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械流失、邊將通寇、甚至勾結蒙古!周墨林查到的,是一個足以震動天下的巨大黑洞!而他自己,也已身處險境!
陸錚攥緊密報,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他知道,不能再有任何猶豫了!
他無視了還在爭吵的朝會,徑直出列,聲音壓過了所有嘈雜:“陛下!臣有本奏!
西北軍情有變,非止流寇!邊鎮有將吏通敵資寇,甚至欲引蒙古入寇!
臣請陛下,即刻下旨,鎖拿宣大總督及一乾涉案將領,徹查軍械流失案!並火速調派真定、大同等地兵馬,馳援西安,同時嚴防宣大邊關!”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鎖拿總督?邊將通寇?引蒙古入關?這每一個詞都如同驚雷!
“陸錚!你休要危言聳聽!”立刻有大臣出聲嗬斥,“無憑無據,豈可構陷封疆大吏!”
“證據在此!”陸錚舉起周墨林的密報當然,他隱去了具體信息來源),“北鎮撫使周墨林已於榆林查獲實證!其本人正遭滅口威脅!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崇禎皇帝被這接連的壞消息砸懵了。他看看暴怒的陸錚,又看看群情激憤的大臣,,一時竟不知所措。
“陛下!陸指揮使所言若屬實,則國勢危如累卵!請陛下聖裁!”支持陸錚的官員也站了出來。
“陛下!萬萬不可聽信一麵之詞!此乃廠衛構陷忠良之故技!”
朝堂再次分裂,爭吵變得更加激烈。
而就在這決定西北乃至帝國命運的關鍵時刻,一名太監連滾爬爬地衝進大殿,聲音淒厲:
“陛下!不好了!八百裡加急!太原…太原兵變了!”
仿佛是為了印證陸錚的警告,山西太原鎮軍隊,因長期欠餉和對上司貪腐的不滿,爆發了大規模兵變!亂兵殺了巡撫,占據了府庫,整個山西頓時大亂!
消息傳來,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崇禎皇帝的神經。
他臉色煞白,呆呆地坐在龍椅上,嘴唇哆嗦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所有的爭吵都停止了。
陸錚看著皇帝那失魂落魄的樣子,看著滿朝文武驚惶的臉,心中沒有半分驗證猜測後的快意,隻有無邊的沉重和悲哀。
陸錚知道,最壞的預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變成現實。西北的崩壞,開始了。
而這一次,他還能來得及阻止嗎?周墨林在榆林,又能否在亂局中全身而退?
……
太原兵變的噩耗如同最後一記重錘,砸碎了崇禎皇帝最後一絲強撐的鎮定。
他癱在龍椅上,目光渙散,嘴唇無聲地翕動著,仿佛一瞬間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靜取代了爭吵,巨大的恐懼扼住了每一位大臣的喉嚨。
陸錚看著皇帝那近乎崩潰的模樣,心中沒有絲毫勝利的快意,隻有沉甸甸的、令人窒息的責任。他知道,此刻能做決斷的,隻剩自己了。
他不再等待皇帝的旨意,猛地轉身,麵向滿朝文武,擲地有聲道:“太原兵變,西北危殆,此非議而不決之時!陛下龍體欠安,本指揮使受陛下密旨,臨機專斷!”
陸錚目光掃過那些驚疑不定的麵孔,繼續道:“即刻起:一、著令大同總兵、山西剩餘未叛各部,全力鎮壓太原亂兵,安撫軍心,首要確保宣大防線不失,絕不可使蒙古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