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政府工作的複雜性很快顯現出來。每一個小小的改動都需要經過層層審批,與各個科室協調溝通更是耗費大量精力。有同事私下勸他:“彆太認真,這種項目應付一下就行了,做得再好也不會多給你發錢。”
但李明沒有放棄。他利用周末時間調研用戶需求實際上是需要辦事的群眾),甚至自費買了ux設計的課程學習。慢慢地,他摸索出了一套在體製內推動創新的方法。
項目中期,李明遇到了經費問題。原本申請的預算被削減,無法聘請外部技術支持。
“要不就算了?”林靜擔心他太辛苦,“反正以前的係統也能用。”
李明卻搖搖頭:“互聯網人有句老話——‘資源有限,創意無限’。”他決定利用開源技術和內部資源,以最低成本完成項目。
那段時間,他常常加班到深夜。但與大廠加班不同,現在他是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工作,而不是為了老板的業績或股東的利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一月,新版“水利政務服務網”上線試運行。簡潔的界麵、流暢的流程、貼心的提示,獲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最讓李明自豪的是,一位老農專門打電話到局裡,說這次他不用兒子幫忙,自己就在網上申請到了取水許可。
項目成功的消息甚至傳到了市裡,李明被邀請在全市電子政務會議上分享經驗。
站在講台上,他看著台下各部門的領導,平靜地說:“很多人認為互聯網人來政府工作是‘降維打擊’,其實不然。我在這裡學到的最寶貴一課是——技術不是目的,服務人才是。在企業,技術追求利潤;在政府,技術追求公益。”
掌聲中,他看到副局長微微點頭,林靜在台下豎起大拇指。
會後,局長告訴他一個好消息:市裡決定將他的項目作為典型推廣,並且特批了一筆經費支持二期開發。更重要的是,局裡正在爭取將他轉為事業編製。
“編製?”李明有些驚訝,“我以為現在都在改革,縮減編製呢。”
局長笑了:“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嘛。說實話,比你工資高的地方多了去了,但我們能給你的是另一種‘價值’。”
年底將至,水利局洋溢著節日氣氛。工會發放了過年物資:一桶油、一袋米、一箱水果,價值不過三百元,卻讓李明感到格外溫暖。
更讓他意外的是年終獎。雖然隻有區區八千元不及他從前一個月工資),但卻是根據全年表現綜合評定的,每個人都有細微差彆,體現了一種“被看見”的尊重。
除夕那天,全家團聚。這次,沒人再拿李明和林靜比較,反而誇讚李明“有出息了”、“工作穩定又有意義”。
飯後,李明和林靜在陽台看煙花。
“說實話,你想轉編製嗎?”林靜問,“轉了編製就真的‘穩定’了,但也會有很多限製。”
李明望著夜空中綻放的煙花,沉思良久:“我不知道。但我確定的是,我已經找到了比高薪更重要的東西。”
“是什麼?”
“價值感——知道自己為什麼工作,為誰工作。”李明轉頭看向林靜,“還有,和你一起看煙花的機會。”
林靜愣了一下,隨即笑了:“你這算是...”
“沒錯,”李明也笑了,“我發現最好的‘隱形福利’,其實就在身邊。”
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照亮了兩個並肩而立的身影。從互聯網到水利局,從追求價格到發現價值,李明的旅程才剛剛開始。而他不知道的是,新的一年,更大的挑戰和機遇正在等待著他。
在看不見的補貼背後,是看得見的成長與選擇。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平衡點,介於價格與價值之間,介於夢想與現實之間。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