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想到,自己在工部看到的那個笨重骨架,竟然能爆發出如此毀天滅地的力量!
陳穩的眼中,也閃過一絲驚異,但更多的是一種深沉的考量。
此物威力固然巨大,但製造、運輸、操作皆非易事,且過於笨重,隻能在特定場合使用。
不過,作為戰略威懾,已然足夠。
隨後,又演示了改進型的“驅幽弩”齊射,以及小股部隊配合作戰的新戰術。
整個閱兵過程,持續了近兩個時辰。
軍容鼎盛,殺氣盈野。
充分展現了大陳北疆軍團強大的戰鬥力,以及工部技術革新帶來的裝備優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閱兵結束後,陳穩並未立刻起駕回鑾。
而是在石墩的陪同下,帶著太子,親自巡視了雄州城防,慰問了駐守的將士。
看著城牆上那些熟悉的、尚未完全褪去的戰鬥痕跡,陳穩沉默良久。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個浴血奮戰的夜晚,看到了韓通決死衝鋒的背影。
“弘兒,”
他輕聲對身邊的太子說道。
“這北疆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將士們的鮮血。”
“這太平,來之不易。”
“你日後,要善待這些為國戍邊的勇士。”
陳弘鄭重地點了點頭,將父皇的話深深記在心裡。
“兒臣明白。”
就在巡視即將結束時,一騎快馬從北方奔來,帶來了一個消息。
契丹使者,已至雄州城外,請求覲見大陳皇帝。
陳穩與石墩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一絲了然。
看來,蕭綽在穩住內部的同時,並未放鬆對南麵的關注。
這次閱兵,顯然起到了預期的威懾效果。
在雄州將軍府的正堂,陳穩接見了契丹使者。
使者帶來了蕭太後耶律賢病情加重,蕭綽已更為深入地掌控朝政)的親筆信。
信中言辭極為恭順,再次重申友好通商之願,並隱晦地表示,希望與陳朝繼續保持邊境的和平穩定。
陳穩給予了得體的回應,重申了通商之利與和平之願,並厚賞了使者。
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北疆即將迎來一段相對平穩的時期。
夜晚,行轅之內。
陳穩屏退左右,隻留太子在身邊。
“今日所見,有何感想?”陳穩問道,聲音帶著一絲疲憊。
陳弘思索片刻,認真回答:
“回父皇,兒臣見識了我朝軍威之盛,將士用命,器械精良。”
“也見識了契丹的恭順……至少是表麵的恭順。”
“然,兒臣覺得,這平靜之下,恐非全然無事。”
“契丹內部權力未穩,蕭後此番示好,或許隻是緩兵之計。”
“我朝雖強,亦不可鬆懈。”
陳穩看著兒子,眼中終於露出一絲真正的欣慰。
能看到表象之下的暗流,這便是一種成長。
“你能想到這一層,很好。”
他緩緩道。
“北疆之安,不在於一兩次閱兵,不在於契丹一時之恭順。”
“在於國力之強盛,在於邊防之鞏固,在於朝廷之清明,在於……後繼之得人。”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陳弘一眼。
“朕此番帶你前來,便是要你親眼看看,這邊疆是何等模樣,這軍隊是何等氣象,這責任……又是何等沉重。”
“兒臣……定不負父皇期望!”陳弘感受到那目光中的重量,肅然應道。
陳穩點了點頭,望向窗外北地清冷的夜空。
這一次北巡,既是為了展示肌肉,震懾四方;
也是為了鍛煉太子,讓他接觸真實的軍國大事;
或許,也是他為自己這日漸衰朽的身體,所做的一次安排。
他能做的,已經不多。
隻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為這個帝國,鋪就儘可能平坦一些的道路。
秋風吹過行轅,帶著塞外的蒼涼。
帝國的權力與責任,正在這北疆的夜色中,悄然進行著又一次無聲的傳遞。
喜歡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請大家收藏:()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