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五年,二月十五,朔望大朝。
寅時剛過,北京城仍籠罩在冬末春初的寒冽之中,但通往紫禁城的各條街道上,已是車馬轔轔,冠蓋雲集。文武百官、宗室勳貴,及幾位涉及的親王,皆身著莊嚴的朝服,在導引太監低沉而清晰的唱名聲中,依序穿過層層宮門,步入皇極殿。
今日的朝會,氣氛與往常的朔望大朝迥異。節日的餘韻早已被一種隱含的緊張與期待所取代。廊廡下,銅鶴香爐吐出的龍涎香依舊氤氳,卻似乎壓不住那彌漫在巨大殿宇中、無聲流動的暗湧。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時不時地瞟向禦座之側那被巨大黃綾覆蓋著的物事,以及殿中那幾位神色各異的藩王。
邸報早已傳開,今日大朝,唯議一事——東瀛治理方略。這不僅是關於一片新附疆土的安排,更是關乎帝國未來國運、權力重新洗牌的重大契機。
“皇上駕到——!”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那獨特而穿透力極強的聲音響起,瞬間壓下了所有細微的嘈雜。
靜鞭三響,聲震屋瓦,餘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滌蕩著每一分不敬與雜念。韶樂奏起,莊重典雅。
天啟皇帝朱嘯,在一眾內侍扈從的簇擁下,邁著沉穩的步伐,自屏風後轉出,登臨禦座。他年不過三旬,麵容棱角分明,眼神似有金光閃爍,軍旅生涯和帝王威儀,讓他周身散發著一種令人不敢逼視的氣場。他並未急於開口,目光如冷電般緩緩掃過丹陛之下濟濟一堂的臣工,將眾人的反應儘收眼底。
“諸卿平身。”天啟帝的聲音不高,卻帶著金石之音,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今日朔望大朝,禮儀從簡。所議唯有一事:東瀛治理方略。”
他微微抬手。王承恩會意,與兩名健壯內侍一同,小心翼翼地揭開了禦座旁那黃綾覆蓋之物——一幅極為詳儘、標注清晰的《東瀛輿圖》赫然展現!圖上,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蝦夷地)及琉球群島的輪廓以濃墨勾勒,山脈、河流、主要城邑曆曆在目。更引人注目的是,代表大明王師的東西兩路大軍——盧象升部與俞谘皋部的進軍路線,以及已攻占或歸附的要地,皆以醒目的朱筆標注,如兩條赤龍,已幾乎盤踞了整個島嶼鏈。
殿中響起一陣壓抑的吸氣聲。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如此直觀地看到帝國兵鋒所指、疆域拓展之速,仍讓許多老成持重之臣感到心驚。
“據盧象升、俞谘皋八百裡加急軍報,”天啟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平定海表的豪情,但更多的是一種深沉的審慎,“德川殘部,如今因守於甲斐的崇山峻嶺之中,負隅頑抗,然其兵不過萬,糧草匱乏,勢如風中殘燭,覆滅隻在旦夕之間。九州、四國已傳檄而定,本州大部已入我手,江戶已克,京都公卿上表臣服。預計最遲至今年夏秋,東瀛全境可望勘定!”
短暫的寂靜後,是低低的議論聲,有人麵露喜色,有人撫掌輕讚。開疆拓土,總是令人振奮的。
然而,皇帝接下來的話,卻如同一盆冷水,讓氣氛瞬間凝重起來:“然,打天下易,治天下難!諸卿且看——”他的手指向輿圖,“東瀛,非比昔日之樂浪、交趾,其地有民近千萬,其俗迥異於我華夏,其民性剽悍,崇尚武力,更兼孤懸海外,波濤阻隔。治理若不得法,則千萬之民,可為作亂之源;迥異之俗,可為離心之始;剽悍之性,可為暴動之火!屆時,此新附之地,非但不是帝國東陲之屏障,反成肘腋之患,拖垮財政之泥潭,乃至動搖國本之禍根!今日,朕欲與諸卿共議,集思廣益,為這東瀛新土,定一長治久安、永固海疆之策!”
皇帝話音落下,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每個人都在消化著皇帝話語中的深意,也在權衡著即將提出的方略會帶來怎樣的利益格局變動。
首先出列的,是兵部尚書王在晉。他年約五旬,麵容清臒,眼神卻精光四射,是朝中有名的務實乾練之臣。他手持一份厚厚的奏疏,那是兵部職方司與參謀司會同幾位熟知東瀛情勢的降臣、海商,曆時數月,反複推敲擬定的方案。
“陛下聖明,洞見萬裡。諸位大人,”王在晉向禦座和同僚分彆行禮,聲音洪亮,“東瀛之地,南北狹長,山川縱橫,地理破碎,形成天然割據之勢。若仿中原舊製,設單一布政使司統轄全域,則政令傳遞遲緩,一旦有變,中樞鞭長莫及,易生尾大不掉之患。譬如昔日之戰國群雄,便是明證。故,臣等以為,對此地,宜分不宜合,當劃為數省,分而治之,使其相互製衡,方能便於掌控,永絕後患!”
他走到巨大的輿圖前,取過內侍遞上的細長指揮棒,用力點在圖上:
“臣等謹遵陛下‘長治久安’之訓,反複勘酌,建議將東瀛故土,析為五省!”
“其一,東瀛省。”指揮棒點在本州島東部,涵蓋了關東平原、東北地方奧羽地區)。“此省沿用‘東瀛’古稱,既示羈縻,亦彰其地淵源。此區域土地相對肥沃,人口稠密,尤以關東平原為最。原江戶城,乃德川幕府根本重地,臣建議更名為‘東平府’,取‘東方平定’之意,設為省治。此地德川遺澤最深,舊武士勢力盤根錯節,需重點經營,強力彈壓與懷柔消化並施,方可穩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二,西海省。”指揮棒移至九州島及本州島西部的中國地方。“此省瀕臨西海即日本海),控扼對馬、朝鮮兩海峽,與朝鮮半島、我大明遼東、山東隔海相望,實為帝國東北海疆之門戶,戰略位置至關重要,不容有失。省治設於博多建議更名為‘定海府’),此地自古便是對外通商要津。此地民風素來彪悍,倭亂時多為寇源,治理需駐以重兵,嚴加戒備,同時可大力發展海貿,以商賈之利,柔化其民。”
“其三,安夷省。”指揮棒劃過大阪、京都、奈良所在的本州島中部近畿地方)及廣袤的中部山地。“‘安夷’者,安撫夷地,使其順服之意。此省乃東瀛千年文化核心,舊都京都建議更名為‘歸化府’)便在於此,千年王氣所鐘,公卿貴族勢力盤根錯節,其思想文化影響力深遠。治理此省,當以‘文’為主,重在教化歸心,潛移默化,消除其舊有之政治與文化影響力,使其真正成為‘王化之地’。”
“其四,北溟省。”指揮棒指向廣闊的北海道蝦夷地)及本州島最北端的北陸地方一部分。“‘北溟’之名,取自《莊子》,意指北方幽深寒冷之海域。此地地廣人稀,多阿伊努等未開化之土著,森林茂密,漁產豐饒,據聞更有金銀礦藏之疑,開發潛力巨大。然氣候苦寒,道路艱難,移民實邊、開發資源為此省第一要務。省治可設於函館建議更名為‘鎮北府’),意為鎮守北疆。”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