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躬身:主公放心,臣必當竭儘全力。
記住,遇春,朱元璋走下主位,親自將常遇春扶起,拍了拍他堅實的肩膀,本王要你打勝仗,更要你活著回來。你是我大明未來的長城,不是一次就能用完的箭矢。多用你的腦子,少用你的蠻力。你的勇,要用在刀刃上。
這一刻,常遇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托與信任。那是一種超越了君臣之情的,如同兄長般的期許。他重重地點了點頭,將朱元璋的每一個字都刻在了心裡。
會議結束後,將領們各自離去。常遇春走在最後,朱元璋叫住了他。
遇春,留步。
常遇春轉身,隻見朱元璋從書案上取下一卷地圖,遞給他:這是我軍斥候繪製的鄱陽湖詳細水道圖,上麵標注了每一處淺灘、每一處暗流。你帶回去,好好研究。
常遇春雙手接過地圖,感受到紙張的厚重,更感受到其中的分量:主公...
還有,朱元璋的聲音突然低沉下來,陳友諒此人,心狠手辣,詭計多端。你與他交戰,切不可掉以輕心。他越是強大,我們越要冷靜。
常遇春挺直腰板:末將明白!
朱元璋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遇春,你知道我為什麼選你為主帥嗎?
常遇春愣了一下,隨即搖頭。
因為你的勇猛,更因為你的成長。朱元璋緩緩道,從渡江戰役到今天,我看著你從一個隻知衝鋒的猛將,逐漸學會思考全局。鄱陽湖之戰,是你證明自己的機會,也是...磨礪你的試金石。
常遇春的心頭一熱,眼眶有些濕潤。他沒想到,主公一直這樣關注著自己的成長。
去吧,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準備明日的出征。記住,活著回來,比什麼都重要。
常遇春重重地點頭,轉身離去。走出議事堂時,夜風拂麵,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緊張與期待。他知道,從明天起,他將麵對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機遇。
夜色更深了。應天府的街道上,軍士們正在悄悄調動。馬蹄聲被布包裹,車輪上塗滿了油脂,一切都在無聲中進行。隻有少數高層將領知道,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即將在鄱陽湖上展開。
常遇春回到自己的營帳,立刻展開了朱元璋給他的地圖。燭光下,他仔細研究著每一條水道,每一個標記。他的手指在康郎山附近停了下來——那裡是鄱陽湖最狹窄的水道,也是他計劃中的關鍵戰場。
將軍,副將走進營帳,船隻已經準備就緒,士兵們也都整裝待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常遇春抬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傳令下去,明日拂曉,全軍出發!
副將領命而去。常遇春重新看向地圖,腦海中已經開始推演明日的行軍路線。他知道,陳友諒的大軍正在逼近,時間緊迫。但他更知道,這一戰,他必須贏,也一定會贏。
窗外,一輪明月升起,照亮了整個軍營。在月光的照耀下,一艘艘戰船靜靜地停泊在江邊,如同蟄伏的猛獸,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而在應天府的深處,朱元璋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的天空。他的眼中,既有對未來的期許,也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的憂慮。他知道,常遇春是他最大的希望,也是最大的變數。
鄱陽湖...他輕聲念道,願天佑我軍。
夜風拂過,帶著一絲涼意。夏夜的燥熱似乎已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大戰前的寧靜。在這片寧靜之下,卻暗藏著驚濤駭浪。
次日拂曉,天剛蒙蒙亮,常遇春已經整裝待發。他站在旗艦的船頭,望著眼前浩渺的江水,心中百感交集。身後,是數百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雖然與陳友諒的水師相比顯得渺小,但每一艘船都精神抖擻,士氣高昂。
將軍,徐達走上前來,一切都準備就緒。
常遇春轉身,看到徐達沉穩的麵容,心中不由得一安。有這位老將在身邊,他感覺踏實了許多。
徐將軍,常遇春抱拳道,此戰還要多仰仗您。
徐達微微一笑:主公既將重任托付於你,我必當全力輔佐。不過,常將軍,戰場之上,還需謹慎行事。
常遇春點頭:末將明白。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快馬加鞭趕來,翻身下船,單膝跪地:報!陳友諒大軍已過湖口,正向鄱陽湖深處進發!
常遇春和徐達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陳友諒的行動比預想的要快。
傳令全軍,常遇春果斷下令,全速前進,務必在陳友諒完全進入鄱陽湖前,抵達預定位置!
得令!傳令兵立刻跑去傳達命令。
艦隊開始緩緩移動,船帆升起,在晨風中鼓蕩。常遇春站在船頭,望著前方的水域,心中已經有了完整的作戰計劃。他知道,接下來的幾天,將是他人生中最關鍵的時刻。
而在應天府的皇宮中,朱元璋收到了前線的最新消息。他站在沙盤前,手指在鄱陽湖的位置輕輕敲擊,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常遇春...他輕聲念道,希望你能明白本王的苦心。
窗外,陽光已經灑滿大地,新的一天開始了。但對於朱元璋和常遇春來說,這一天,將注定載入史冊。
鄱陽湖的風雲,即將掀起驚天巨浪。
喜歡大明第一戰神請大家收藏:()大明第一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