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辭一)
機場的玻璃幕牆外,波音787正在緩緩靠橋。林秋燕低頭查看手機,班級群裡正熱烈討論著“王亞楠被帝國理工學院錄取”的消息。她熄了屏幕,抬頭望著身旁推著兩個超大行李箱的兒子。
“媽,到了倫敦我就視頻。”陳晨的劉海染成了時興的灰金色,這是他在“環球精英留學機構”包裝下獲得的“國際化形象”之一。
廣播響起登機提示時,林秋燕突然抓住兒子的手腕。這個動作讓兩人都愣住了——上一次這樣用力抓他,還是在四年前,把他從網吧拽出來的那個雨夜。
一
2018年的秋天帶著燒焦的塑料味。林秋燕騎著電動車穿梭在縣城每個網吧門口,車籃裡裝著從學校食堂順來的饅頭——那是給兒子準備的晚飯。陳晨的初三摸底考試總分287,年級倒數第七。
“不就是考大學嗎?”少年甩開母親遞來的饅頭,鍵盤旁煙灰簌簌落下,“王亞楠他爸初中畢業,現在不照樣開奔馳?”
林秋燕的巴掌落在兒子臉上時,自己先哭了。她想起半個月前家長會,班主任把陳晨的試卷拍在講台上:“這種學生建議儘早分流,彆影響升學率。”
分流的代價是十八萬。當“環球精英”的顧問展示往屆學員的offer時,林秋燕正在計算器上反複敲打:這是她會計工作的六年工資,是丈夫吊車操作員高空作業四千天的危險津貼。
“媽,我會考上qs前100。”陳晨在培訓機構的玻璃幕牆前宣誓,身後掛著帝國理工的旗幟。那一刻林秋燕覺得值——至少這裡沒有人說“一看就是那種孩子”。
二
雅思培訓班的冷氣很足。陳晨在真題集扉頁寫下“涅盤重生”,鄰座王亞楠的鉛筆袋上彆著校徽——縣一中火箭班。
“這道閱讀題選f。”課間休息時,王亞楠指著陳晨被紅筆填滿的答題卡,“你過度推斷了。”
陳晨盯著對方洗得發白的校服褲。他們曾住在同一個家屬院,直到王亞楠父親下崗前,兩個孩子還經常一起在鍋爐房旁寫作業。現在,王亞楠拿著全獎來蹭雅思課,而他的學費是父母取出全部公積金湊的。
第一次雅思成績出來那天,林秋燕在機構前台哭求:“再給我們一次機會。”顧問拿出合同附件:“三次不過要加收vip服務費。”
第二次考試前,陳晨在考點門口遇見王亞楠。“我去清華交換,”對方遞過一瓶功能飲料,“你要不要帶點英國明信片?”
三
倫敦的雨和中介宣傳片裡不一樣。陳晨住在北四區的地下室,窗外是永遠晾不乾的衛衣。他主修的國際商務管理班上,23個學生來自中國各省,戴著同款降噪耳機翻譯課件。
“小組作業要找本地人組隊。”他在視頻裡對母親說。鏡頭掃過廚房共享的微波爐,林秋燕注意到兒子在熱速凍披薩——他從前連麵條都不會煮。
第一個寒假,同學們都在曬歐洲旅行照片。陳晨在唐人街外賣店打工,時薪6英鎊,摔碎盤子要扣錢。某個雪夜送餐時,他看見王亞楠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窗邊——清華的交換生項目提供全額補助。
“我參加了模聯。”王亞楠在朋友圈發著西裝革履的照片,定位是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陳晨把手機塞回兜裡,繼續蹬著送餐自行車駛過結冰的街道。
四
畢業季的秋風再次吹過希思羅機場。林秋燕咬牙買了赴英機票,她要親眼見證兒子的高光時刻。
展銷會般的招聘現場,她看著兒子在彙豐銀行攤位前遞出簡曆。“陳晨?”麵試官翻著成績單,“我們更傾向se或者華威的畢業生。”
回程航班上,林秋燕打開手機相冊——王亞楠母親剛發了兒子在華為總部入職的合影。照片背景裡,“天才少年計劃”簽約儀式的橫幅格外刺眼。
“媽,我能找到工作。”陳晨在轉機時安慰她。他沒說的是,手上那個倫敦本地公司的offer,實習期工資剛夠支付地下室租金。
五
縣城的燒烤攤飄著孜然香。林秋燕偶遇王亞楠母親,對方正打包兒子最愛吃的烤茄子。
“你家陳晨什麼時候回國發展?”
林秋燕盯著烤架上的青煙。她想起四年前那個同樣煙霧繚繞的網吧,想起兒子染回黑發的額頭抵在飛機舷窗上,想起那筆相當於縣城半套房子的留學開支。
手機震動,陳晨發來在特拉法加廣場的照片。鴿子群起飛的瞬間,他笑得像真正征服了這座城市。
但隻有母親讀得懂他眼角的疲憊——那是用一百八十萬人民幣和四年時光,換來的、與真實能力錯位的浮標。秋風卷著落葉打在臉上,她終於明白:有些翅膀鍍了金,卻依然飛不過現實的圍牆。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