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常遇春的謙遜?_大明第一戰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第一戰神 > 第104章 常遇春的謙遜?

第104章 常遇春的謙遜?(1 / 2)

慶功的酒,比尋常的烈,也比尋常的燙。

這股熱意,並非僅僅源自杯中琥珀色的液體,更是從奉天殿內每一寸空氣裡蒸騰而出。金碧輝煌的殿宇,數百支巨燭將黑夜驅趕得無影無蹤,光亮如白晝,卻也比白晝更灼人。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酒香、烤肉的焦香,混合著權貴們身上昂貴的熏香,以及一種無形的、名為“權力”的芬芳,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殿內所有人都籠罩其中。

常遇春端著那隻沉甸甸的鎏金酒杯,杯壁上雕刻著繁複的雲龍紋,冰冷的金屬觸感透過掌心,卻無法冷卻他內心的燥熱。他輕輕晃動酒杯,酒液在燭火下折射出迷離的光斑,映出他那張被風霜刻滿痕跡,卻又在此刻顯得異常年輕的臉。那是一張典型的武將的麵孔,輪廓分明,線條剛硬,眉骨高聳,眼窩深陷,仿佛是山岩上鑿出的雕像。然而,此刻這雕像的嘴角,卻噙著一抹慣常的、帶著幾分憨直的笑意。

“常將軍真乃國之棟梁,大明之基石!”說話的是吏部尚書,一個平日裡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此刻卻滿臉漲紅,舉著酒杯,聲音比誰都響亮,仿佛他才是那個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人。

“此番克複大都,將軍當居首功!元廷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此乃不世之功!”另一位言官更是引經據典,將常遇春的功績比之周之薑尚,漢之衛青。

“十萬橫行,名不虛傳!我大明有此猛將,何愁北虜不滅,天下不定!”這是來自一位年輕將領的崇拜,他的眼神裡燃燒著火焰,那是對力量最純粹的向往。

讚譽聲,如錢塘江的潮水,一波高過一波,洶湧澎湃,將他高高托起,仿佛他不是凡人,而是從九天之上降臨的戰神,是這大明王朝最鋒利的一把刀。周圍的人,無論是真心敬佩,還是刻意奉承,他們的臉龐在燭光下都顯得那麼模糊而失真,隻有那一張張開合的嘴,吐出的字句像蜜糖,也像尖針,密密麻麻地向他襲來。

常遇春的臉上依舊是那副憨厚的笑容,他甚至配合著舉杯,向眾人遙遙致意。然而,在那雙鷹隼般銳利的眸子深處,卻是一片清明與冷靜,宛如深不見底的寒潭。他聽著,看著,心裡卻在冷笑。

“國之棟梁?基石?”他心中默念,“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基石,一塊壞了,換一塊便是。可若這基石太硬,硌了主人的腳,那便不是基石,而是絆腳石了。”

他太清楚這滿堂榮耀的分量了。它是蜜糖,能甜到人心坎裡,讓人飄飄然,忘乎所以;但它更是淬了毒的尖針,稍有不慎,便會刺穿那層名為“君臣”的薄紙,引來萬劫不複的災禍。他仿佛能看到,在這片讚譽的聲浪之下,隱藏著多少雙嫉妒的眼睛,多少顆算計的心。他們今天將他捧上雲端,明天若有機會,便會毫不留情地將他推下深淵。

他的目光,不動聲色地越過一張張諂媚或敬佩的臉,越過那些搖曳的燭火和升騰的酒氣,最終,精準地落在了高坐龍椅之上的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也在看他。

這位與他一同從濠州城裡那個破敗的皇覺寺殺出來的布衣兄弟,如今的洪武大帝,此刻身著十二章紋的龍袍,頭戴翼善冠,端坐於禦座之上。他的臉上帶著笑意,那是一種君臨天下的、滿足的笑。他的眼神裡,有讚許,有欣慰,仿佛在欣賞一件自己親手打磨出的絕世珍寶。

但常遇春卻看穿了那層笑意之下的東西。在那深邃的眼眸最深處,藏著一絲常人難以察覺的審視與權衡。那是一種帝王的眼神,冷靜、銳利,不帶絲毫感情。他看的不是常遇春這個人,而是“常遇春”這個符號所代表的力量。仿佛在評估一件威力無窮的兵器,既愛其鋒利,能為自己開疆拓土,又懼其鋒芒太盛,恐有朝一日會傷及主人。

那眼神,像一根無形的冰錐,瞬間刺破了常遇春周圍所有喧囂的暖意。他的心猛地一沉,端著酒杯的手指下意識地收緊,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太懂朱元璋了。

這位陛下,從一介草民到九五之尊,踩著多少屍骨,跨過多少陰謀,才坐穩了這江山。他的猜忌心,比他的雄心更重。他可以與你同吃一鍋飯,同穿一件衣,稱兄道弟,但隻要你觸碰到了“權力”這條紅線,哪怕隻是影子,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揮下屠刀。胡惟庸案的前車之鑒,血跡未乾。

“功高震主”,這四個字,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每一個開國功臣的心頭。而今天,他常遇春,無疑是將這座山又往上推高了幾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殿內的氣氛達到了頂點。朱元璋緩緩放下手中的象牙箸,用錦帕擦了擦嘴角。這個簡單的動作,卻像一個無聲的命令,滿朝文武的喧鬨聲瞬間平息下來,偌大的奉天殿,落針可聞。

朱元璋的目光掃過全場,最後定格在常遇春身上,他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清晰地傳到每個人的耳中:“遇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在。”常遇春立刻起身,躬身應答,甲胄上的葉片發出一陣細碎而清脆的碰撞聲,在這寂靜中顯得格外刺耳。

“此番北伐,你為副將軍,實為主帥。率軍如破竹,連下數州,克複故都,將元廷趕回漠北,功蓋千秋。”朱元璋的語氣充滿了讚許,“說吧,想要什麼賞賜?朕,都允你。”

來了。

這三個字,如同驚雷,在常遇春的腦海中炸響。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像無數支利箭,齊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空氣仿佛凝固了,連燭火的跳動都似乎慢了下來。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也是一道致命的考題。

要權?要地?要金銀?

每一個選項,都是一個陷阱。要權,便是覬覦君柄;要地,便是心懷不軌;要金銀,便是貪得無厭。無論他要什麼,都會被記錄在史官的筆下,成為未來政敵攻訐的把柄,成為朱元璋心中那根猜忌的刺。

常遇春的腦海裡,瞬間閃過無數個念頭,但又在瞬間被全部否決。他知道,此刻,任何一絲一毫的貪念,都會毀掉他的一切,甚至毀掉他的家族。

他深吸一口氣,那股混雜著酒氣和香料的味道,讓他感到一陣惡心。他猛地將那隻沉甸甸的鎏金酒杯重重地放在麵前的案幾上,發出“當”的一聲巨響,再次打破了殿內的寂靜。

他沒有絲毫猶豫,大步流星地走到殿中,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卻又帶著一種刻意放慢的沉穩。在距離禦座十步之遙的地方,他停下腳步,然後“噗通”一聲,單膝跪地,甲胄與金磚地麵碰撞,發出沉悶而厚重的聲響。

他抬起頭,目光直視朱元璋,聲如洪鐘,卻又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沙啞,仿佛是激動所致:“啟稟陛下!臣不敢請賞!”

“哦?”朱元璋的眉毛微微一挑,臉上露出了饒有興致的神情,身體微微前傾,“為何不敢?”

常遇春的頭顱深深低下,姿態謙卑到了塵埃裡,仿佛他不是剛剛立下不世之功的戰神,而是一個犯了錯的孩童。“臣乃一介武夫,自幼跟隨陛下,胸無點墨,不識兵法韜略,不過憑著一身蠻力,和陛下賜予的膽氣,為陛下衝鋒陷陣罷了。”

他頓了頓,聲音裡充滿了自嘲與誠懇:“克複大都,非臣一人之功。此乃陛下洪福齊天,順應天意;是徐達大將軍坐鎮後方,運籌帷幄,糧草軍械,無一有誤;是李文忠、馮勝、鄧愈諸位將軍奮勇殺敵,各顯其能;更是我大明數十萬將士,用命搏殺,浴血奮戰的結果。”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帶上了一絲難以抑製的哽咽。他抬起頭,眼眶竟有些泛紅,目光掃過殿內站立的幾位武將,以及那些文官身後代表的千千萬萬的士兵。

“臣若獨居其功,有何麵目去見那些戰死沙場的兄弟?他們有的,連名字都未曾留下,家中還有白發蒼蒼的老母,嗷嗷待哺的幼兒。臣,常遇春,不敢!”

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擲地有聲。滿朝文武先是愕然,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讚歎之聲。

“常將軍仁義!”

“真乃忠臣良將!”

“陛下,常將軍此言,感人肺腑啊!”

這番表演,堪稱完美。他將功勞歸於皇帝、歸於同僚、歸於士兵,唯獨將自己摘了出去。他把自己擺在一個“忠勇莽夫”的位置上,一個隻會打仗,不懂政治,重情重義的形象。這既彰顯了無上的忠心,又團結了同僚,還收攏了軍心,更重要的是,它向朱元璋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我常遇春,沒有野心,我的一切都是你給的,我隻想做你手中的一把刀。

朱元璋的眼中,那絲審視與權衡終於徹底化為了真正的笑意,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欣賞的笑。他緩緩走下龍椅,親自來到常遇春麵前,伸出那雙曾經握過鋤頭、也握過刀劍的手,將常遇春扶了起來。

他拍了拍常遇春那冰冷的鐵甲肩膀,溫言道:“好,好一個常遇春!朕有你這樣的兄弟,何愁天下不定!撫恤將士,朕自會加倍安排,讓他們的家人,衣食無憂,榮耀加身。”


最新小说: 重生堂妹哭求換親?絕嗣首長我嫁 星辰劍神 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 最強女保鏢 覺醒秦始皇,全場都跪了! 祁總,您家霸鵝又上熱搜了! 最強係統傳承 開局退婚,她們竟然為我打起來了 武道通神,從藥鋪學徒開始崛起 穿越女尊,我綁定了多子多福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