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猛地抬頭:“哪個張力?”
“就是我們已經逮捕的那位張副局長。”徐達遠將檔案推過來,“看來他的惡行比我們知道的還要早。”
檔案記錄很簡略,隻說陳秀娟指控張力騷擾,但因“證據不足”未立案。當時負責這個案子的,正是王誌強。
“又一個被掩埋的真相。”林宇輕聲道。
他們立即提審了張力。麵對新的證據,張力起初矢口否認,但當林宇出示陳秀娟的骸骨照片時,他的表情出現了細微的動搖。
“我承認認識她,”張力最終說,“但她的死與我無關。2005年我已經調任市局,很少回啟東縣。”
調查一時陷入僵局。但林宇沒有放棄,他重新檢查了陳秀娟的骸骨,在指骨縫隙中發現了一絲極細微的纖維——不是來自工作服,而是一種高級西服麵料。
“這種麵料在十五年前相當昂貴,普通工人根本買不起。”技術隊的小張報告說。
與此同時,徐達遠找到了陳秀娟當年的工友。一位已經退休的女工回憶道:“秀娟那時候確實認識個大人物,經常晚上偷偷出去見他。後來有一天,她說要去找他‘做個了斷’,然後就再也沒回來。”
所有線索都指向張力,但就是缺少直接證據。
深夜,林宇獨自在實驗室對著骸骨發呆。係統界麵閃爍著:
【建議對顱骨損傷進行三維重建】【比對可疑致傷工具】
他忽然想起什麼,從證物櫃裡取出一把舊錘子——這是從張力郊區彆墅搜查到的舊工具,當時因為與其他贓物放在一起而被扣押。
技術隊對錘頭進行了精細掃描,與顱骨損傷進行比對。結果顯示,錘頭的形狀與顱骨骨折形態高度吻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這不能作為直接證據,”徐達遠說,“太多人可能有同樣的錘子了。”
就在他們一籌莫展時,陳秀娟的女兒帶來了一本母親的舊日記本。在最後幾頁,有這樣一段記錄:
“他又來了,說隻要我閉嘴就能過上好日子。我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明天就去見他說清楚。如果我有不測,記住:他左手腕上有個月牙形的疤...”
林宇和徐達遠對視一眼。在之前的審訊中,他們確實注意到張力左手腕有一道月牙形的舊疤痕。
麵對這個證據,張力終於崩潰了。他承認與陳秀娟有過關係,後來因為她威脅要揭發他的某些違法行為,一時衝動下了殺手。
“我隻是想讓她閉嘴...”張力喃喃道,“沒想到她那麼固執...”
案件告破,但林宇心中沒有太多喜悅。他站在法醫辦公室窗前,看著窗外又開始飄落的雨絲。
兩個相隔十年的案件,同樣的作案手法,同樣的掩蓋方式。還有多少這樣的真相被埋在泥土之下?
手機震動,是係統發來的新案件通知:城西水庫發現沉車,需要法醫現場支援。
林宇深吸一口氣,拿起勘查箱。雨還在下,真相之路依然漫長。但這一次,他知道自己不再孤單。
窗外,雨中的城市朦朧而靜謐,仿佛無數故事在無聲流淌。而他能做的,就是為那些沉默的聲音找到回家的路。
喜歡新手法醫的破案之旅請大家收藏:()新手法醫的破案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