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東方見聞錄的風波_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 > 第194章 東方見聞錄的風波

第194章 東方見聞錄的風波(1 / 1)

他的描述繪聲繪色,充滿了細節,讓在座的董事們仿佛身臨其境。一些人依舊麵露懷疑,但更多的人陷入了沉思。

遠東的力量平衡被徹底打破,這是他們不得不麵對的現實。

就在爭論依舊喋喋不休,質疑聲仍未平息之際,範·德·桑德知道,是時候拿出他的“殺手鐧”了。

他緩緩地從隨身攜帶的皮囊中,取出了那份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手稿抄本。

“諸位,口說或許無憑,那麼,請看看這個。”他解開油布,將厚厚的手稿放在桌麵上,皮革封麵在燭光下泛著幽光。“這份手稿,名為《東方見聞錄》,它的作者,是一位在大明帝國宮廷核心圈子內活動了長達十五年的葡萄牙耶穌會頂尖學者,張德安。這是他畢生觀察、研究的心血結晶。其內容的深度、廣度和真實性,遠超馬可·波羅那些充滿想象力的遊記十倍、百倍!”

他翻開手稿,直接指向其中關於明朝官僚體係運作、財政稅收統計、軍事布防詳圖以及那些涉及“格物”探索和神秘能量技術的章節。“請看這裡,他們對文官係統的管理,對數據的統計能力,對知識的歸納方法……還有這裡,關於他們農業技術的記載,其效率遠超我們……”

董事們起初帶著不屑和懷疑,勉強地傳閱、掃視著手稿。但很快,會議室內嘈雜的爭論聲漸漸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粗重的呼吸聲,和偶爾發出的、壓抑不住的低聲驚呼。手稿中用冷靜、客觀,甚至帶著學者般審慎筆觸描繪的明朝,不是一個傳說中黃金遍地的童話國度,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組織嚴密、技術先進、文化深厚且正在爆發式發展的超級帝國!其龐大的體量、高效的治理能力和對未知領域那種係統性的探索精神,讓這些自詡為世界商業與文明中心的歐洲精英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冰冷的壓迫感。

資深董事範·伯克爾,之前抨擊最猛烈的那位,此刻手指微微顫抖地撫過一頁關於明朝全國驛站與漕運係統的描述,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冷汗,喃喃自語:“上帝啊……如果……如果這上麵寫的,哪怕隻有一半是真的……我們過去對東方的了解,簡直就像盲人摸象……”

德·維特董事的臉色也變得極其凝重,他放下手中關於明朝火炮鑄造工藝的章節,聲音乾澀地接口道:“這……這比失去四百萬兩白銀,比退出台灣,要可怕得多……我們麵對的,可能不是一個單純的對手,而是一種……一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發展路徑。”

最終,董事會的氣氛徹底改變了。雖然條約的屈辱性無法抹去,但範·德·桑德帶回來的這份珍貴至極的情報,其價值難以估量。

它不僅解釋了條約簽署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它為公司的未來戰略,甚至為整個荷蘭聯省共和國的遠東政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極其關鍵的決策依據。

對範·德·桑德的指責和問責,迅速轉變為一種複雜的、摻雜著敬佩、慶幸與殘餘不滿的複雜評價。

董事會決定暫時擱置對他的處理,並默許了他接下來的行動——將這份手稿出版。

範·德·桑德立刻開始了行動。他沒有選擇商業氣息過於濃厚的阿姆斯特丹,而是來到了以學術自由和出版業繁榮聞名歐洲的萊頓市。在這裡,他找到了最負盛名,也以敢於出版“敏感”內容著稱的印刷商——埃爾塞維爾家族。

在埃爾塞維爾家族印刷工坊那彌漫著油墨和紙張氣味的內室裡,範·德·桑德將手稿展示給了家族掌門人,老路易·埃爾塞維爾。這位見多識廣、與歐洲各國學者都有著廣泛聯係的印刷商,仔細翻閱著手稿,臉上的表情從好奇逐漸變為震驚,最後是長時間的沉默。

“桑德先生,”老埃爾塞維爾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謹慎,“您確定……要全文出版這本書?恕我直言,這裡麵的一些內容,尤其是關於明朝軍事組織的詳細描述,以及這些……這些關於‘格物’新學和能量技術的模糊記載,雖然令人驚歎,但很可能……會引起某些不必要的關注,甚至觸怒一些人。”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範·德·桑德,暗示著可能來自教會、其他競爭對手,甚至是各國宮廷的壓力。

範·德·桑德目光堅定,毫不猶豫地回答:“必須出版!而且要快!要儘可能廣泛地傳播!埃爾塞維爾先生,這已經不僅僅關乎東印度公司的利益,甚至不僅僅關乎荷蘭!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要敲醒整個沉睡的、自大的歐洲!要讓所有國王、所有學者、所有有識之士都知道,在世界的東方,崛起了一個怎樣的巨人!這無關商業利潤,也無關宗教教義,這關乎我們對這個世界、對文明未來的根本認知!所有的責任,由我一力承擔!”

他還私下向埃爾塞維爾許諾,東印度公司將暗中出資,購買大量首批印刷的書籍,用於分送給歐洲各國的重要權貴、著名學者和關鍵人物。巨大的潛在利潤,以及出版這樣一本劃時代著作可能帶來的巨大聲譽,最終打動了埃爾塞維爾家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調動了所有資源,聘請了萊頓大學最好的拉丁文學者協助進行最後的翻譯潤色和校對,動用了最熟練的排字工人和最好的紙張。範·德·桑德幾乎住在了印刷工坊,親自監督每一個環節,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排版的精美。他還親自為書籍擬定了一個更冗長、但更能吸引這個時代學者眼球的副標題——《關於中華大明帝國之政治、法律、軍事、科技與民俗之十五年精細觀察與沉思》。

天啟十六年秋,就在歐洲大陸即將被三十年戰爭的陰影進一步籠罩之際,萊頓的埃爾塞維爾出版社,推出了這本裝幀精美、封麵壓印著東方龍紋圖案的《東方見聞錄》。書籍甫一問世,立刻在萊頓大學、在荷蘭的知識圈內引起了小範圍的轟動。範·德·桑德和東印度公司則按照計劃,利用其遍布歐洲的商業網絡,將一批批書籍迅速而低調地送往巴黎、倫敦、羅馬、維也納、柏林、馬德裡等主要城市的宮廷、知名大學和活躍的貴族沙龍。一場源自東方,即將席卷歐洲思想界的風暴,悄然拉開了序幕。

這本書首先在法國宮廷的沙龍裡引發了激烈辯論。一位在場的學者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它描述了一個如此理性、如此高效的官僚帝國,以至於我們引以為傲的君主製似乎都顯得有些……雜亂無章。如果書中所言非虛,那麼東方人不僅在絲綢和瓷器的技藝上超越我們,更在治理國家的‘科學’上走在了前麵。”

在倫敦,皇家學會的一些成員秘密傳閱了此書,他們對書中提及的“格物”方法和那些關於新能量的模糊暗示產生了濃厚興趣,儘管其中一位叫費洛斯在日記中謹慎地寫道:“其說雖奇,然未可儘信,或待他日印證。”

而在羅馬,這本書則引起了教廷內部一些開明人士與保守勢力的激烈爭論。一些人視其為挑戰基督教世界觀的異端邪說,而另一些人則從中看到了在東方傳播福音的新可能與新挑戰。一位耶穌會的高層人士憂心忡忡地表示:“此書若廣為流傳,恐將動搖無數信徒對歐洲文明至上的信念。”

風暴的種子已經播下,隻待時機,破土而出,撼動舊世界的根基。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網遊:國一煉金師核平交易所 皮刃 我,本無罪 竊竊私語你聽見了嗎 人途鬼心 潛意識獵人 僵屍:拜師九叔,我能操控一切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