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師,盧督師又來谘文,催促糧餉,言說前線吃緊……”參軍捧著文書,語氣沉重。
陸錚沒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份來自四川布政使司的急報,上麵詳細陳述了在瀘州清丈田畝時,當地豪紳煽動佃戶圍攻官府差役,造成數人死傷。
“回複盧督師,川陝已在竭力籌措,然新政推行維艱,需時日見效。望其再堅持些時日。”他放下急報,目光冷峻地看向負責民政的幕僚。
“以總督府令,行文四川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瀘州之事,著即派兵彈壓,首惡及其核心黨羽,一律就地正法,懸首示眾!
其家產田畝,悉數抄沒充公!告訴四川上下,凡阻撓清丈、對抗新政者,無論背景,皆以此論處!”
他深知,孫應元帶走了五萬精銳,四川內部難免有宵小蠢蠢欲動,此刻必須以鐵腕震懾。“鹽政方麵,進度如何?”他轉向另一位負責財政的屬官。
“回督師,各大鹽場已初步接管,但舊有鹽商勢力盤根錯節,私下怨言頗多,新政鹽稅征收,仍多有阻滯。”
“阻滯?”陸錚冷哼一聲,“傳令下去,組建‘鹽務緝私營’,授予緝拿、審判之權。
凡發現未按新章納稅之私鹽,貨沒官,人正法!告訴那些鹽商,想繼續做這生意,就得按新規矩來!
非常之時,沒那麼多道理可講!”他知道這會掀起腥風血雨,但前線每日消耗的巨量錢糧,逼得他不得不行此霹靂手段。
與此同時,他給陝西的傅宗龍去了一封長信。
信中,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傅宗龍在恢複民生、穩固邊鎮上的功績,隨即筆鋒一轉:“……然北疆戰事持久,陝西乃天下脊梁,不可僅滿足於自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望傅公能於關中、陝北擇地試行清丈,厘清田畝,均平賦役。
此舉雖難,然乃固本培元、充盈府庫之不二法門。
所需官吏,可由四川抽調熟手協助……另,陝西兵備,僅守土尚嫌不足,當效‘忠武軍’之製,汰弱留強,勤加操練,尤其是火器運用。
漢中軍器監新造之一批火銃,可優先補充延綏、寧夏諸鎮……”
陸錚的策略很明確:利用相對穩定的窗口期,在川陝兩地強力推行以“清丈田畝、整頓鹽政、改革稅製”為核心的新政,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潛力,增加財政收入和糧食產出。
同時,以四川的經驗帶動陝西,逐步將陝西也納入他的“新政”體係,並進一步加強陝西的軍事實力。
在自身兵力建設上,陸錚也未曾鬆懈。
陸錚命令四川留守將領,在維持地方穩定的前提下,利用清丈後掌握的更多人口資源,以及新政帶來的新增財力。
以“忠武軍”為樣板,再新編練兩萬人的“川中續備軍”,側重於山地作戰和協防。
而在漢中,他直接督導的三萬核心忠武軍,訓練愈發嚴苛,並且開始小規模換裝更精良的火銃和鎧甲。
他甚至還從川陝各地的衛所殘兵和流民中,篩選青壯,組建了數支規模不大的工程營和輜重營,以增強大軍的持續作戰和保障能力。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