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晴空萬裡。
對於飽經戰亂的三封城而言,任何一絲喜慶都如同久旱的甘霖。
而四海商會三封分部的開業,無疑是一場盛大的慶典。
商會位於城南新規劃的商貿區,嶄新的三層樓宇氣派非凡,朱漆大門洞開,門前兩尊石獅係著紅綢,威武中透著喜慶。
樓宇兩側,長長的彩綢從屋頂垂落,在晨風中飄舞。
更引人注目的是,商會門前那片寬闊的廣場。
此時已搭起了一座高大的木台,鋪著紅毯,背景是巨大的“四海昌隆”金字牌匾。
台前,人山人海。
不僅僅是收到請柬的各方商賈、本地頭麵人物,更多的是聞訊而來的普通市民和數量龐大的流民。
周圍彌漫著一種節日的喧囂。
“鐺——!”
一聲清脆的銅鑼響徹廣場,壓下了鼎沸的人聲。
四海商會三封分部的朱掌櫃,一位麵團團富家翁模樣的中年人,滿麵紅光地走到台前,對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團團作揖。
“三封城的父老鄉親們!各位朋友!今日,是我四海商會三封分部開業的大喜日子!”
朱掌櫃聲音洪亮,帶著商賈特有的熱情與圓滑。
“承蒙楊大帥治下有方,三封城撥亂反正,重現安寧!也仰賴各位鄉親幫襯,市麵日漸繁榮!”
“我四海商會,立足通衢,旨在四海,今日於此設分部,一為利通南北,貨殖東西,二也為回饋鄉梓,略儘綿力!”
他手臂一揮,指向廣場一側。
那裡,早已架起了十口巨大的鐵鍋,鍋下柴火熊熊,鍋內熱氣騰騰,濃鬱米香隨著蒸汽彌漫開來,勾動著無數饑腸轆轆的神經。
“為賀開業,也為與民同樂,本商會特備薄粥萬碗,施於眾位鄉親!見者有份,絕不落空!”
“此外,前一百位入店洽談的客商,無論生意大小,皆贈東海精鹽五斤!”
話音落下,人群頓時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尤其是那些麵黃肌瘦的流民,眼中迸發出渴望的光芒,紛紛朝著施粥點湧去,但又在那四海商會夥計的引導下,勉強維持著秩序,排起了長隊。
“四海商會仁義啊!”
一個老流民捧著一碗剛剛領到、熱氣騰騰的稠粥,雙手顫抖,渾濁的老淚順著深刻皺紋流下。
“這世道,有一口吃的就是天大的恩情!多謝朱掌櫃!多謝四海商會!”
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木台方向磕頭。
旁邊一個帶著孩子的婦人,小心地吹涼了粥,喂到孩子嘴裡,看著孩子貪婪吞咽的樣子,她也忍不住抹著眼淚。
“娃他爹,你要是在天有靈,就看看吧,咱三封城,好像真的要好起來了!……這粥,是白米熬的,真香啊!”
類似的感激和議論在人群中蔓延。
一些本地的居民也領到了粥,一邊喝一邊交談。
“這四海商會手筆不小啊,這粥熬得厚實,不是清湯寡水。”
“聽說他們主要做南貨北運的生意,以後咱們這兒也能見到更多南邊的稀罕物了。”
“還是統一了好啊!以前北漠在的時候,哪有什麼大商會敢來開店?來了也得被扒層皮!”
“是啊,西北軍規矩是多了點,但至少治安好了,這做生意也安心。”
“我看那鎮邪館的顧館長才是真神仙,要不是他能讓地裡長出糧食,穩住了糧價,這些商會就算想來,也沒底氣施這麼多粥吧?”
人們議論著,臉上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未來微弱的期盼。
陽光灑在每個人身上,暖洋洋的,似乎驅散了長久以來籠罩在心頭陰霾。
朱掌櫃看著下方感激涕零的人群和逐漸排起的井然有序的長隊,臉上笑容更盛,心中盤算著此舉能為商會贏得多少名聲與潛在的機會。
一切,都顯得如此美好,充滿了希望。
然而,無人察覺,在那喧囂與熱浪之下,在那木台陰影與地基的縫隙深處。
一股冰冷、僵硬、絕對秩序的力量,正如同蘇醒的毒蛇,緩緩睜開了它無形的眼睛。
嗡……
一種極其細微、仿佛來自靈魂層麵的震顫,以木台為中心,悄無聲息地擴散開來。
沒有聲音,沒有光影,但一種無形的領域迅速擴張,籠罩了方圓百米的範圍。
恰好將木台、大部分排隊領粥的隊伍、以及許多圍觀的人群囊括其中。
領域之內,時間仿佛凝滯了一瞬。
然後,一切繼續。
但,某種東西已經改變了。
那個剛剛跪地磕頭感謝的老流民,動作僵硬地站起身,他臉上感激的表情還未褪去。
眼神卻瞬間變得空洞,他默默地、無比自然地轉過身,走向那支領取粥食的隊伍。
不是插隊,也不是重新排隊,而是就那麼走到了隊伍最末尾的那個人身後,安靜地站定,仿佛他本就該在那裡。
他前方那個正興奮地往前張望的年輕人,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收斂了所有表情。
停止了張望,如同被抽走了靈魂的木偶,目光平視前方,身體站得筆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