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經世事的卞夫人立即會意。能讓荀采如此謹慎的,除了她那兩個兒子,還能有誰?
曹丕與曹彰絕不會傷害卞夫人,畢竟她是他們的生母。然而丞相府中的其他人,卻未必如此可靠。
荀采並非要挾持卞夫人,而是打算將她與甄宓轉移到安全之處。這樣方能確保丞相府的家眷不受紛爭牽連。
甄宓剛要開口,卞夫人便出言打斷:采兒,你是舒兒的妻子,老身信得過你。此番府中家眷的安危,就托付給你了。
荀采鄭重頷首。卞夫人與甄宓是曹舒最重要的親人,而曹舒的至親自然也是她荀采的至親。保護她們免受波及,是她作為曹舒夫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過荀采才智過人,她向二人獻計:祖母、母親,你們離開丞相府之事絕不可走漏風聲。不如......如此這般,方能掩人耳目!
聽完計策,卞夫人與甄宓相視而笑,眼中儘是讚許。能有這般聰慧的孫媳,實乃曹家之福!
荀采挖掘的地道不僅連通尚書府,還通往城外一處隱秘莊園。經過整夜奔波,她成功將卞夫人、甄宓及丞相府其他家眷儘數轉移至該處。
......
一日後
細雨霏霏
尚書令府中,唯有荀彧獨自留守,其餘荀氏族人均已隨荀采轉移。那條完成使命的地道,也已被徹底封閉。
書房內
荀彧案前,手中毛筆沙沙作響,仿佛外界紛擾皆不能擾亂其心緒。
管家悄然而入,低聲稟報:老爺,軍營生變!許多士卒不滿原有軍餉,要求增加餉銀。
筆鋒驟停。
荀彧轉頭笑問:福伯,你在荀家侍奉近三十載。以你之見,此次軍營嘩變為何?
河北世家的陰謀被荀彧一眼看穿。
軍營外,士兵們在有心人的下開始抱怨軍餉不足。這些者都來自河北世家。兩位城門校尉聞訊趕來維持秩序,卻正中河北世家下懷——他們趁機挑撥雙方關係,眼看衝突就要爆發。
千鈞一發之際,荀彧的管家福伯帶著手令趕到:諸位將士,從下月起軍餉翻倍!
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都愣住了。河北世家選擇軍營起事,就是看準了留守士兵難以立功、軍餉微薄的弱點。荀彧這招釜底抽薪,直接粉碎了他們的計劃。
眼見計謀落空,河北世家的人急忙:這是緩兵之計!他們想秋後算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福伯早有準備,一揮手,親兵們抬出裝滿銅錢的箱子:軍餉在此,見者有份!
“發軍餉前,荀令君另有要事托付諸位!”
士兵們盯著裝滿銅錢的箱子,目光灼熱。
荀彧並非空口許諾,真金白銀就擺在眼前。
麵對錢財,這些士兵頓時變得溫順如貓。
有人壯著膽子詢問福伯:
“不知令君有何差遣?”
“我等粗人隻會使蠻力,動腦筋的活兒可乾不來。”
福伯站在錢箱旁笑道:
“要的就是諸位這身力氣!”
“令君與諸位有些誤會。”
“但令君待諸位向來公平。”
“諸位為丞相流的血,令君從未忘記。”
“如今有人想離間你們與令君、丞相!”
“你們說該怎麼辦?”
見到錢財前,士兵們對荀彧尚有疑慮。
可誰能抵擋金錢的力量?
當兵賣命,本就是為了口飯吃。
雙倍軍餉的承諾,讓眾人心跳加速。
刹那間。
軍營爆發出震天呐喊。
近乎所有士兵都在高呼荀彧與曹操之名,誓要揪出挑撥者!
混在軍中的河北世家細作,頓時汗如雨下。
這分明就是在說他們!
見勢不妙,這些人企圖逃跑。
但校事府的密探早已盯上他們。
在密探指引下,這些老鼠被迅速拿下。
危機就此消弭。
兩萬許昌守軍,因荀彧的金錢攻勢,空前團結。
……
許昌城外
得知離間計失敗。
盧紓、崔林等人立即啟動備用方案。
河北世家多年蓄養的私兵,
加上從河北調來的援軍,
約三萬人馬在城外集結!
此外,
曹彰麾下尚有萬餘兵力。
四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向許昌城。
許昌身為大漢都城。
僅靠四萬兵馬就想攻破,簡直是異想天開。
然而河北世家在城內早有布局。
許多朝臣暗中倒戈,成為河北世家的內應。
整座許昌城,已然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尚書令府中,荀彧依舊從容端坐。
縱使天塌地陷,也難改其鎮定神色。
在他對麵。
一位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年正含笑為他斟茶。
大舅哥,你真就半點不著急?
能這般稱呼荀彧的,唯有曹舒。
雖說往都尊稱荀彧為文若先生。
但如今荀采與曹舒的關係世人皆知。
這聲大舅哥倒也合情合理。
荀彧麵不改色,心底卻暗罵不已。
他半個時辰前才知曹舒數日前已至許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恨不得當場給這小子一耳光!
若早知曹舒在此,他荀文若何須如此勞心費力?
更可氣的是荀采,竟幫著外人瞞他這親兄長!
迎著荀彧幽怨的目光,曹舒溫聲解釋:
大舅哥莫惱。
引蛇出洞,總要舍得香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