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王晏的“作死”圖鑒:從寵臣到刀下魂,就差一絲收斂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587章 王晏的“作死”圖鑒:從寵臣到刀下魂,就差一絲收斂

第587章 王晏的“作死”圖鑒:從寵臣到刀下魂,就差一絲收斂(1 / 1)

南齊那時候,有個叫王晏的大臣,官至尚書令,也就是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級官職,那可是齊武帝跟前的紅人。武帝活著的時候,王晏那叫一個風光,說話有分量,辦事有人捧,妥妥的“朝廷頂流”。隨著蕭鸞後來的齊明帝)琢磨著要廢掉鬱林王,王晏眼睛一眨,立馬站隊蕭鸞,鞍前馬後出了不少力,算是明帝登基的“開國功臣”之一。

按說這時候的王晏,隻要安安分分做事,榮華富貴後半輩子都不愁。可他偏不,尾巴翹得比天還高,把“恃功驕橫”這四個字演繹得淋漓儘致。明帝剛坐上龍椅,王晏就開始擺譜:朝廷裡的事,他不跟其他大臣商量,自己拍板就定;有時候明帝想提拔個人,他還得插一嘴,說這個不行那個不合適,活脫脫把自己當成了“二皇帝”。

更要命的是,他還愛翻舊賬,經常在朝堂上吐槽齊武帝當年的決策,說“要是換我來,肯定比先帝辦得好”。這話傳到明帝耳朵裡,明帝心裡就有點不是滋味了——你吐槽先帝,是不是哪天也會這麼吐槽我?可明帝剛開始還念著舊情,沒跟他計較,想著再給他點時間收斂。

可王晏壓根沒察覺皇帝的不滿,反而得寸進尺,心心念念想當“開府儀同三司”。這官職可不一般,相當於有了自己的“小朝廷”,能自己招募下屬,待遇跟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樣。明帝覺得這官兒太特殊,沒立馬答應,王晏就天天在明帝麵前提,一會兒說自己功勞夠,一會兒說前朝功臣都有這待遇,跟個討糖吃的小孩似的,煩得明帝頭都大了。

更荒唐的是,王晏還迷信相士,隔三差五就把相士請到家裡,關起門來讓人家給自己看相,問“我這麵相能不能再升官?能不能當皇帝?”這話要是私下說說也就罷了,可他每次跟相士聊完,還不注意保密,總有人把話傳到宮裡。明帝本來就疑心重,一聽這話,心裡的警惕性瞬間拉滿——你一個臣子,天天琢磨當皇帝,這不是謀反是什麼?

還有個毛病,王晏跟人聊天的時候,不管對方是大臣還是下屬,聊到一半總愛把身邊人打發走,說“你們先出去,我跟這位有要事相商”。可每次“要事”聊完,也沒見他辦什麼正經事,反而搞得人人好奇,也人人忌憚。時間一長,宮裡宮外都傳“王晏肯定在搞小動作”,明帝耳朵裡聽多了這些閒話,對王晏的猜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這時候,有個叫鮮於文粲的奉朝請相當於皇帝的侍從官),看出了明帝的心思,想踩著王晏往上爬,就偷偷給明帝遞了密折,說“王晏最近跟不少官員來往密切,肯定有異心,陛下可得小心”。沒過多久,另一個叫陳世範的官員也來湊熱鬨,啟奏說“臣聽說王晏打算在南郊祭祀的時候動手,趁著陛下祭拜天地,發動兵變”。

巧的是,就在這節骨眼上,有隻老虎闖到了南郊的祭天壇附近,把祭壇周圍的侍衛嚇得不輕。明帝本來就信這些“祥瑞災異”的說法,一看老虎闖了祭天壇,再聯想到鮮於文粲和陳世範的話,頓時覺得“這是上天在提醒我,王晏要反了”,嚇得夜裡都睡不著覺。

沒過幾天,明帝就找了個借口,把王晏召到華林省相當於皇家書房)。王晏還傻乎乎地以為皇帝要跟他商量開府的事,樂嗬嗬地就去了。結果剛進華林省的門,兩邊就衝出十幾個武士,把他按在地上。直到這時候,王晏才慌了神,大喊“我沒謀反,陛下饒命”,可明帝根本不聽,當場就下令把他殺了。

殺了王晏還不算,明帝覺得王晏的家人肯定也參與了他的“謀反計劃”,又下令把王晏的弟弟王詡、兒子王德元都抓起來殺了,一時間王家血流成河,曾經風光的名門望族,一夜之間就敗落了。

不過也有兩個聰明人防患於未然。王晏的堂弟王思遠,早就看出王晏太張揚,早晚要出事,之前就私下勸過王晏:“哥,你現在太顯眼了,皇帝已經對你有疑心了,不如早點辭官,實在不行自殺謝罪,還能保全家裡人。”可王晏根本聽不進去,還罵王思遠“你就是膽小怕事”。後來王晏被殺,明帝因為王思遠提前提醒過王晏,知道他跟王晏的謀反沒關係,就沒治他的罪。

還有王晏的表弟阮孝緒,也是個明白人。他早就覺得王晏恃寵而驕,不是長久之道,所以一直跟王晏保持距離,王晏請他吃飯他不去,送他禮物他不收,就算在路上碰到,也隻是點頭問好,不跟王晏多說話。王晏被殺後,官府去查阮孝緒,發現他跟王晏沒啥來往,也就放了他,阮孝緒也因此躲過一劫。

司馬光說

王晏本是受先帝寵信、助新帝登基的功臣,卻因居功自傲、行事無度,最終落得身首異處、家族受牽連的下場,實在可悲可歎。自古以來,臣子若恃功而驕,不懂得收斂鋒芒,必然會引起君主猜忌,哪怕功勞再大,也難逃災禍。鮮於文粲、陳世範雖有投機之嫌,但王晏自身的過錯才是招致殺身之禍的根本原因。為人臣子者,當以王晏為戒,謹守本分,謙恭自守,方能保全自身與家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者說

王晏的悲劇,表麵看是“恃功驕橫”惹的禍,實則是他沒搞懂“君臣關係的本質”。在封建皇權下,臣子的“功勞”從來都是把雙刃劍——既能讓你榮華富貴,也能讓你萬劫不複。明帝剛登基時,需要王晏這樣的“功臣”來穩定朝局,可當朝局穩定後,王晏的“功高震主”就成了明帝的眼中釘。更重要的是,王晏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把“明帝的需要”當成了“自己的資本”,以為憑自己的功勞,就能無底線地提要求、擺架子,卻忘了皇帝最忌諱的就是“臣子威脅自己的權力”。

反觀王思遠和阮孝緒,他們的聰明之處在於“懂得審時度勢”。王思遠知道勸不動王晏,就提前劃清界限,留下“提醒過”的證據;阮孝緒則從一開始就不跟王晏深交,避免被牽連。這倆人沒什麼驚天動地的本事,卻靠“知進退、明分寸”保住了性命。所以說,在複雜的環境裡,有時候“不犯錯”比“有功勞”更重要,懂得收斂鋒芒,比一味張揚更能長久。

本章金句

功勞是腳下的墊腳石,不是頭上的遮陽傘,若把墊腳石當傘撐,早晚得摔得頭破血流。

如果你是文中的王晏,在明帝即位後,麵對榮華富貴和皇帝的猜忌,你會怎麼選擇?是收斂鋒芒安安分分當臣子,還是繼續堅持要官、保持自己的“特殊地位”?歡迎留言點評!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屌絲逆襲首富路 淩晨三點,收到解雇信和追殺令 都市傳奇之神醫祝十三 重生後我踹了舔狗劇本綁定了逆襲係統 僵屍之拜師九叔,開局先天道體 我的絕美芸姨 重生仕途之開始新的起點 執鋒:暗夜守護 神瞳至尊:從學霸到星河帝皇 邊軍:從村民開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