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梅雨季來得格外早,潮濕的空氣裹挾著梔子花的香氣,從敞開的窗欞漫進楊帆的臨時辦公室。他剛結束與深圳那家大型零售集團獵頭的視頻通話,對方開出的條件優厚得令人難以拒絕:三倍於現在的薪資,股權激勵,以及一個能夠統領全國三百家門店的運營副總裁職位。
桌麵上,那份來自宋氏集團的續約合同安靜地躺著,旁邊是宋衛國今早悄悄塞給他的一罐趙金鳳親手醃製的醬菜。這種微妙的反差,讓楊帆不自覺地露出一絲苦笑。
風聲乍起
楊帆合同即將到期的消息,像初春的柳絮,悄無聲息地飄散在集團的每個角落。
第一個察覺到異樣的是財務部。周曉雲在審核高管報銷單時,發現楊帆最近頻繁往返深圳的差旅記錄。這個頻率不太正常,她私下對林薇說,而且都是自費。
與此同時,人力資源部的小張在整理檔案時,注意到楊帆的勞動合同隻剩下最後一個月。要不要準備續約材料?她請示楚瑤。
楚瑤這才驚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兩年前那個戴著金絲眼鏡、滿口專業術語的年輕經理人,如今已經成為宋氏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員。
立即準備續約事宜,楚瑤吩咐,條件可以適當提高。
但很快,一個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傳來——萬家樂的一位區域經理在行業聚會上公開表示:楊帆這種人才,留在宋氏太可惜了。
暗流湧動
消息不脛而走,在集團內部引發了不同反應。
以李大明為首的老員工們表麵上不動聲色,私下裡卻議論紛紛:要是楊總監走了,那些複雜的考核製度是不是就能鬆一鬆了?
而年輕的管理者們則憂心忡忡。銷售部的小王直言:楊總監要是走了,我們的數字化轉型怎麼辦?才進行到一半啊!
最焦慮的是各部門的中層主管。這兩年在楊帆的推動下,他們逐漸適應了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突然要換帥,每個人都心裡沒底。
一天下午,宋衛國在倉庫檢查時,無意中聽到兩個老員工的對話:
聽說楊總監要走了?
走了也好,整天kpi、流程的,累死個人。
宋衛國本想訓斥,卻突然意識到什麼,把話咽了回去。
深夜談話
林薇選擇在一個雨夜拜訪楊帆的公寓。
這是她第一次來到楊帆的住處。簡潔的裝修,滿牆的書架,桌上還攤開著未完成的集團五年發展規劃。一切都顯示著主人對這個城市的融入與投入。
聽說深圳那邊找過你了?林薇開門見山。
楊帆略顯尷尬:是的,但我還沒有決定。
能告訴我他們在哪些方麵吸引你嗎?林薇的語氣平靜,像是在討論一個普通項目。
楊帆斟酌著用詞:更大的平台,更專業的團隊,還有...更清晰的所有權結構。
最後這句話讓林薇陷入沉思。她知道,楊帆指的是宋氏依然存在的家族企業管理痕跡。
我理解。林薇點點頭,但是楊帆,你想過嗎?在宋氏,你不僅僅是一個職業經理人。這兩年來,你推動的每一次改革,建立的每一個製度,都在改變這家企業的基因。
她走到書桌前,拿起那份五年規劃:這些,才是你真正的作品。
意外插曲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場突發危機讓所有人看到了楊帆的價值。
集團新上的供應鏈管理係統出現重大故障,導致全省門店的庫存數據全部混亂。更糟糕的是,恰逢國慶促銷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時修複,將造成數百萬元的損失。
技術團隊忙活了整整一天,依然束手無策。就在大家焦頭爛額之際,楊帆站了出來。
他不僅快速定位了問題所在,還親自編寫補丁程序,連續工作了三十六小時,最終在促銷開始前恢複了係統。
危機過後,宋衛國在總結會上感慨:這次要不是楊總監,我們可就慘了。
李大明也難得地公開表示認可:楊總監確實有一套。
但楊帆自己卻顯得很平靜:這套係統是我主導引進的,解決問題是我的責任。
他的態度,讓林薇看到了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專業與擔當。
抉擇時刻
南方企業的最後通牒時限越來越近,楊帆必須做出決定。
在一個周末的早晨,他獨自來到宋氏旗下的超市。這是他在宋市兩年來養成的習慣——每到要做重大決定時,就來店裡走走。
他看到老張師傅正在用新係統盤點庫存,動作熟練;看到李大明在嚴格審核供應商資質;看到曾經最抵觸改革的王師傅,現在主動向顧客推薦會員積分活動。
在一排貨架前,他聽到一位老顧客對店員說:現在你們這裡越來越像大超市了,什麼東西都有條有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