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需記住,大同在,宣大防線尚存一息;大同若失,京師西麵門戶洞開!守不住,你我皆無顏見天下人!”
他頓了頓,目光掃向一位文士打扮的幕僚:“山西方向,傅宗龍那邊有何動靜?”
幕僚答道:“督師,傅巡撫去歲曾派兵協防,今春也按約定撥付了糧餉。山西防線暫穩。
不過……據聞傅巡撫與川陝陸督師書信往來頗為頻繁,其態度……依舊曖昧。山西兵自保尚可,野戰之力匱乏。”
聽到“陸錚”二字,楊嶽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明的神色。
他沉默片刻,才將視線投向地圖西側:“延綏、寧夏、甘肅三鎮,去歲受損較輕,如今是何局麵?新任的總兵,可還得力?”
負責聯絡西北的幕僚連忙回話:
“回督師,延綏總兵高萬魁,將門之後,到任後大力整頓軍屯,修繕邊牆,還編練了三千騎兵,專司應對蒙古小股擾邊,頗有章法。此人勇毅,治軍也嚴。”
“寧夏總兵麻承恩,世襲本地將官,熟悉情勢。去歲寧夏未受大戰,兵力保存完好,約兩萬。
他致力於鞏固黃河防線,操練兵馬,蓄養戰馬,頗為沉穩,隻是……似乎隻願守好寧夏一畝三分地。”
“甘肅總兵侯世祿,由副職擢升,甘肅鎮去歲未遭兵燹,兵力近兩萬,最為完整。
此人長於經營,利用河西商路為軍中謀利,士卒裝備尚可。
然……其人與西域、蒙古部落私下往來甚密,心思……難以揣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嶽聽完,緩緩坐回椅中,發出一聲長歎:“謝尚政守成,張勉仁艱危,傅宗龍觀望,高、麻、侯三人,皆非庸碌之輩,卻也各有算盤。
這北疆萬裡防線,看似依舊,實則已是千瘡百孔,人心各異啊。”
他沉吟良久,似在權衡,最終抬起頭,目光恢複銳利,一道道命令清晰地傳出:
“傳令謝尚政,新兵訓練不得懈怠,薊鎮關乎京畿安危,不容半分差池!”
“再以老夫名義,行文戶部、工部,陳明大同危局,懇請他們務必再擠出二十門火炮、三百桶火藥,火速運往大同!
告訴張勉仁,朝廷記得他的忠勇,讓他務必堅持!”
“給傅宗龍去信,措辭要懇切些,重申唇亡齒寒之理,請他務必確保山西側翼,並……委婉探詢他對川陝之態度。”
“還有,令高萬魁、麻承恩、侯世祿三人,加強戒備,整軍備戰,隨時聽候調遣,協防宣大。
尤其是侯世祿……告訴他,朝廷念其功績,望其莫負皇恩,謹守臣節!”
幕僚與信使們領命,匆匆離去。督師府內再次安靜下來,隻剩下楊嶽一人。
他踱步到窗前,望著北方沉沉的暮色,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喃喃自語:“陸錚……川陝兵強馬壯,若能北上……唉……”他搖了搖頭,將這不合時宜的念頭壓下。
他知道,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勉力維係著這條脆弱防線,等待著未知的明天。
秋風吹入,帶著刺骨的寒意。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