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看向眾人,語氣嚴肅,“各部需協同聯動,信息互通。”
“戶部負責總體錢糧調配;度支司負責具體賬目核算;鹽鐵司負責鹽糖等專營物資管控;各地官府負責落實執行。”
“每三日,需將進展、困難彙總至政事堂。”
“若有推諉扯皮、執行不力者,莫怪本相無情,定當嚴參!”
“下官等明白!”眾官員齊聲應道,感受到這位平日溫和的宰相,此刻展現出的雷厲風行。
命令迅速從中書政事堂發出,通過發達的驛傳係統,飛向各道州縣。
汴梁城內,最先感受到了變化。
走私稽查驟然嚴格起來,城門、碼頭的盤查細致了許多,幾起試圖夾帶偽宋絲綢入城的案件被迅速查處,人贓並獲,當眾枷號,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同時,市集口的“官評榜”立了起來,白紙黑字寫明了各類江南絲綢、閩地茶葉的參考價格,旁邊還附有簡短告示,說明購買偽貨等同於資敵。
太府寺的采購官員也開始出入各大綢緞莊、茶莊,雖然采購量不算巨大,但無疑給困境中的正商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聽說了嗎?官府開始管了!”
“是啊,還立了牌子,說那便宜‘吳綃’是偽宋來的,買了就是幫敵人!”
“怪不得那麼便宜,原來沒安好心!”
“還是買正經鋪子的東西踏實,貴是貴點,但心裡安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市井之間的議論風向,開始悄然轉變。
一些原本貪圖便宜買了偽貨的百姓,心裡也犯起了嘀咕。
張誠也沒有坐在衙署裡空等。
他換上便服,隻帶著兩個隨從,親自到汴梁城的幾個主要市集微服私訪。
在羊角市,他走進那家之前愁眉不展的綢緞莊。
掌櫃的顯然沒認出便服的宰相,但見其氣度不凡,還是熱情招呼。
張誠隨意看著貨架上的綢緞,狀似無意地問道:
“掌櫃的,近來生意可有好轉?”
掌櫃的歎了口氣,又勉強擠出笑容:
“托您的福,比前些日子是好了些。”
“官府立了榜,又抓了些走私的,那些來曆不明的便宜貨少了些。”
“再加上……聽說官府好像在采購,這心裡啊,總算沒那麼慌了。”
張誠點了點頭,又問:
“若工部能研發出織造更快、成本更低的法子,你們可願意嘗試?”
掌櫃的眼睛一亮:
“那當然願意!隻要東西好,成本能降下來,誰不願意?”
“咱們做正經生意的,誰想靠歪門邪道啊!”
走訪了幾家店鋪,聽到的反饋大同小異。
張誠心中稍安。
他知道,政策的初步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但這還遠遠不夠。
偽宋的經濟攻擊不會停止,走私也難以完全禁絕。
最終的勝負,還是要落在工部能否實現技術突破,以及民心能否真正凝聚上。
回到政事堂,他立刻提筆,給正在工部埋頭苦乾的趙老蔫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陳述市麵情況,強調技術突破的緊迫性。
同時,他也草擬了一份給皇帝的奏疏,詳細彙報了應對措施的初步成效及後續計劃。
放下筆,窗外已是華燈初上。
張誠揉了揉發脹的額角,臉上帶著疲憊,但眼神依舊堅定。
這場經濟之戰,關乎國本,他絕不能有絲毫鬆懈。
他不僅要穩住市場,更要借此機會,推動大陳的工商業向著更高效、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這,才是對那鏡中偽朝及其幕後黑手,最有力的回擊。
喜歡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請大家收藏:()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