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劍指潭州13._一劍照汗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一劍照汗青 > 第3章 劍指潭州13.

第3章 劍指潭州13.(1 / 1)

一)西陵出峽,黃鶴含悲

船隊順江而下,出西陵峽時,江麵突然開闊如鏡,水流褪去了巫峽的湍急,變得溫順起來。兩岸的山巒漸漸低矮,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蘆葦蕩,風過時,蘆花如雪般紛飛,落在甲板上,沾在士兵的鎧甲上,像撒了層碎銀。劉雲立在“破浪號”船頭,望著遠處水天相接的地方,手裡摩挲著玄陰劍的劍柄——這幾日在甲板上練劍,劍穗已被汗水浸得發亮,劍鞘上的七星銅釘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劉統領,前麵就是鄂州了!”了望手的喊聲從桅杆頂傳來。劉雲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江麵上漸漸出現城郭的輪廓,最顯眼的是蛇山之巔的黃鶴樓,飛簷翹角如黃鶴展翅,在晨光裡投下巨大的影子。他想起嶽飛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指尖無意識地叩擊著船舷,仿佛能聽見八十年前,那位英雄登樓時的長歎。

“聽說嶽將軍當年鎮守鄂州,就在這黃鶴樓下操練水師。”吳燕殊走到他身邊,手裡捧著從武士頭山帶回的兵書,書頁上還沾著山洞裡的泥土,“書上說他在此地打造了百艘‘車船’,輪槳轉動時,日行千裡,把金兀術的船隊打得落花流水。”阿黎蹲在甲板上,用樹枝在地上畫著黃鶴樓的輪廓,畫到第七層飛簷時,突然停住:“可惜啊,後來……”

話未說完,船隊已駛近武昌江岸。黃鶴樓的全貌愈發清晰,朱紅的樓體在綠樹間格外醒目,樓前的石碑上刻著崔顥的詩,字跡被風雨侵蝕得有些模糊,卻仍能看出“晴川曆曆漢陽樹”的風骨。岸邊的碼頭停著幾艘元軍的巡邏船,船帆上的狼頭旗在風裡耷拉著,像隻垂頭喪氣的野獸。

“按計劃行事。”劉雲對身旁的三大陣主道。斥候陣主鄭虎抱拳應諾:“左翼快船已繞到漢口,切斷元軍退路;先鋒陣主李敢拍了拍腰間的火箭:“待黃昏風起,就燒他們的糧船;後衛陣主王奎則握緊了長矛:“保證主力船隊安然渡江。”

黃昏時分,江風果然轉向,吹得元軍的船帆偏向一側。李敢一聲令下,數十支火箭帶著呼嘯劃破暮色,精準落在元軍糧船上。火借風勢,瞬間燃起熊熊大火,濃煙滾滾,將黃鶴樓的影子都染成了暗紅色。元軍慌亂中想解開纜繩,卻發現船錨早已被潛水的斥候用鐵鏈纏住。鄭虎率領的快船從漢口殺出,船頭的撞角撞碎了元軍的巡邏船,水花濺起時,士兵們的呐喊聲震得江麵發顫。

劉雲站在“破浪號”甲板上,看著元軍船隊在火海中潰散,突然拔出斷水劍,劍尖指向黃鶴樓:“弟兄們,嶽將軍當年沒能完成的事,咱們替他了了!”十艘大船齊聲鳴號,聲浪蓋過了烈火的劈啪聲,驚得樓簷下的夜鷺紛紛騰空,翅膀在火光裡劃出一道道黑影。

二)赤壁懷古,周郎餘恨

船隊離開鄂州時,黃鶴樓已被元軍的殘火映得通紅。劉雲站在船尾回望,突然想起蘇軾在《念奴嬌》裡寫的“故壘西邊”,便對眾人道:“繞去赤壁看看。”青鸞鳥載著他們升空,下方的長江如條金色的帶子,岸邊的赤壁山像塊燒紅的烙鐵,在暮色裡泛著暗紅色的光。

“就是這裡了。”吳燕殊指著山崖上的“赤壁”二字,筆畫遒勁,據說還是周瑜當年親筆所題,隻是年代久遠,已被青苔半掩,“相傳周郎當年就在這崖上放火,燒得曹操八十萬大軍片甲不留。”黃麗趴在鳥背上,往下看時,隻見江水拍打著崖壁,浪花濺起的瞬間,竟真像“卷起千堆雪”。

降落在赤壁古戰場時,夕陽正沉入江麵,將山崖染成血紅色。劉雲踩著碎石走到江邊,撿起塊被江水磨圓的卵石,石麵上還留著灼燒的痕跡——想必是那場大火留下的印記。他想起蘇軾在黃州寫的“人生如夢”,突然覺得手裡的玄陰劍沉了許多,仿佛握著的不僅是劍,還有千百年來英雄們的遺憾。

“看那崖壁!”李白硯突然喊道。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夕陽的餘暉裡,崖壁上的影子竟像個手持羽扇的將軍,正對著江麵指點江山。“是周郎的影子。”阿黎輕聲道,“當地人說,每逢江麵起霧,就能聽見他調兵的鼓聲。”雷芸拔出裂江劍,對著崖壁一揮,劍風卷起的碎石落在江裡,激起一圈圈漣漪:“可惜啊,這般英雄,竟英年早逝。”

正說著,遠處傳來馬蹄聲。原來是一隊元軍巡邏兵,見他們身著宋軍鎧甲,立刻張弓搭箭。劉雲冷笑一聲,玄陰劍出鞘的瞬間,寒氣逼得對方的弓弦都凝了層薄霜。“讓他們見識見識周郎的劍法!”他高喊著衝上前,劍尖劃過的軌跡如赤壁的江流,時而湍急,時而平緩,三兩下就挑落了對方的弓箭。黃麗的赤陽劍緊隨其後,劍身在夕陽下泛著紅光,像當年那場燒紅了天的大火。

收拾完元軍,眾人坐在崖邊的巨石上,看著江麵上的漁火漸次亮起。李白硯鋪開紙筆,借著最後一絲天光抄寫蘇軾的《前赤壁賦》,筆尖劃過紙麵時,她突然抬頭:“蘇大學士當年被貶黃州,是不是也常來這裡?”劉雲點頭,想起兵書裡記載的烏台詩案,突然覺得手裡的酒囊有些沉重——當年蘇軾在此地“一蓑煙雨任平生”,而他們如今,卻連片刻的安寧都求不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黃州風物,劍試鋒芒

船隊抵達黃州時,正值清晨。江麵上的薄霧還未散儘,岸邊的城牆在霧裡若隱若現,像幅淡墨畫。劉雲站在船頭,看著碼頭上挑著擔子的百姓,他們的衣衫雖舊,眼神卻透著平和,與鄂州的戰火紛飛判若兩地。“聽說這裡的人,還記著蘇大學士的好。”阿黎指著岸邊的東坡赤壁牌坊,牌坊上的“東坡”二字,是按蘇軾的筆跡刻的,透著股灑脫的風骨。

上岸後,眾人沿著石板路走進城裡。街道兩旁的店鋪剛開門,賣早點的攤子飄出陣陣香氣,炸油果的老嫗見他們穿著鎧甲,非但不怕,反而遞來幾個熱乎的油果:“官爺是來打元軍的吧?多吃點,有力氣!”劉雲接過油果,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裡裹著豆沙,甜而不膩。他想起蘇軾在《記承天寺夜遊》裡寫的“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突然覺得,此刻的黃州,竟比赤壁更讓人安心。

來到團練副使府舊址時,院門早已斑駁,院裡的老槐樹卻枝繁葉茂,據說還是蘇軾當年親手栽的。劉雲摸著樹乾上的紋路,突然拔出斷水劍,對著空氣演練起從武士頭山學到的十絕劍。劍風卷起地上的落葉,在院裡打著旋,玄陰劍的寒氣與赤陽劍的熱力交織,竟在槐樹葉上凝出層薄霜,又瞬間被劍氣蒸成水汽。

“這劍法,比七星劍法厲害多了!”雷芸舞著裂江劍,劍身劈開院牆上的藤蔓,露出裡麵的石刻——竟是蘇軾當年寫的“劍膽琴心”。劉雲看著這四個字,突然想起嶽飛的“精忠報國”,兩種截然不同的風骨,卻都透著股不屈的勁兒。他示意眾人列陣,九柄從武士頭山得來的寶劍同時出鞘,劍身在晨光裡泛著九種不同的光澤,像天邊的彩虹。

正練到酣處,突然傳來馬蹄聲。原來是黃州的元軍守將,聽說來了一隊宋軍,帶著人馬殺了過來。守將騎著匹黑馬,手裡的大刀在陽光下閃著冷光:“哪裡來的毛賊,敢在黃州撒野!”劉雲冷笑一聲,玄陰劍直指對方:“我等是大宋的兵,來取你這漢奸的狗頭!”

話音未落,元軍已衝殺過來。劉雲站在陣眼,玄陰劍一揮,江麵上的水汽突然凝聚成冰箭,射向元軍的馬腿;黃麗的赤陽劍則帶起火焰,將對方的盾牌燒得劈啪作響;吳燕殊的清霜劍最是靈動,劍影如網,纏住了元軍的刀槍。六女配合默契,九柄劍的氣場交織在一起,竟在院門外形成道無形的屏障,元軍衝了幾次,都被劍氣彈了回去。

守將見狀,親自揮刀衝上來。劉雲不慌不忙,使出十絕劍的最後一招,九柄劍同時指向天空,又同時落下,劍氣在地上劃出個巨大的八卦圖,將守將困在中央。“認不認得這是什麼?”劉雲的聲音在院裡回蕩,“這是周武王的鎮國劍,今天就用它來斬你這賣國賊!”守將還想反抗,裂江劍已架在他的脖子上,劍身的寒氣逼得他牙齒打顫。

四)夜泊江岸,劍影丹心

收拾完元軍,黃州的百姓舉著火把湧到街上,歡呼聲震得城牆都在顫。老槐樹下來了個說書的,正講著蘇軾在赤壁懷古的故事,講到“羽扇綸巾”時,突然指向劉雲他們:“就像這位將軍,帶著寶劍,要替嶽將軍完成北伐大業呢!”眾人聽了,紛紛往他們手裡塞酒囊、遞乾糧,有個白發老者還捧著本破舊的《滿江紅》,非要劉雲在上麵題字。

劉雲接過筆,在扉頁上寫下“還我河山”四個大字,筆力遒勁,竟有幾分嶽飛的風骨。寫完後,他突然對眾人道:“今晚就在江麵上練劍,讓周郎、蘇大學士、嶽將軍都看看,咱們大宋的劍,還沒鈍!”青鸞鳥載著他們飛到船隊上空,九柄劍同時出鞘,劍影在月光下交織成網,倒映在江麵上,像條遊動的銀龍。

李白硯舞著穿雲劍,劍尖劃過的軌跡如蘇軾的詞,灑脫不羈;吳燕殊的追風劍則像嶽飛的槍,淩厲剛猛;阿黎的凝冰劍最是特彆,劍風過處,江麵上竟結出層薄冰,映著月光,像麵巨大的鏡子。劉雲站在陣眼,斷水劍與九柄古劍共鳴,突然覺得一股熱流從丹田升起——這大概就是蘇軾說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練到東方泛白,眾人坐在船頭休息。江麵上的薄霧裡,仿佛出現了三個身影:周瑜手持羽扇,蘇軾舉杯邀月,嶽飛立馬橫槍。他們對著劉雲等人笑了笑,漸漸消散在晨光裡。劉雲握緊手裡的斷水劍,對身邊的女將們道:“下一站,潭州。讓元軍看看,咱們從黃州帶去的劍,有多利!”

船隊啟航時,黃州的百姓還在岸邊揮手。老槐樹上的晨鳥突然飛起,翅膀帶起的風裡,仿佛飄著蘇軾的詞、嶽飛的詩、周瑜的鼓點。劉雲回頭望去,黃鶴樓、赤壁、黃州城漸漸縮小,卻在他心裡刻下了深深的印記——這些地方的風物,這些英雄的故事,都將化作他們劍上的鋒芒,直指南下的征途。

喜歡一劍照汗青請大家收藏:()一劍照汗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們罵我退圈,我反手造個動物園 過路神豪隻想吃瓜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