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長安喋血,帝後同心_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8章 長安喋血,帝後同心(1 / 1)

長安城外的官道上,秋風卷著落葉,嗚咽著掠過排列整齊的靈柩。一百具玄甲軍士兵的遺體被裝在漆黑的棺木中,由馬車運載著,緩緩駛向城門。最前方的棺木上,插著一麵殘破的玄甲軍軍旗,旗麵上的猛虎圖案早已被鮮血染透,在風中無力地飄蕩,像是在訴說著那場慘烈的戰鬥。

城門口,早已擠滿了前來迎接的百姓與士兵家屬。秦家主母身著素服,跪在最前方,雙手撫著秦懷玉的棺木,哭得撕心裂肺。她的頭發一夜之間白了大半,臉上布滿了淚痕,聲音嘶啞得幾乎聽不清:“懷玉,我的兒啊!你怎麼就這麼走了?你讓為娘以後可怎麼活啊!”周圍的百姓與家屬也紛紛落淚,空氣中彌漫著悲傷與憤怒的氣息。

巳時三刻,遠處傳來一陣整齊的馬蹄聲。李治身著明黃色龍袍,腰係玉帶,在武媚娘與文武百官的陪同下,親自出城迎接烈士遺體。他麵色凝重,走到棺木前,對著一百具棺木深深鞠了三躬,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各位將士,你們為守護大唐、保護公主,壯烈犧牲,朕在此向你們致敬!你們的功績,將永載大唐史冊;你們的家人,朕會親自照料,絕不讓你們流血又流淚!”

說完,李治下令,將一百具遺體安葬在昭陵附近的烈士陵園,追封秦懷玉為左驍衛大將軍,其餘士兵均追贈相應官職,家屬終身享受朝廷俸祿。百姓與家屬們聞言,紛紛跪倒在地,高呼“陛下萬歲”,悲傷中多了一絲慰藉。

處理完烈士安葬事宜,李治便下令將太原王氏的四千餘族人押到城門外。這些族人中有白發蒼蒼的老者,有嗷嗷待哺的嬰兒,也有年輕貌美的女子,他們被鐵鏈捆著,臉上滿是恐懼與絕望。城牆上,張貼著太原王氏的罪狀,上麵詳細列舉了王氏勾結草原、訓練私兵、刺殺公主、侮辱皇室等罪行,引得圍觀百姓紛紛唾罵。

“陛下,太原王氏罪大惡極,理應誅滅九族!可這些族人中,有不少老弱婦孺,還請陛下開恩,饒他們一命!”一名世家出身的大臣跪倒在地,對著李治求情。其他世家大臣也紛紛附和,請求李治從輕發落。

李治冷笑一聲,目光銳利地掃過眾臣:“王氏作惡時,怎不見你們求情?他們勾結草原,妄圖顛覆大唐,侮辱皇室公主,殘害忠良將士,此等罪行,罄竹難書!朕若饒了他們,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將士?如何對得起天下百姓?如何對得起大唐的列祖列宗!”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愈發嚴厲:“再有敢為王氏求情者,以同黨論處,殺無赦!”話音剛落,一名仍在求情的大臣便被侍衛拖了下去,當場斬首。其他大臣見狀,嚇得再也不敢多言,紛紛低下頭,不敢與李治對視。

“傳朕旨意,太原王氏一族,四千餘口,全部斬首示眾!逃亡草原者,勒令草原各部緝拿,生擒王承宗者,封可汗,格殺王承宗者,封侯,賞萬金!”李治厲聲下令。

侍衛們立即行動,將王氏族人分批押到刑場。隨著一聲令下,刀光閃過,鮮血噴湧而出,人頭滾滾落地。城門外的地麵很快被鮮血染紅,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圍觀的百姓雖然害怕,卻無人敢離去,他們知道,這是李治在向世家宣告,皇室的權威不容挑釁。

誅殺王氏後,李治並未停下腳步。他深知,世家勢力盤根錯節,若不徹底削弱他們的力量,日後必成大患。數日後,李治下旨,正式開設科舉,並且規定,寒門子弟與平民子弟的錄用名額,與世家子弟的錄用名額比例為11,打破了世家對官場的壟斷。同時,他還開設武舉,無論出身高低,隻要武藝出眾,都可以參加,為大唐選拔優秀的軍事人才。

更令人震驚的是,李治還下令開設恩科,允許非大唐子民參加單獨開展的科舉與武舉,隻要他們願意為大唐效力,便可授予官職。這一政策頒布後,不僅大唐境內的寒門子弟歡呼雀躍,周邊國家的人才也紛紛前來長安,一時間,長安城內人才濟濟,李治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一係列政策的背後,離不開武媚娘的出謀劃策。她深知世家的弊端,也知道如何才能削弱世家勢力,鞏固李治的統治。在她的建議下,李治還發布了一項特殊的詔令:允許皇室以及忠於皇室的世家自由進行海外貿易,無需向官府申請,隻需按規定納稅即可;官府的水師艦隊可以為他們的商船護航,世家隻需繳納一定的護航費用。此外,若皇室成員、世家在海外占據島嶼或土地,隻要向大唐申報,便可將其作為世家的私產,土地產出與人口均歸世家所有,每年隻需向朝廷繳納一定的賦稅。

這項政策一經頒布,立即在忠於皇室的世家中引起轟動。他們深知海外貿易的利潤豐厚,也渴望擁有更多的土地與人口。一時間,各大世家紛紛組織船隊,前往海外開拓。大唐東南沿海的港口,每天都有數十艘商船出發,駛向未知的海洋。這些船隊抵達海外島嶼後,對當地的土著展開了殘酷的掠奪與屠殺,無數土著死於非命,島嶼上的資源被洗劫一空,大唐東南海外,很快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那些一直與皇室作對的世家,由於失去了官場的壟斷地位,又被禁止參與海外貿易,勢力漸漸衰敗。他們看著其他世家通過海外貿易積累財富,擴大勢力,心中既羨慕又嫉妒,不得不放下身段,向李治妥協,表示願意效忠皇室。

經過這一係列的改革與整治,大唐的朝局終於穩定下來,李治的皇權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這日深夜,李治處理完政務,回到後宮。武媚娘剛沐浴完畢,正坐在梳妝台前,由侍女為她梳理長發。

她身著一襲紅色的薄紗睡衣,衣料輕薄如蟬翼,緊緊貼在身上,將她玲瓏有致的身段勾勒得淋漓儘致。烏黑的長發濕漉漉地披在肩頭,水珠順著發絲滴落在睡衣上,將睡衣浸濕,隱約露出雪白的肌膚。她的肌膚在燭光的映照下,泛著淡淡的紅暈,宛如上好的羊脂玉。眉如遠山含黛,眼似秋水橫波,一雙杏眼顧盼生輝,帶著一絲剛沐浴後的慵懶與嫵媚。

李治看到這一幕,心中的興奮與滿足感瞬間湧上心頭。他揮手示意侍女退下,走到武媚娘身後,從身後輕輕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頭,呼吸著她身上淡淡的香氣,聲音沙啞:“媚娘,今日處理完政務,朕心中暢快不已。多虧有你在朕身邊,為朕出謀劃策,朕才能有今日的成就。”

武媚娘轉過身,依偎在李治的懷裡,雙手勾住他的脖子,吐氣如蘭:“陛下是天生的帝王,臣妾隻是在一旁略儘綿薄之力罷了。陛下能有今日的成就,全憑陛下的英明神武。”她的聲音溫柔得能滴出水來,眼神中滿是愛意與崇拜。

李治被武媚娘的柔情與崇拜所打動,心中的火焰瞬間被點燃。他攔腰抱起武媚娘,大步走向內室的床榻。武媚娘順從地靠在他的懷裡,雙手緊緊抱住他的脖子,臉上滿是嬌羞與期待。

床榻上,紅燭搖曳,帳幔輕垂。李治褪去武媚娘的睡衣,看著她絕美的身軀,眼中滿是熾熱的欲望。以往的他,在床笫之事上總是有些力不從心,可今日,在權力的巔峰與勝利的喜悅加持下,他卻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霸道與力量。武媚娘也極儘迎合,她的指尖劃過李治的肌膚,留下一道道灼熱的痕跡;她的吻落在李治的唇上、頸間,帶著無儘的溫柔與渴望。

這一夜,李治徹底釋放了自己,他不再是那個軟弱的太子,而是掌控大唐命運的帝王。他的動作有力而堅定,每一次觸碰都讓武媚娘渾身顫抖,發出愉悅的呻吟。武媚娘也感受到了李治的變化,她緊緊抱住李治,感受著他的力量與溫度,心中滿是滿足——這是她從未有過的滿足,仿佛找到了真正的歸宿。

不知過了多久,兩人終於平靜下來,相擁著躺在床上。李治撫摸著武媚娘光滑的肌膚,心中滿是感慨:“媚娘,你真是朕的賢內助。朕很好奇,你怎麼能想出這麼多好政策?尤其是海外貿易與科舉改革,簡直是神來之筆。”

武媚娘聞言,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陛下,臣妾這些想法,其實是從與裴安的交談中得到的啟發。當年裴安在倭國時,就曾提出過開拓海外、選拔寒門人才的想法,臣妾隻是將他的想法加以完善,獻給陛下罷了。”

李治聽到“裴安”這個名字,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陷入了沉默。他知道裴安的才能,也知道武媚娘與裴安之間曾有過交集。

武媚娘察覺到李治的情緒變化,知道他是因為裴安而心中不安。她輕輕咬了咬李治的耳垂,手指在他的胸膛上輕輕畫著圈,然後翻身趴在李治身上,眼神嫵媚地看著他:“陛下,您是天子,不可因一人在久久陷在困擾之中,將來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彙聚到陛下麾下,您說是不是?”她說著,低下頭,吻上李治的唇,動作溫柔而纏綿。

李治被武媚娘的挑逗所吸引,心中的不安漸漸消散。他感受到武媚娘柔軟的身軀,感受到她的熱情與渴望,體內的欲望再次被點燃。這一次,他更加投入,兩人在床榻上再次纏綿,直到天快亮時,才疲憊地睡去。

窗外,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床榻上,映得兩人相擁的身影格外溫馨。李治睡得很沉,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他不僅掌控了大唐的命運,也找到了做男人的驕傲。而武媚娘躺在李治的懷裡,眼中卻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她知道,這隻是她邁向權力巔峰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

這一年的秋天,注定是大唐曆史上不平凡的一個秋天。李治用鐵血手段平定了世家叛亂,用改革政策鞏固了皇權,開啟了大唐新的篇章。而裴安這個名字,雖然暫時被淹沒在曆史的洪流中,卻仍在某些人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一場新的風暴,或許正在悄然醞釀,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再次席卷大唐。

喜歡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請大家收藏:()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埃爾斯世界,裂隙之影 無儘大陸,召喚美女兵種補魔成神 抗戰:老李,炮兵師要不要? 花間詔 異界西行紀:我的經書不對勁 舔狗係統:修仙界求我彆舔了! 合約到期,金絲雀踹了金主跑路了 網管詩琪被富豪盯上了 重生1978:軍婚撩人,糙漢寵 玄鐵秘影:龍脈謎引江湖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