙道:“大人放心,此等宵小手段,攔不住我等!末將已命人尋找小路迂回,或強行開辟通道!”他隨即冷笑一聲,“也好,正好讓兒郎們活動活動筋骨!也讓那些藏在暗處的老鼠知道,龍鱗衛的刀,還利得很!”
陳寶玉淡淡道:“嗯。儘快清理道路。此外,派得力人手,暗中查訪近日附近可有可疑人員出沒,尤其是擅長爆破開山的工匠或江湖人士。這,或許是我們第一條線索。”
“末將遵命!”王朝抱拳,立刻轉身安排。他心中對這位年輕的欽差大人又高看了一眼:臨危不亂,心思縝密,瞬間便能想到反向追查線索,確非常人。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