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宋氏集團總部門口卻籠罩著一層說不清的壓抑。
林薇剛走進辦公室,楚瑤就拿著當天的晨報快步跟了進來,臉色是從未有過的凝重。
“大姐,你看這個。”她將報紙攤開在辦公桌上。
整版廣告躍入眼簾——“萬家樂超市明日盛大開業”。廣告上印著寬敞明亮的賣場照片,商品陳列井井有條,穿著統一製服的員工麵帶微笑。最刺眼的是那些驚爆價:雞蛋每斤比市場價低三毛,大米每袋便宜五塊,食用油直接打八折...
“這家萬家樂,來者不善。”楚瑤指著廣告下方的企業介紹,“外資背景,注冊資本五千萬,第一家店麵積就超過五千平米。”
林薇的心沉了下去。她太清楚這個規模意味著什麼——宋氏最大的門店也不過兩千平米。
“馬上通知所有人,一小時後開會。”
會議室裡,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一份萬家樂的宣傳冊。
“這是赤裸裸的價格戰!”宋衛國第一個拍案而起,“雞蛋這個價格,分明是在虧本賺吆喝!”
李大明翻看著宣傳冊上的商品清單,越看臉色越難看:“他們這些日化用品的進價,都快趕上我們的采購價了。這怎麼可能?”
楊帆推了推眼鏡,語氣嚴肅:“這是大型連鎖企業的典型打法——通過資本優勢,用低價商品引流,靠其他商品盈利。我們在省城考察時見過類似案例。”
楚瑤深吸一口氣:“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購物環境確實比我們好。看看這些照片:寬敞的通道、明亮的燈光、統一的陳列...我們的門店相比之下,確實顯得陳舊了。”
這時,銷售部的小王氣喘籲籲地推門進來:“林總,楚總,我剛從萬家樂開業現場回來...情況不太妙。”
他拿出手機,播放了一段視頻:萬家樂門口人山人海,排隊的人群一直延伸到街角。賣場內更是摩肩接踵,收銀台前排起了長龍。
“這才早上八點...”宋衛國倒吸一口涼氣。
小王補充道:“我進去轉了一圈,他們的生鮮區特彆大,還有現場加工的熟食區。最重要的是...”他頓了頓,“他們接受銀行卡付款,而且正在安裝自動扶梯。”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銀行卡付款、自動扶梯——這些在當時的零售業都是超前的配置。
林薇站起身:“走,我們去現場看看。”
萬家樂超市距離宋氏最大的中心店隻有不到一公裡。遠遠地,他們就看到了那片黑壓壓的人群。
走進賣場,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明亮的燈光下,貨架整齊劃一,商品琳琅滿目。寬闊的通道足以容納兩輛購物車並行,生鮮區飄來陣陣麵包的香氣,收銀員動作麻利,每個出口都有專人幫顧客裝袋。
“這才是現代化的超市...”楚瑤輕聲感歎,語氣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憂慮。
宋衛國走到糧油區,仔細查看價格標簽,越看臉色越沉:“這個價格,我們根本做不到。”
李大明在日化區轉了一圈,回來時臉色發白:“我問了幾個供應商,他們說萬家樂都是直接和廠家簽約,跳過了我們這些中間商。采購量太大,價格比我們低了整整兩成。”
楊帆則默默觀察著賣場的動線設計、商品陳列和顧客流向,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回公司的路上,車內一片沉默。
下午,各門店的銷售數據陸續傳來,無一例外地大幅下滑。中心店的情況最嚴重,銷售額比平時下降了百分之四十。
“很多顧客都是來看看,然後空手離開。”中心店店長老陳在電話裡聲音沙啞,“不少人都說...要去萬家樂對比一下價格。”
接下來的日子,情況持續惡化。
一周後,周曉雲拿著財務報表找到林薇:“大姐,這周的銷售額整體下滑了百分之三十五,利潤...隻有上周的三分之一。”
更讓人憂心的是,員工中開始出現動搖情緒。
“聽說萬家樂在挖人,工資比我們高百分之二十。”人事部彙報,“已經有三個員工提出辭職了。”
就連老員工們也坐不住了。李大明私下對宋衛國說:“老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咱們的價格根本拚不過。”
宋衛國難得地沒有反駁,隻是深深歎了口氣。
在月度經營分析會上,數據更加觸目驚心:
客流量下降百分之四十,客單價下降百分之十五,會員消費頻次減半...
“最致命的是,”楊帆指著投影幕布,“我們的核心客戶——月收入兩千以上的家庭,流失率高達百分之六十。這些正是萬家樂重點爭取的客群。”
楚瑤補充道:“我做了個市場調研,顧客選擇萬家樂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價格更低、環境更好、商品更全。這三個都是我們的軟肋。”
會議室裡彌漫著絕望的氣氛。
“要不...我們也降價?”李大明試探著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衛國立即反對:“降得起嗎?我們的采購成本比人家高,同樣的價格,他們是微利,我們是虧本!”
“那總不能坐以待斃吧?”一個年輕的部門主管激動地說。
一直沉默的林薇終於開口:“當然不能。”
她站起身,走到幕布前:“萬家樂的出現,不是偶然。這說明零售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如果我們不能適應,就會被淘汰。”
她環視在場的每一個人:“但是,這未必是壞事。它讓我們看清了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