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偵察天坑
一)赤甲議策,雲翼探路
白帝城的公審聲浪剛漫過夔門,赤甲山頂的風已換了方向。劉雲立在鷹首狀的峰頂,指尖撚著片赤色岩屑——那石片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金光,是鈦礦脈風化的痕跡。七隻海東青在半空盤旋,羽翼掃過流雲,將白帝城的哭喊與夔門的濤聲一並卷向西南。
“午時已到,巫山那邊該動手了。”李白硯展開新繪的輿圖,朱砂標出的天坑位置正泛著潮氣,“鄭虎的騎兵半個時辰前就過了大寧河,按計劃未時會合圍縣城。”
雷芸突然拽住劉雲的衣袖,指向西南天際:“你看那團霧,一動不動的。”眾人抬眼望去,四十裡外的山巒間果然懸著一團白霧,像塊浸了水的棉絮,任憑江風撕扯也不散去。黃麗眯眼細辨:“尋常山霧會隨日頭升高變淡,這團倒像是從地底冒出來的。”
吳燕殊吹了聲短促的哨音,海東青俯衝而下。她輕撫其中一隻的羽翼道:“這幾隻從小在巫峽長大,識得瘴氣。咱們分三路,沿霧團邊緣盤旋,遇險要處就放響箭。”
七人分乘大鳥升空時,白帝城的公審正到尾聲。劉雲低頭望去,菜市口的血跡已被百姓用沙土蓋去,露出青石板上“宋”字的刻痕——那是建炎年間守城兵卒鑿的,如今被無數雙腳磨得發亮。海東青穿入雲層的瞬間,他突然想起昨夜在白帝廟看到的碑刻:“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原來不是誇張。
二)漏鬥吞雲,霧鎖天坑
高空的風帶著冰碴,刮得人臉生疼。劉雲勒緊鷹繩時,大鳥正掠過一片雲海——那團白霧在下方鋪成方圓十裡的雲毯,邊緣卻陡峭如壁,像被巨碗扣住的蒸汽。“是天坑!”李白硯的喊聲被風吹得破碎,他指著雲毯中心的漩渦,“那漏鬥口在吞雲呢!”
七隻大鳥呈北鬥狀繞霧團盤旋。吳燕殊的海東青突然俯衝,羽翼掃過霧層的刹那,劉雲看清了底下的輪廓:天坑形如倒置的巨鐘,坑口直徑足有三裡,紅岩峭壁如刀削斧劈,岩層間的縫隙滲出銀線般的水流,墜入坑底便沒了蹤影。白霧正是從這些縫隙裡湧出來的,在坑口遇冷風凝成雲瀑,倒灌回坑內時,竟在半空織成道七彩的虹。
“跟著氣流降!”吳燕殊的聲音穿透風幕。她的大鳥順著一道上升的暖氣流斜斜下墜,劉雲緊隨其後,隻覺耳畔風聲驟變——原本刺骨的寒風突然被一股暖意推開,衣袍下的皮膚泛起微汗。雷芸低頭看著指尖凝結的水珠,突然笑道:“這霧是暖的,帶著草木香呢。”
越往下,霧氣越淡,化作輕紗纏繞在峭壁間。坑壁上的植被漸漸清晰:赤甲山的紅岩縫隙裡鑽出黃葛樹,根係如虯龍般嵌在岩縫中;白鹽山一側的石灰岩上,垂掛著成片的岩鬆,鬆針上墜著晶瑩的水珠,折射著從坑口漏下的天光。黃麗突然指著某處:“看那些石階!”
峭壁上隱約鑿著石階,盤旋著向坑底延伸,最上端的幾級已被塌方的碎石掩埋,隻露出半塊刻著花紋的青石板——細看竟與白帝城古棧道的紋飾如出一轍。
三)暖穀藏幽,地脈生春
大鳥落在坑底一片台地時,翅膀帶起的風驚飛了一群藍羽鳥。劉雲踩在腐葉鋪就的軟毯上,鼻尖縈繞著腐殖土與藥草的混合氣息——比重慶府藥鋪的藥香烈十倍。抬眼望去,坑口的天光縮成一輪殘月,懸在百米高空,岩壁上的水流如銀鏈垂落,砸在下方的水潭裡,濺起的水霧在光柱中凝成星屑。
“這就是坐井觀天嗎?”阿黎跑到潭邊,伸手去接墜落的水珠,指尖剛觸到水麵,就驚得縮回手,“水是溫的!”
眾人圍攏過去,隻見潭水泛著淡淡的綠,水底沉著些半透明的石筍,陽光透過水麵照在上麵,映得潭底如鋪了層碎玉。吳燕殊掬起一捧水,放在鼻尖聞了聞:“是溫泉,混著硫磺味。”她指向潭邊的岩石,那裡生著叢紫色的草,葉片邊緣泛著金光,“是紫背天葵,止血比金瘡藥管用。”
阿黎早已提著藥簍鑽進了密林。坑底的原始森林密不透風,古木的枝乾交錯如網,藤蔓從數十米高的樹冠垂落,開著串串白色的花,香氣甜得發膩。“這裡有七葉一枝花!”她的聲音從樹叢裡傳來,接著是枝葉晃動的聲響,“還有鐵皮石斛,長在岩壁縫裡呢!”
劉雲順著她的聲音走去,忽然被腳下的水流絆了一下。低頭看時,竟是條暗河,水流在腐葉下悄無聲息地流淌,河麵泛著幽藍的光。李白硯蹲下身,用樹枝撥開河底的卵石,露出下麵的沙層——沙粒中混著些細碎的貝殼,顯然與長江水係相通。
“那是什麼?”王婉婉突然指向對岸的峭壁。隻見百米高的岩壁上,嵌著幾間石屋,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苔蘚,屋前的石階斷斷續續通向穀底,最末幾級已被暗河淹沒,隻露出半截石樁。
四)石屋隱蹤,藥徑通幽
阿黎的藥簍已裝得半滿,除了紫背天葵和鐵皮石斛,還有幾株葉片如巴掌大的七葉一枝花,根莖上沾著濕潤的泥土。她跑到石階前,指著階邊的野草道:“這是千年健,燉肉能治風濕,城裡藥鋪要一兩銀子才買得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雲拾級而上,石階的青石板已被歲月磨得光滑,縫隙裡鑽出的蕨類植物輕輕掃過靴底。石屋的木門早已朽爛,推開門時,“吱呀”一聲驚起屋梁上的蝙蝠。屋內陳設簡單:一張石桌,兩條石凳,牆角堆著些陶罐,罐裡的藥草雖已乾枯,卻仍散發著淡淡的苦味。
李白硯在石桌下摸索,指尖觸到塊鬆動的石板。掀開一看,底下竟是個暗格,藏著本線裝書,封皮寫著“天坑草木記”,字跡娟秀如女子。他翻開幾頁,突然低呼:“是個女醫官的筆記!她說這坑底有‘陰陽洞’,地下河從那裡流入,能通到巫峽!”
吳燕殊正檢查陶罐,突然從其中一個裡倒出些蛇蛻,鱗片在微光下泛著金綠:“是金環蛇的皮,這附近定有蛇洞。”她走到窗邊,指著遠處岩壁的陰影,“你看那片藤蔓,長得比彆處密,下麵說不定就是洞口。”
此時,坑口傳來幾聲鷹唳。雷芸跑到台地邊緣,抬頭望見一隻海東青正盤旋俯衝,爪間纏著張紙條。她解下一看,突然笑道:“鄭虎拿下巫山縣城了!還說抓了個元軍向導,知道天坑有個秘道,能通到巫峽渡口呢。”
劉雲合上那本藥草記,指尖劃過“亂世藏醫,盛世救人”八個字,突然覺得這坑底的暖氣流,竟比白帝城的炭火更讓人安心。阿黎正將最後一株鐵皮石斛塞進藥簍,抬頭時撞見他的目光,舉著藥草笑道:“這些夠咱們大軍用半年啦!”
暮色從坑口漫下來時,七人乘大鳥升空。回望天坑,白霧已重新合攏,隻在坑口邊緣留下一道虹,如橋橫跨在赤甲與白鹽兩山之間。劉雲摸著袖中那本藥草記,突然想起筆記末尾的話:“地脈有靈,藏於幽微,待時而發。”
或許,這天坑藏的不隻是元軍殘部,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喜歡一劍照汗青請大家收藏:()一劍照汗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