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破獲的消息如同一聲驚雷,雖被刻意控製著傳播範圍,但其震波依舊迅速而隱秘地撼動了某些人的根基。
揚州,“裕泰鹽行”密室內的文士再也無法保持從容。
當“清水溝倉庫被錦衣衛突襲,人贓並獲”的噩耗傳來時,他手中的景德鎮薄胎瓷杯“啪”地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廢物!雷萬霆的人是乾什麼吃的!怎麼會被發現?!”他低吼道,聲音裡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惶。
“先生,現在不是動怒的時候。”趙德海比他更慌,聲音發顫,“北鎮撫司的緹騎動手又快又狠,我們的人折了幾個,活口和賬本都落到了他們手裡!
雖然賬本上的名目做得隱晦,但…但若是陸錚和沈煉順藤摸瓜…”
“順藤摸瓜?”文士猛地打斷他,眼神變得異常凶狠,“那就不能讓他摸過來!
立刻!把所有能燒的東西都燒掉!所有知情的、可能壞事的人…”
他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處理乾淨!尤其是孫文義那邊,讓他管好他的兒子和所有手下!若有差池,休怪我等無情!”
“那…那‘雅集齋’?”
“關門!掌櫃和夥計,讓他們立刻消失!”文士幾乎是咬著牙下令,“還有,給京城裡我們的人送信,讓他們無論如何,必須阻止陸錚獲得陛下的全麵支持,至少要把水攪渾!”
京城,朝會上的氣氛果然變得極其詭異。陝西的敗績和南方通敵大案的消息幾乎同時在一些高層官員中小範圍流傳開來,引發了巨大的震動和猜疑。
吳宗達再次出列,這一次,他的語氣不再是泛泛而談的指責,而是變得極具針對性:“陛下!臣聞南方有司近日有大規模緝捕之舉,牽涉甚廣,致使漕運阻滯,商賈惶惶,江南乃國家財賦重地,豈可因廠衛一味羅織構陷而動搖?
且陝西流寇複熾,正當上下同心用命之時,若因查案而引發南方動蕩,豈非腹背受敵?臣懇請陛下明察,暫緩南方案獄,以安人心,全力應對流寇之患!”
吳宗達巧妙地將南方辦案與可能引發的動蕩、以及陝西危局捆綁在一起,試圖以“大局”為名,迫使皇帝叫停調查。
立刻有若乾言官禦史附和,言辭激烈,仿佛陸錚不是在查案,而是在挖大明的根基。
龍椅上的崇禎皇帝麵色陰沉。他剛剛因為通敵大案而升起的殺意和對陸錚的支持,在“江南動蕩”、“腹背受敵”這些沉重字眼麵前,又變得猶豫起來。崇禎下意識地看向陸錚。
陸錚知道,關鍵時刻到了。他出列躬身,聲音平靜卻極具力量:“陛下,吳閣老所言,臣不敢苟同。
正因陝西危局,正需巨額餉銀,正因國家危難,更需鏟除內奸!臣所查辦之案,非為羅織構陷,乃是人贓並獲之通敵叛國巨案!
所抄沒之逆產,正可解剿餉燃眉之急!若因恐嚇而止步,則國賊逍遙,資敵不止,餉源枯竭,豈非真正動搖國本?臣請陛下聖斷!”
陸錚將“通敵叛國”和“剿餉”再次強調,直指核心。
“陛下!”又一位官員出列,卻是攻擊另一邊,“陸指揮使所言雖似有理,然廠衛辦案,往往酷烈過度,難免殃及無辜!
臣聽聞淮安之事,緹騎當街殺人,波及百姓,豈是朝廷法度?長此以往,恐失天下人心啊!”
這是混淆視聽,將水攪渾。
朝堂之上,頓時爭論不休。支持嚴查者與呼籲維穩者吵作一團。崇禎皇帝聽著下麵的爭吵,隻覺得頭痛欲裂,剛剛下定的決心又開始動搖。
陸錚冷眼看著這一切,他知道,僅靠言辭已經不夠。他需要更實在的東西。
就在這時,一名錦衣衛千戶匆匆上殿,在得到允許後,將一份剛剛收到的、來自淮安的六百裡加急密報呈給陸錚。陸錚快速掃了一眼,眼中精光一閃,隨即躬身向皇帝道:“陛下,淮安急報!初步審訊逆犯及查抄物證已有結果!
除大量違禁軍械物資外,更起獲逆犯與朝中部分官員往來書信若乾!其中涉及…泄露朝廷應對流寇之方略於外!”
最後一句,陸錚加重了語氣,如同又一記重錘!
“什麼?!”崇禎皇帝猛地站起身,臉色鐵青泄露朝廷方略?這已不僅僅是貪腐通敵,更是直接葬送剿寇大軍的性命!這觸碰到了他最敏感、最恐懼的神經!
“名單!”皇帝的聲音因極度憤怒而顫抖,“涉及何人?!”
“名單正在核驗,為防止誣陷,臣不敢妄言。但書信筆跡、印鑒皆在,一查便知!”陸錚沉聲道,“臣請陛下允臣繼續深挖,必將此等國賊揪出,明正典刑!”
真相如何尚需核實,但陸錚成功地將“通敵”與“禍亂剿寇”直接聯係起來,將皇帝的恐懼和憤怒推向了頂點。
“查!給朕徹查!”崇禎幾乎是吼出來的,徹底倒向了陸錚一邊,“吳閣老不必多言!
此案關乎社稷存亡,朕意已決!陸卿,朕予你臨機專斷之權,南方之事,一應官員,皆可先拿後奏!務必給朕查個水落石出!”
“臣,領旨!”陸錚躬身,眼角的餘光掃過麵色難看的吳宗達等人。
這一局,陸錚再次險勝。但他也知道,對方絕不會坐以待斃。
……數匹快馬帶著不同的使命衝出京城:一匹是帶著皇帝嚴旨給陸錚的使者;另一匹,則是某個府邸派往南方的信使,馬蹄急促,帶著絕望的指令。
而在通州京營,胡小栓和柱子們突然接到了開拔的命令。不是去剿匪,而是前往京畿一帶“維持秩序,彈壓流民”。糧餉依然不足,但軍令如山。
胡大嫂在街上看到一隊隊開拔的官兵,心中莫名一緊。市麵上的糧價又漲了,流民越來越多,衝突時有發生。她攥著手裡僅有的幾文錢,感到一陣寒意。
杞縣的張文遠,聽說又有錦衣衛在南方抓了通敵的大官,心中複雜難言。
他看到胥吏們暫時收斂了氣焰,但鄉紳們卻開始頻繁串聯,氣氛更加壓抑。天,依舊乾旱,蝗蟲的陰影籠罩四野。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