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島海底基地的沉浸式學習空間彌漫著一種特殊的寧靜。
近一周的“乾坤策源·第一期知識強化集訓”已接近尾聲。
天花板上的光線柔和地投射在那些半躺式學習艙上,每個艙內都有一名科學家。
戴著“望舒之冠”簡化版神經接口,臉上帶著專注而滿足的表情。
維斯教授緩緩摘下頭冠,他蒼老的麵容上寫滿震撼。
幾十餘年的學術生涯,他從未體驗過如此高效、直觀的學習過程。
那些曾經需要數月、數年才能理解的高維理論,如今仿佛就在他腦海中徐徐展開,清晰可見。
“這不可思議,”他低聲對身旁的索菲亞說道。
索菲亞點點頭,她那雙通常冰冷的眼睛此刻閃爍著罕見的熱情:
“我們正在見證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革命之一。”
學習艙區一側的觀察室內,何強與嫦娥站在一起,通過單向透視牆麵觀察著這場知識盛宴的收官。
“最終評估報告已經完成,爸爸。”
嫦娥遞給何強一枚晶體數據卡,她今天穿著一身簡潔的藏青實驗服,看起來專業而高效。
“總體而言,此次集訓的成效遠超預期。”
何強接過數據卡,信息流迅速在他眼前展開,形成立體的數據矩陣。
他快速瀏覽著其中的關鍵數據點。
“95.7的參與者完成了基礎知識體係對齊,30.3的人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和領悟能力。
其中12名甚至達到了當前理論極限的認知吸收率。”
何強的聲音中帶著滿意,“這些人將是乾坤之域未來各大核心項目的骨乾力量。”
“是的,他們的表現令人驚喜。”
嫦娥補充道,“特彆是那些理論物理學家和生物工程師,他們對新知識的整合能力尤為突出。”
何強開始在虛擬顯示屏上劃分人才分布圖:“是時候,根據每個人的專長、潛力以及在集訓中的表現,將他們安排到最適合的崗位。”
他手指在空中劃過,將一批名字拖入“太易計劃”的分組中:
“這些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交給維斯教授帶領,專注於宇宙基礎物理和高維理論研究。”
又有一批名字被分入“太初計劃”:“這些生物學家和基因工程師,由李穎教授負責,推進生命起源解析和基因優化工程。”
正當何強專注於人才分配時,嫦娥的表情突然微微變化。
她的眼睛短暫地失去焦點,似乎在接收某種內部數據。
“爸爸,剛剛收到來自火星的加密通訊。”嫦娥的聲音帶著一絲驚喜。
“常曦?”何強立即抬頭,眼中閃過期待。
嫦娥點頭:“是的,通過量子通訊鏈路傳來的消息。
火星起源二號基地的主體工程已經竣工。”
何強立即調出一個新的全息界麵,火星地表的高清圖像逐漸成形,隨後縮放至一處環形山內部。
那裡,一座規模宏大的基地複合體已經完全展現出來,
反射著火星微弱陽光的金屬結構和能源護罩在紅色塵土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
“報告艦長,”常曦的聲音通過量子鏈路傳來,“火星起源二號基地主體工程已於火星時昨日23點17分全麵竣工。
所有基礎生命維持係統、能源供給係統、科研實驗模塊和資源處理單元均已完成最終調試,達到預設的可使用狀態。”
何強的眼中閃過一絲滿足:“鳳凰二號核聚變反應堆的穩定性如何?”
“遠超預期,艦長。
反應堆溫度和壓力控製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輸出功率穩定在計劃值的103。
即使在火星極端溫差環境下,係統自動調節性能也表現優異。”
“開拓者機器人軍團的工作狀況?”
“已開始對基地周邊進行更詳細的地質勘探和資源點標記。
初步數據表明,該區域的稀土元素含量比預估高出17,這對於我們未來建立自持的太空工業生產線至關重要。”
何強深吸一口氣,看向窗外那些仍在學習的科學家們。
乾坤之域的觸角,真正伸向了赤烏恒星係深處。
“很好,常曦。繼續監督基地運作和資源開發,每12小時提交一次詳細報告。”
何強下達指令後,轉向嫦娥,“我需要對我們目前掌握的所有戰略級稀有資源進行一次全麵盤點。”
“具體需要關注哪些方麵,爸爸?”嫦娥已經開始調出相關數據庫。
“特彆是星塵合金、深海振鋼以及製造高級超導體和核燃料所需的關鍵元素。”
“我需要知道我們的究竟有多厚,能支撐多大規模的星艦計劃。”
嫦娥點頭,迅速融入天樞量子超算的計算流,開始對乾坤之域掌控的各類戰略資源進行精確盤點。
四小時後,主控室內,何強正審視著嫦娥提交的詳細盤點報告。
“總體情況如何?”何強問道,目光掃過那些複雜的數據圖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憂參半,爸爸。”
嫦娥指向其中一組數據,“好消息是,經過數月的努力,我們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星塵合金產能提升了近一倍,深海振鋼的提純工藝也取得了突破,產品純度從93.7提升到98.2。”
何強點頭,表情變得凝重:“不好的消息呢?”
“資源總量與我們的雄心相比,仍有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