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重陽宴語
重陽節這天,斷星崖的曬穀場被收拾得乾乾淨淨。幾棵老槐樹上掛著紅燈籠,風一吹,燈籠晃悠悠的,把樹下擺著的長桌都映得暖融融的。街坊們陸續趕來,有的端著剛蒸好的米糕,有的提著自釀的米酒,孩子們則在場上追逐打鬨,笑聲像撒了把銀珠子。
小石頭一家來得早,阿芷帶來了一大盆菊花糕,青綠色的糕體上嵌著黃色的菊瓣,看著就清爽。林婉兒提著個竹籃,裡麵是用新曬的菊花泡的茶,裝在粗瓷罐裡,蓋兒一打開,香氣就漫了開去。
“蘇嬸,你這菊花糕看著就好吃!”隔壁的張嬸湊過來,拿起一塊放進嘴裡,“甜絲絲的,還有股菊香,比鎮上點心鋪的強多了。”
阿芷笑著給她遞過塊布:“喜歡就多拿幾塊,芽兒還等著跟你家小寶比賽背藥訣呢。”
小芽兒早就拉著小寶跑到場邊,兩人手拉手站在石碾子上,扯著嗓子背:“知母苦寒,清熱瀉火……”引得大人都笑著鼓掌。
小石頭和李逸風幫著村裡的老人搬凳子,白發老者則被幾個老夥計圍住,坐在槐樹下聊當年的事。“記得三十年前的重陽,也是在這曬穀場,老蘇小石頭的太爺爺)給咱們熬了鍋菊花酒,說‘喝了能活九十九’。”李大爺咂著嘴,像是還能嘗到當年的酒香。
“可不是嘛,”白發老者笑著接話,“他熬酒的時候,非要讓小石頭的爹站在旁邊看,說‘這手藝得傳下去,不光是酒,是那份念想’。”
林婉兒端著菊花茶給老人們送去,聽著他們說過去的事,眼裡滿是溫柔。她看到小石頭正幫王奶奶挑米糕裡的棗核——王奶奶牙口不好,小石頭記得清楚,每次有帶核的吃食,總會先幫她挑乾淨。
“小石頭這孩子,隨他太爺爺,心細。”王奶奶拉著林婉兒的手,悄悄說,“你們倆要是成了親,這藥鋪啊,就更像樣了。”
林婉兒的臉一下子紅了,低頭抿了口茶,茶裡的菊香混著心跳聲,讓她覺得暖暖的。
日頭升到正中,村長敲了敲銅鑼,喊大家入席。長桌上擺滿了各家的吃食:黃澄澄的南瓜餅、油亮亮的醬肘子、冒著熱氣的燉雞湯……最中間擺著個大瓷盆,裡麵是全村人湊錢買的羊肉,燉得爛爛的,撒著翠綠的蔥花。
“開動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孩子們立刻拿起筷子,大人們也笑著舉杯,米酒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
小石頭給阿芷夾了塊羊肉:“您多吃點,這幾天累著了。”又給林婉兒夾了塊菊花糕,“嘗嘗這個,阿芷特意少放了糖。”
林婉兒咬了一小口,甜香裡帶著菊的清苦,像極了這日子,有滋有味。
酒過三巡,有人提議讓小石頭唱段戲。小石頭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卻被李逸風推到場中央。他想了想,清了清嗓子,唱的是太爺爺教他的藥訣歌,調子簡單,卻透著股踏實勁兒:“藥有百味,性各不同,醫者仁心,貴在真誠……”
唱到一半,小芽兒跑上來,拉著他的手一起唱,奶聲奶氣的,把大家都逗笑了。
夕陽西下時,重陽宴漸漸散了。街坊們互相道彆,手裡都提著彆人給的吃食,像是在交換一份心意。小石頭一家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小芽兒已經趴在李逸風背上睡著了,手裡還攥著塊沒吃完的米糕。
“今天真熱鬨。”林婉兒走在小石頭身邊,輕聲說。
“每年都這樣。”小石頭看著遠處的斷星崖,夕陽把山影拉得很長,“太爺爺說,日子就像這重陽宴,得大家湊在一起,才暖,才香。”
阿芷回頭看了他們一眼,笑著加快了腳步,給他們留了些空間。白發老者則慢悠悠地跟在後麵,拐杖敲在地上,發出“篤篤”的聲兒,像在給這滿路的菊香和笑語打拍子。
夜風起來了,吹得燈籠輕輕晃,把曬穀場的歡聲笑語都送向遠方。小石頭知道,這樣的日子,會一年年繼續下去,就像太爺爺留下的藥鋪,像這重陽的菊香,像街坊們的笑臉,穩穩當當,踏踏實實,在斷星崖的土地上,紮下根,發了芽,結出滿枝滿椏的暖。
喜歡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請大家收藏:()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