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夏蟬鳴舊憶,新茗續溫言
入伏的蟬鳴扯著嗓子喊,把藥鋪的午後曬得懶洋洋的。阿芷坐在桃樹下的竹蔭裡,搖著蒲扇納鞋底,線穿過布麵的聲音,和著蟬鳴,像支慢悠悠的調子。小芽兒趴在石桌上寫毛筆字,紙上歪歪扭扭的“藥”字,墨汁暈開了邊,像朵小小的烏雲。
“太奶奶,這字好難寫。”小芽兒嘟著嘴,手裡的毛筆像條不聽話的小蛇,“為什麼爺爺非要我學寫藥名呀?”
阿芷放下蒲扇,拿起他的紙看了看:“因為這些字裡藏著故事呀。”她指著“艾”字,“你太爺爺第一次見你太奶奶時,她手裡就拿著艾草,說這草能驅蚊,還能安神。”
小芽兒的眼睛亮了:“那‘桃’字呢?是不是跟院裡的桃樹有關?”
“是呢。”阿芷笑了,扇柄輕輕敲著掌心,“當年你太奶奶說,想在院裡種棵桃樹,你太爺爺就跑了老遠的路,從鎮上買回樹苗,親手栽下。如今這樹,都能給咱們遮涼了。”
小石頭提著個竹籃從外麵回來,裡麵裝著新采的龍井,茶葉在籃子裡散發著清冽的香。“娘,剛從鎮上茶館買的新茶,您嘗嘗。”他把茶葉倒進陶罐,用熱水衝泡,綠色的茶葉在水裡舒展,像剛睡醒的芽兒。
“又亂花錢。”阿芷嗔怪道,卻接過茶杯,抿了一口,茶香混著竹蔭的涼,沁人心脾,“還是新茶喝著爽口。”
“爹以前總說,夏日常喝龍井,能去心火。”小石頭坐在石凳上,看著兒子練字,“他還說,喝茶跟做人一樣,得慢慢品,急不得。”
提到蘇禾,阿芷的目光柔和了許多,落在桃樹濃密的枝葉間。陽光透過葉縫灑下來,在地上晃出細碎的光斑,像蘇禾當年碾藥時揚起的粉末。“你爹啊,什麼事都愛琢磨出個道理來。”她頓了頓,忽然說,“明天去斷星崖看看吧,你太爺爺和啞婆婆的墳前,該除草了。”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小石頭就帶著小芽兒往斷星崖去。山路兩旁的野草上掛著露珠,沾濕了褲腳,涼絲絲的。小芽兒提著個小竹籃,裡麵裝著野菊,是阿芷讓帶來的。“爹,太爺爺真的能聽見我們說話嗎?”
“能。”小石頭牽著他的手,步子沉穩,“他就住在這麥田裡,住在這風裡,我們說什麼,他都知道。”
到了崖頂,麥田已經泛黃,像鋪了層金毯。啞婆婆和蘇禾的墳挨在一起,墳頭的鎖龍藤爬滿了石碑,開著淡紫色的小花。小石頭蹲下身除草,小芽兒把野菊插在墳前,學著大人的樣子作揖:“太爺爺,太奶奶說您愛喝龍井,下次我給您帶點。”
風拂過麥田,發出沙沙的響,像誰在輕輕應著。小石頭直起身,看著遠處的村莊,藥鋪的屋頂在晨霧裡若隱若現,像個安穩的剪影。他忽然明白,所謂傳承,就是帶著前人的念想,把日子過成他們希望的樣子——踏實,溫暖,像這麥田一樣,一季一季,結出飽滿的果實。
回到藥鋪時,阿芷正在灶房烙麥餅,香味漫了全院。小芽兒撲過去,伸手就要抓,被阿芷輕輕拍了下手背:“洗手去,跟你爹一樣,饞嘴。”
小石頭看著母親忙碌的背影,鬢角的白發在晨光裡泛著銀,忽然覺得,這蟬鳴的夏日,這新沏的龍井,這滿院的藥香,都是前人留下的溫言,在歲月裡慢慢流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子。
午後的蟬鳴依舊,阿芷坐在桃樹下,聽著小芽兒背藥名,“艾草、薄荷、當歸……”稚嫩的聲音混著茶香,像首溫柔的歌。小石頭在藥圃裡忙碌,身影在陽光下移動,像幅被時光定格的畫。
阿芷端起茶杯,看著杯裡舒展的茶葉,忽然笑了。有些故事,從來不會結束,它們化作蟬鳴,化作茶香,化作這滿院的生機,在新的日子裡,繼續生長,繼續溫暖,直到很久很久以後。
喜歡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請大家收藏:()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