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咳!”在諸位秦君有些好奇的目光中,嬴渠梁非常刻意的咳嗽:“小炎子就是政的嫡長子,這一點無可厚非。”
嬴渠梁側頭喊:“對吧?孩子他爹,說句話。”
孩子他爹.嬴政:“……是。”
奇怪,怎麼感覺怪怪的?錯覺嗎?
其他人這才恍然大悟。
哦,那既然是嫡長子,那有沒有長兄也不重要。
其他知情人:“……”
對!確實是不重要!
雖然他們是先確認的繼承人再確認皇後,最後立嫡長子為太子的……
但你就說是不是嫡長子繼承製吧!!
叔孫通低下了頭。
眼角餘光看了一眼尚且習慣於在君王麵前高傲的儒家諸子,思索著該如何把嬴炎並非長子,而是幼子的事實告訴他們。
這些年殿下對儒家壓抑著的火氣越來越大,需要發泄對象。
這片空間給了這個機會。
激起這些先賢和殿下的矛盾,一方麵可以用他自己的態度反襯一下現在的儒家絕對都是聽大秦皇室的,一方麵是想要解決現如今儒家在大秦的困局。
孔子這一類人雖然因為時代局限性對局勢誤判從而對大秦儲君有了錯誤的判斷——
他們以為殿下的這個時代還隻是諸侯,是用對待諸侯的方式對待他們的。
話說那時候條件才真是好。
——意見不和了就可以說出什麼儒生不入秦的狂言狂語。
現在?
嗬!上麵那兩位不把儒家給拆了重新組裝就算好的了。
嬴炎:就是要把儒家了重新按照我想要的組裝,不服有本事滾去匈奴那邊!!)
扯遠了。
這些先賢短時間的判斷失誤並不代表著本身沒有能力。
有他們這樣的代表性人物幫助儒家轉型,總不會再出什麼亂子吧?
誰都知道,儒家隻是因為人數太多,妖魔鬼怪太多,從而導致太過臃腫罷了。
一開始的先賢本意還是好的。
叔孫通心中計議已定,臉上卻愈發恭敬。他上前一步,對著孔子、孟子等人躬身一禮,聲音懇切:
“諸位先師明鑒。太子殿下確為陛下嫡出,天資聰穎,文武兼修,深得陛下與朝野信重。隻是……”
他話鋒一轉,麵露難色,“隻是殿下對學問之事,尤其看重‘務實’與‘效用’。近年來,殿下常言,儒學浩繁,然於耕戰、律法、算數等強國要務,著墨甚少。且門人眾多,難免有……有不肖之徒,以古非今,惑亂黔首。”
他這番話看似解釋,實則句句都在點燃引線。果然,性子剛直的孟子眉頭緊皺:
“學問之道,在明人倫,正人心。豈能與百工之技等同視之?若君主不行仁政,縱有強兵利器,亦是暴虐之道!”
此言一出,端坐於上的嬴政眼神驟然一冷,整個空間的溫度仿佛都下降了幾分。
叔孫通心中暗叫一聲“好”,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連忙把頭埋得更低,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瞥向嬴炎。
果然,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嬴炎輕笑一聲,那笑聲裡聽不出喜怒,卻讓叔孫通後背一涼。
嬴炎看出來叔孫通的想法了沒有?
從一開始就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