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上,海風獵獵,吹得皇室子弟的錦袍衣袂翻飛。
年僅十六的皇孫二十八郎,正鄭重其事地向他的姐姐——十七皇孫道彆。他臉上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混合著向往與一絲忐忑的赤誠:
“十七姐,扶桑路遠,海上風波難測,望你一切珍重,弟弟在此祝你一路順風,早日為皇祖父經營好那片新土!”
十七皇孫一身利落的騎射裝束,英氣勃發。她看著這個年紀最小的弟弟,爽朗一笑,伸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讓二十八郎微微趔趄了一下。
“二十八郎,有心了!”她目光灼灼,望向遠方海天相接之處,意氣風發,“你也要努力啊!好好乾,做出成績來。”
她隨即眨了眨眼,帶著幾分姐姐特有的打趣,壓低聲音:“要不然啊,等你慢吞吞學成出師,怕是連塊像樣的封地都搶不到嘍。”
二十八郎嘿嘿一笑。
碼頭的風依舊喧囂,但二十八郎的眼神卻清澈而堅定,他望向姐姐,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十七姐,其實……我對經營封地、帶兵打仗這些事,真的不太提得起勁。”
他頓了頓,臉上浮現出一種與周圍雄心勃勃的皇孫們截然不同的、帶著些許書卷氣的憧憬:
“等我再長大些,學問紮實了,我想走遍帝國的每一個封國,去親眼看看帝國萬裡江山到底是什麼模樣。然後……然後我想重寫《山海經》!”
他說到這裡,眼睛都在發光,語速也快了起來:
“現在的《山海經》好多記載都過時啦!有些怪獸傳說其實是誤傳,有些地方的風物也完全對不上。我想寫一本新的,記錄真實的山川地理、奇珍異獸,還有各地的風俗民情!這比征服一塊新領地有意思多了!
這話輾轉傳到深宮之中,正在批閱奏章的林楠筆尖一頓,隨即朗聲笑了起來。
“好!朕的孫兒裡,還有這樣誌向的!”他對著身旁的心腹太監笑道,“帝國需要開疆拓土的利刃,也需要記錄山河的文筆。他想做司馬遷,想做徐霞客,有何不可?朕準了!”
非但準了,林楠甚至還特意吩咐下去:
“傳朕旨意,各地官府需對二十八皇孫的遊曆與考察給予便利。再讓翰林院挑幾個博學且精於繪事的博士,以後跟著他,幫他繪圖、考證。”
然而,這部凝聚了二十八郎半生心血的皇皇巨著,耗時整整二十三年,幾乎跨越了一代人的時光。
當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新山海圖誌》最終被恭敬地呈入紫禁城時,終究是晚了一步。
景和七十四年,一個注定被鐫刻在史書與億萬生民心頭的年份。
龍榻之上,那位執掌帝國超過一甲子,帶領國家走向前所未有的強盛,目光曾洞穿過去與未來的帝王——林楠,緩緩地、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他走得平靜,仿佛隻是完成了一場漫長的操勞後,終於得以安寢。
帝國的光輝照耀四方,海內外皆俯首稱臣。他幾乎實現了所有帝王夢寐以求的功業。
可終究,他還是沒能親眼看到他這位孫兒,為他、為這偌大帝國的壯麗山河,所寫下的最終注腳。
消息傳出,如同擎天之柱驟然崩塌。
舉世縞素,萬民同悲。
一個時代,隨著這位傳奇帝王的逝去,正式落下了帷幕。
喜歡從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補位請大家收藏:()從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補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