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清丈出來的那點錢糧,簡直是杯水車薪,剛到手就被各方盯上瓜分殆儘。
他甚至對陸錚產生了一絲扭曲的“感激”——若非廠衛手段狠辣,恐怕這點錢都清不出來。但更多的是憂慮:這種靠抄家得來的收入,豈是長久之計?
“催!再催催各省的稅銀!尤其是江南!”這是他唯一能下的命令,儘管知道效果甚微。
畢自嚴大部分時間都埋首於賬冊之中,試圖從字裡行間找出一點點能騰挪的空間,熬過這個冬天。
兵部衙門
兵部尚書王洽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各處都在要兵、要餉、要器械。
遼東:袁崇煥要的是能固守的精兵和足餉,催問新式火器何時能到。
剿寇:洪承疇要的是機動兵力堵截高迎祥,湖廣四川巡撫要的是援兵守住城池。
京營:通州新軍要的是訓練時間和裝備保障。
而他手裡能調動的資源寥寥無幾。衛所兵不堪用,能戰的邊軍要麼在遼東,要麼在陝西追剿流寇。糧餉更是捉襟見肘。
王洽的策略就是一個“拖”字訣和“推”字訣。儘力安撫各方,將問題推給戶部沒錢)、推給地方自保)、推給前線將領相機行事)。
對於錦衣衛提供的情報,他重視,但也警惕——陸錚的手伸得太長,遲早是禍患。
他在朝堂上往往扮演和事佬,既不得罪廠衛,也不過分得罪清流,一切以“穩”為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王洽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在這個位置上,能維持住局麵不立刻崩盤,就是最大的成功。
吏部衙門
吏部尚書王永光關注的重點是“人”。河南官場被廠衛清洗一空,大量職位空缺需要銓選填補。
南直隸、湖廣、四川因寇患,也需要調整官員。
各方請托:無數關係找上門,希望能在肥缺或安全之地安插自己人。
他需要選派一些真正能乾實事的官員去穩定地方,但又不得不考慮朝中各大派係的平衡。
王永光清楚,任何他提名的人選,都可能被北鎮撫司暗中調查,一旦有汙點,不僅官員本人倒黴,也會讓他這個舉主難堪。
王永光小心翼翼地翻閱著候補官員的檔案,試圖找出那些背景相對乾淨、又有一定能力的人。
“唉,如今這世道,做官難,選官更難啊…”王永光感歎道。吏部,本應是六部之首,如今卻像是在雷區中行走。
刑部更多是在處理廠衛送來的、已經定罪的案卷流程,以及地方上報的一般刑事案件,在驚天大案麵前存在感微弱。
工部忙於修繕被流寇破壞的城牆、水利,以及為遼東和京營打造軍械,同樣為錢糧短缺所困。
禮部則還在為繁瑣的禮儀、科舉、祭祀等事務忙碌,仿佛外麵的烽火連天與他們是兩個世界,但也時常因國庫空虛導致儀式從簡而苦惱。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