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簷的單調聲響,以及林宇自己粗重的呼吸。他僵立在昏黃的光線下,手指緊緊攥著那本深藍色的筆記本,封皮冰涼的觸感透過皮膚直抵心臟。
父親的筆記本。
怎麼會……在這裡?
那個雨夜中沉默的叩門人,那個如同鬼魅般出現又消失的黑衣身影,送來這份跨越了生與死、時光與陰謀的“禮物”,究竟意欲何為?
警告?提示?還是某種更難以揣測的布局?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顫抖的手指緩緩撫過封麵上那熟悉又遙遠的字跡。墨水已經有些褪色,但筆鋒間的力度依舊清晰可辨,仿佛能看見父親伏案書寫時微蹙的眉頭。
他走到桌邊,將油燈重新點燃,豆大的火苗跳躍著,將他的影子投在斑駁的牆壁上,晃動如同鬼影。他坐下,像是舉行某種莊嚴而沉重的儀式般,翻開了第一頁。
紙張已經泛黃發脆,散發著時光和舊墨水混合的氣味。裡麵的字跡不如扉頁簽名那般工整,更多的是匆忙的記錄、潦草的草圖、還有各種縮寫和符號,是父親工作時最真實的狀態。
開始的幾十頁,記錄的都是些尋常案件——交通事故勘驗、傷害鑒定、意外墜亡……瑣碎而具體,是一個法醫日常的點點滴滴。林宇一行行看下去,仿佛透過文字,看到了年輕時父親忙碌而專注的身影。
但他的心始終懸著,他知道,關鍵一定藏在後麵。
他加快了翻閱的速度。紙頁沙沙作響,像是時光在耳邊低語。
終於,在筆記本過半的位置,記錄的內容開始發生了變化。
【十月十七日,晴。城南化工廠爆燃案現場二次複勘。疑點甚多。】
林宇的心猛地一跳,手指停在了這一行字上。
化工廠爆燃案!
他屏住呼吸,逐字逐句地看下去。
【……爆心點判斷存疑。根據燃燒殘留物擴散形態及牆體煙熏高度,初步判斷至少有兩個起爆點,且非同時引發……這與‘意外事故’結論嚴重不符。】
【……再次提取東側反應罐基座下方殘留粉塵,與前日取樣位置略有不同。希望有所發現。】
後麵附了幾張潦草的現場方位草圖,標注著幾個箭頭和問號。
接下來的幾頁,記錄變得更為急促和簡略,透著一股壓抑的緊張感。
【十月二十日。熒光樣本分析結果異常。成分複雜,非廠區常規物料。已送交老周嘗試比對,但數據庫內無匹配記錄。此物從何而來?】
【十月二十二日。科長今日找我談話,詢問化驗進度,語氣異常。提醒我案件已定性,無需在細枝末節上過度耗費精力。】
【十月二十五日。壓力驟增。有人暗示我適可而止。實驗室設備‘意外’故障,部分原始數據丟失。是巧合?】
【十月二十八日。夜歸感覺有人尾隨。或許是錯覺。但熒光之事,絕不能就此作罷。此物是關鍵!必須弄清來源!】
字裡行間,透出十年前的父親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和深深的困惑。他像是一頭嗅到異常氣息的獵犬,卻被無形的繩索死死勒住,寸步難行。
林宇仿佛能看到父親在燈下緊鎖的眉頭,感受到他那份不甘與執著。他的手心沁出了冷汗。
再往後翻,記錄變得斷斷續續,有時隔好多天才有零星幾句,語氣也越發沉重。
【十一月五日。他們不想讓我查下去。為什麼?】
【十一月十日。私下聯係了省廳的老同學,托他幫忙分析熒光樣本成分,但路途遙遠,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