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輔錢龍錫在一旁垂目不語,指尖卻無意識地在膝上輕叩,顯露出內心的不平靜。勳貴隊列中,幾位國公、侯爺麵色不豫,眼神交彙間儘是陰霾。
而江南出身的官員們,如都察院左都禦史等人,則是一副憂國憂民、欲言又止的模樣。
珠簾之後,周太後和年幼的鹹熙帝端坐著,空氣仿佛凝固。
議題很快便引到了忠武軍和陸錚身上。首先發難的是一位年輕的禦史,言辭激烈:“陛下,太後!陸錚總督京營戎政,本應以衛戍京師為重。
然其近日縱兵四出,名為剿匪,實則有擅啟邊釁、勞師糜餉之嫌!
更有甚者,軍中傳聞,其以繳獲之名,行劫掠之實,甚至擅自分割地方田土,此乃僭越職權,動搖國本!”
此言一出,仿佛打開了閘門。幾位勳貴立刻附和。
“不錯!剿匪本是地方衛所之責,陸錚此舉,置順天府、五軍都督府於何地?莫非天下兵權,都要歸他錦衣衛不成?”
“臣聽聞,忠武軍待遇優厚,遠超京營舊製,長此以往,恐引其他各軍不滿,釀成禍端啊!”
這些攻擊,有的扣帽子,有的挑撥離間,目標直指陸錚的兵權和行事風格。
李標不得不開口了,他聲音沉穩,帶著調和之意:“諸位稍安。忠武軍剿匪,平定京畿,於地方安寧有功,此乃事實。
至於軍中待遇、職權範圍,皆可細議。當下國事艱難,當以和為貴。”
他試圖穩住局麵,但明顯底氣不足。陸錚的崛起,打破了他作為首輔努力維持的朝堂平衡。
錢龍錫也緩緩開口,話裡有話:“陸總督勇於任事,其心可嘉。
然治大國如烹小鮮,兵馬錢糧,牽一發而動全身。尤其是糧餉一事,江南輸運艱難,國庫空虛,忠武軍規模日盛。
這後續糧餉如何維係,還需陸總督有個長遠章程才是。”他將難題巧妙地拋回給陸錚,點出了最關鍵也最脆弱的環節——錢糧。
這時,都察院左都禦史,一位清瘦的老者,代表江南勢力發聲了,語氣看似公允,卻綿裡藏針:“錢閣老所言極是。
朝廷艱難,江南士民亦感同身受,已是竭儘全力輸餉。
然近日市井流言紛紛,有雲朝廷將加征‘忠武餉’,有雲將清查江南曆年積欠……此等流言,雖係無稽,卻已擾動民心,影響商賈,於籌措糧餉大為不利。
老臣鬥膽,請陸總督出麵澄清,以安江南億兆生靈之心。”
這一招極為陰狠,看似請求澄清,實則是將江南可能出現的抗餉、斷餉行為,歸咎於陸錚的政策“引發流言”,倒打一耙。
端坐在武將班列中的陸錚,自始至終麵無表情地聽著。他知道,這是各方勢力借剿匪成功、軍隊擴張之機,聯合起來的一次政治圍攻。
勳貴忌憚他奪權,江南官僚不滿他爭利,就連李標、錢龍錫這些相對務實的閣老,也對他的行事方式和巨大權力感到不安。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