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那時候,那可是一心想著乾大事,目光就盯上了南齊,大手一揮,魏軍就浩浩蕩蕩地開啟了南征之路,一場熱鬨非凡的齊魏對峙大戲,就這麼在曆史舞台上拉開帷幕了。
公元495年,這一年可不得了,北魏這邊派出拓跋衍去攻打鐘離。這鐘離城就像是個倔強的小刺蝟,徐州刺史蕭惠休帶著士兵們在城牆上嚴防死守,不僅如此,還時不時瞅準時機,像個敏捷的小豹子一樣衝出去,給北魏軍來個措手不及,把他們打得暈頭轉向。
與此同時,劉昶和王肅這哥倆,帶著大軍號稱二十萬人,氣勢洶洶地朝著義陽殺過去。義陽城裡的司州刺史蕭誕也不含糊,帶著人負楯而立,把義陽城守得像鐵桶一樣。就在這戰況膠著的時候,黃門侍郎蕭衍主動請纓,鎮南將軍王廣之也很夠意思,分了麾下的精兵給他。蕭衍帶著這些精兵,趁著夜色抄小路出發,跟太子率蕭誄等人,悄咪咪地登上了賢首山,這可把北魏軍嚇了一跳,完全沒想到他們會來這一手,搞不清楚對方到底有多少人,也不敢輕舉妄動。等到天亮,義陽城裡的人看到援軍來了,那士氣瞬間就起來了。蕭誕派長史王伯瑜出城攻打北魏軍的柵欄,還借著風勢放起火來,蕭衍他們也從外麵發起攻擊,北魏軍這下可頂不住了,隻能灰溜溜地撤圍走人,蕭誕他們還追著打,又把北魏軍胖揍了一頓。
這邊打得熱火朝天,另一邊魏主也沒閒著,帶著大軍號稱三十萬,氣勢洶洶地抵達壽陽。到了壽陽之後,魏主和齊軍使者崔慶遠就齊主廢立這些事兒,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這崔慶遠也是個厲害角色,麵對魏主的提問,那是對答如流,一點都不慌。魏主聽了他的回答,不僅沒生氣,反而大笑起來,這場麵,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就在魏主準備繼續南下,想要飲馬長江的時候,司徒馮誕病了,這可把魏主給急壞了,隻能暫停臨江之行。結果,馮誕還是沒能挺過去,去世了。魏主那叫一個傷心,大晚上的帶著幾千人回到鐘離,對著馮誕的屍體痛哭,這哭聲一直持續到天亮,眼淚就沒停過,那場麵,任誰看了都得心酸。
魏軍在鐘離這邊攻了好久,一直攻不下來,士兵們死傷無數,可把他們給愁壞了。尚書令陸睿等人一看這情況,就勸魏主撤軍。魏主也沒辦法,隻能同意。撤軍的時候,那也不太平。齊軍想著趁你病要你命,在後麵各種阻截。還好魏將奚康生那是真勇猛,帶著士兵們左衝右突,成功破了齊軍的阻截。楊播這邊也不簡單,帶著少數兵力,麵對齊軍的圍堵,硬生生地殺出一條血路,成功渡河。而邵陽洲上剩下的一萬多魏軍,想回家想得不行,苦苦哀求齊將崔慧景放他們回去。崔慧景正糾結呢,張欣泰在旁邊勸他做個順水人情,崔慧景一琢磨,就同意了。可沒想到,就因為這事兒,崔慧景不僅沒得到賞賜,還被人埋怨,真是有苦說不出。
司馬光說
這一場齊魏對峙,雙方那是各展神通。北魏孝文帝帶著雄心壯誌南征,想著開疆拓土,可碰上南齊這些硬茬子,也沒占到多大便宜。戰爭這玩意兒,從來不是簡單的打打殺殺,得考慮天時地利人和,還得有正確的戰略。就像這次,魏軍雖然人多勢眾,可碰上南齊那些堅守城池的將領,還有靈活的戰術,也隻能望城興歎。而且,戰爭勞民傷財,受苦的還是老百姓,要是能少點戰爭,多些和平,那該多好。
作者說
從這場對峙裡,能看出好多門道。北魏孝文帝想一統天下,這野心可不小,可他沒想到南齊的抵抗這麼頑強。這也說明,每個政權都有自己的根基和力量,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滅掉的。再看那些將領,蕭惠休、蕭誕、蕭衍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靠著智慧和勇氣,守住了城池,擊退了敵軍。他們的忠誠和擔當,在亂世裡顯得格外珍貴。還有崔慧景,好心放魏軍回去,卻沒得到好報,這也反映出官場的複雜,有時候做好事不一定有好結果。這場齊魏對峙,就像是一個亂世縮影,各方勢力在裡麵角逐,人性的善惡、美醜都展現得淋漓儘致。
本章金句
戰爭的風雲裡,既有英雄的豪情,也有無奈的歎息,而和平,永遠是最珍貴的奢望。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