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更新了小人物碎碎念,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就當我今天更新八千字吧。)
嬴駟不可置信,大聲:“爹——!!!”
嬴渠梁:“喊什麼喊?有什麼好喊的!!幾百年後的國家存亡,你問炎兒和政兒?你怎麼不把自己給算進去??!!”
嬴駟:“……”
張儀默默捂住臉——隻要他沒有看見,就不算是眼睜睜的看著君王“受辱”。
上麵的秦蠻蠻在短暫的和網友們交流之後,終於是拋出了下一個話題——
【好啦好啦,我們來看點有趣的!下一個環節——關於,秦昭帝。】
女帝,昭皇帝?
這下,不少人都收起了漫不經心。女帝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宣太後羋月、大秦女相呂雉、已經把衛青霍去病牢牢綁在大秦皇室的皇後衛子夫的洗禮下……
說實在的,似乎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
【眾所周知,成皇帝在位期間,是大秦的第一個鼎盛時期,也就是王朝周期律的第一個高峰。
在此之後,大秦開始進入了緩慢的向下墜落的過程,與王朝周期率這種大勢自然是有一些關係,但是和國君開始逐漸放鬆警惕也有一定的關係。】
<嗯嗯嗯,好像都是這樣,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就是會經過百年前後的向上發展階段,之後就自然是開始向下了……
平常一點的明君或者庸君會延緩這種過程。而真正的中興之主可以扭轉這一向下的過程,轉而使國家重新開始向上。>
<這就是所謂的為這個國家“延命”。>
王朝周期率?
在場的人麵麵相覷。
還有這種規律?
不怪他們,實在是可參考的王朝太少了,暫時不具備讓他們找出規律的條件。
嬴政比較聰明,他直接看向自己兒子。
他們的曆史裡沒有,但是時舟的曆史裡有啊!!
嬴炎:“……我剛剛就說了,盛極而衰,乃是天道常理。”
嬴政:“說人話。”
嬴炎馬上正襟危坐。
“簡單說,就是一個新王朝建立,經過休養生息,會迎來一個國力迅猛發展的‘盛世’。”
“但物極必反,盛極之後,由於土地兼並、官僚腐敗、承平日久導致武備鬆弛、內部利益集團固化難以撼動等諸多問題,國力會不可避免地下滑,這就是‘衰世’的開端。”
“若後續君主賢明有為,或可力挽狂瀾,實現‘中興’,延長國祚;若君主昏聵或時運不濟,則衰敗加速,直至王朝覆滅。周而複始,仿佛一種規律。”
“一般情況而言,一整套循環在200~300年之間。當然更短的也不是沒有,主要以國家傳承過程中君王的綜合質量決定。”
商鞅道:“可是周朝有800年。”
嬴炎:“……”
“我論的是掌握實權,君王平庸或昏庸的時候,出現失權的情況非常正常。”
“周朝也是,自從周平王東遷之後,周天子還能號令諸侯嗎?”
名存實亡。
真正意義上的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