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滿清士兵幾個月之前的時候,氣勢洶洶地占領了河南大部分地區後來因兵力收縮的原因,又讓李自成占領了一些府縣,最後英親王又把丟掉的地盤給奪回來,殺傷了不少的農民軍。
當時就是在洛陽指揮的進攻,想想那個時候自己多麼的意氣風發,英親王此刻再次回頭看了看洛陽的城牆,可惜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那個時候滿清軍隊帶著席卷天下之勢,不管是南明朝廷還是李自成的農民軍,好像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隨時都有可能會土崩瓦解。
可現如今這個情況就不一樣了,朝廷的聖旨已經來了四封了,三天之內來了四封聖旨,命令隻有一個,那就是讓英親王把能帶走的全部都帶走,至於打下來的這些地盤,隻能是全部放棄了。
雖然英親王阿濟格的心裡不舒服,這畢竟代表著自己的戰功,這也是為整個滿清開疆辟土。
可是東線的戰備讓阿濟格也明白,如果要是不回師拯救京城的話,就算自己在這裡取得再大的成就,到最後也是無根之水。
“王爺,該走了。”
最後一批從城內撤出的人也已經上路了,站在英親王阿濟格身邊的是他手下的猛將,班吉爾泰。
“真不知道那些人到底是如何打仗的,本王的那個弟弟就不說了,實在是被父汗給捧起來的,當真是沒有幾分本領,這鄭親王濟爾哈朗可是老謀深算,還有吳三桂尚可喜之流在遼東都可與我們過幾招的,為何這麼快就都戰敗了呢?”
英親王正在想著朝廷的一些戰略被手下的人給拉回現實了,他所說的這些事情已經是想了好幾天了,根本就想不通。
其實不僅僅他想不通,包括他手下的這些將軍們來說,我們所遇到的漢人根本就沒有多少戰鬥力,隻要我們奮勇衝鋒,他們立刻就沒有所謂的戰線了,可你們是怎麼打的仗呢?
“王爺切莫擔心,咱們此次回到京城之後,乃是各路大軍當中唯一獲勝的,帶出來的軍隊一個沒少,而且還在河南征召了八萬步軍,將來京城當中的話語權……”
在英親王的身後還有一個漢人裝扮的家夥,此人是原來河南的一個知府李泰。
後來因某些事情被大明朝廷罷官,最終逃往了遼東,被英親王收留,這些年也算是英親王身邊的軍師,給他出了不少的點子,此次英親王攻打河南這家夥寫信勸說以前的舊部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王爺這家夥說的可沒錯,鄭親王的軍隊全軍覆滅,兩黃旗損失慘重,就算是兩白旗也不怎麼樣,眼下各路大軍當中,可是以我們最為厲害了。”
班吉爾泰對於這些漢人從來都沒有過尊重,所以說話的時候連名字都不提,剛開始的時候,這李泰還計較三分,但是時間長了也就這樣了,反正不管你們搶到什麼東西都會分點給我,當叛徒的,有了這個其他的也就不提了。
聽到手下一文一武兩員大將都在說這個事兒,英親王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在他們兄弟三個當中,努爾哈赤都沒有正眼看過他一直以來不是多爾袞就是多鐸好。
之所以能夠當上這個親王,按照滿清內部有些人的說法,那也是多爾袞照顧他的,如果你不是多爾袞的親兄弟,恐怕現在也就是個大背了而已,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窩著呢。
一直以來他最討厭聽到的就是這些話,所以有機會上戰場之後一直都帶著自己手下的兄弟各處拚命,就是為了讓那些看輕他的人,瞧瞧戰場上誰才是最為勇猛的。
就算這個時期滿清猛將如雲,但是英親王阿濟格依然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可是人一旦有了固定思維,想改過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英親王占領整個河南的時候,京城也傳出了一些不好的傳聞。
還是說多爾袞給英親王配備的軍隊都是最好的,各種補給品也是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英親王取得的這些勝利,彆說是他了,就算是放條狗在那個位置上,現在也一樣拿下河南了。
當時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氣的英親王差點扔下眼前的戰局,想帶兵回京城把傳出謠言的人都給砍了。
現如今想到這裡他倒是樂了,彆的軍隊都損失慘重,等老子回到京城的時候,另一個攝政王不是出圈了嗎?鄭親王的兒子和侄子也沒有個成器的,肯定不可能給他們那一脈了。
自己隻要是表現強硬的話,就憑手下這些軍隊和糧草,咱也弄一個攝政王當當,彆什麼事兒都聽多爾袞的,哪有當哥哥的一直聽弟弟的呢。
而且在英親王看來,多爾袞當攝政王也不怎麼樣,原本一副大好開局,在多爾袞的指揮之下,現在滿清朝廷卻是處處危機。
甚至都有要退回遼東的危險,這就是你當的攝政王?
“稟報王爺,南明朝廷黃得功一部大約一萬五千餘人,目前已至周口一帶,根據我方人員的調查,他們的目標就是阻攔我們回京。”
英親王正準備發表自己言論的時候,手下的騎兵也騎著快馬過來了,給他彙報黃得功那些人的動向。
之前黃得功率兵進入河南的時候,英親王倒是不傻,讓手下的人時刻注意這些人。
已至周口?
聽到這個地名的時候,在場的三個人都微微皺起了自己的眉頭,這些人行進速度夠快的,原本還在皖北,現在已經是到了周口,這才幾天的功夫?
英親王的心裡也在盤算著到底是加緊撤退,還是會會這些南明朝廷的軍隊?在整個滿清朝廷一片戰敗的情況下,如果要是自己能夠把黃得功的軍隊給打敗了,並且穩住河南,那也等於解了京城的困局。
不過多爾袞的信上寫的那幾句話英親王倒是記在心裡了,不讓他和南明朝廷的軍隊有過多的接觸,要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京城,這才能定鼎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