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七年,北燕王都的最後一道城門被轟開,標誌著這片遼闊的土地,被林楠親手劃入了帝國的版圖。
自此,帝國的發展像是被按下了快進鍵。
新式農具由朝廷督造,分發各州府,糧食畝產竟奇跡般翻倍。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充盈的糧食不僅穩定了民心,更將大量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推動了手工業的爆發式增長。
昔日分散的私人小作坊,迅速兼並整合,變成了機杼聲晝夜不息的巨大廠房。
生產效率倍增的農業與手工業,創造了海量的剩餘產品,商業隨之空前繁榮。
越來越多的百姓發現,除了耕種土地,從事手工業、經營商業,同樣能獲得富足的生活。
當國內市場逐漸飽和,那些嗅覺敏銳的帝國商人們,自然而然地,將目光投向了市場廣闊的海外。
龍椅之上,已顯威儀的林楠看著輿圖上新繪製的航線,對臣子們感歎:“海外蠻荒,瘴癘橫行,朕實不忍心見我子民為謀生計而涉險。”
於是,一支支懸掛著帝國龍旗的遠洋商隊,身後跟隨著裝備了最新式火炮的戰艦,浩浩蕩蕩地駛向未知的遠方。
事實證明,陛下的遠見卓識總是對的。
那些海外蠻夷,果然是不尊聖教、不通禮儀的野人!
他們竟敢覬覦帝國的珍寶,襲擊受龍旗庇護的商隊!
雖然憑借精銳護衛,商隊並無傷亡,但消息傳回國內,舉國嘩然!
這是對帝國威嚴的挑釁!是必須用鮮血洗刷的恥辱!
一時間,武將們群情激憤,紛紛跪請出征,要用炮火讓蠻夷明白何為天威。
文臣們則連夜翻閱典籍,著手規劃戰後對那些化外之地的“教化”事宜——畢竟,不教而誅謂之虐,天朝上國,自有氣度,教訓一頓讓他們懂得規矩便是,該教的聖賢道理,還是要好好教導的。
帝國的戰爭機器再次高效運轉起來。
隨後,一份份請願書被送至林楠的案頭。
出乎意料的是,請求前往新征服之地駐守、替皇帝分憂的,並非皇子,而是……諸位皇孫。
為何沒有皇子?
龍椅上的林楠輕咳一聲,瞥了眼一旁記錄起居注的史官,神色有些微妙。
無他,隻因彈指一揮間,如今已是景和五十七年了。
現在,是孫輩們登上曆史舞台的時候了。
隻是看著龍椅上那位精神矍鑠、目光銳利如昔,仿佛還能再統領帝國五十年的祖父,這些也不太年輕的皇孫們心裡,那是半點不該有的念頭都不敢有。
爭位?奪嫡?背後使絆子?
天爺啊!這話可是能亂說的?!
我們天家自來最重孝悌,兄弟姐妹和睦,團結一心,共同為皇祖父分憂,為帝國效力,怎會有那般大逆不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