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暗流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3章 暗流(1 / 2)

洛陽城。滎陽鄭府府邸深處的書房,窗欞被厚重的錦簾遮得嚴嚴實實,連一隻蒼蠅都飛不進來,滿架古籍散出的陳舊紙味,凝成一股沉悶的氣息。

紫檀木打造的矮榻周圍,坐著的皆是關東士族的頂梁——滎陽鄭氏宗主鄭善果、博陵崔氏宗主崔瑞德、範陽盧氏宗主盧承慶、太原王氏宗主王珪,還有趙郡李氏宗主李博義。五人麵前的茶盞早已涼透。

“閒聊就省了,長安來的消息,諸位都該聽聞了。”

首座上的鄭善果率先開口,他年過六旬,眼角的皺紋裡像是藏著千年的風霜,指節叩在桌麵上,發出“篤、篤”的悶響,每一聲都像敲在眾人的心坎上。

他攤開手掌,掌心躺著一張揉皺的紙,上麵是長安精鹽官鋪的價目表。

“李世民要將鹽業收歸朝廷專賣,不止是那勞什子精鹽,連河北鹽池、關中鹽井的粗鹽定價權,都要攥在他手裡。”

左手第一位的崔瑞德“嗤”地笑出了聲,花白的胡須隨著笑聲簌簌顫動,他將茶盞往桌上一墩。

瓷蓋與碗沿碰撞,發出刺耳的脆響:“他倒真敢想!自永嘉之亂起,河北的長蘆鹽池、關中的富平鹽井,哪一處不是咱們幾家輪流照看?數百年的營生,養活了多少族人,填了多少門路,他一道聖旨就要斷了?”

他語氣裡的不屑像淬了冰,“真當玄武門的刀光,能斬得斷咱們盤根錯節的根基?”

坐在對麵的盧承慶卻緩緩搖頭,他指尖劃過茶盞邊緣,留下一道淺淺的水痕,聲音低沉如古井:“崔兄稍安。問題不在他敢不敢,而在他能不能成。如今他手握玄甲軍,京畿兵權儘在掌握;房玄齡、杜如晦那些寒門出身的官員又在朝堂上搖旗呐喊,恨不得把咱們這些世家踩在腳下。明著硬抗,怕是討不到好。”

“那便任他拿捏?”王珪猛地一拍桌子,茶盞裡的殘水濺出幾滴。他性子最急,想起族中賬簿上那些依賴鹽利的進項,額角的青筋便突突直跳,“鹽業的利錢,占了咱們幾家三成進項!沒了這筆錢,族裡的學堂如何維係?田莊的水渠如何修繕?還有那些關節走動的開銷,哪一樣離得開?”

他的話像一塊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層層漣漪。

眾人一時語塞,書房裡隻剩下窗外竹葉被風拂過的“沙沙”聲,襯得愈發寂靜。

五姓七望能盤根錯節數百年,靠的從來不止是門第聲望,更是土地、鹽鐵這些實實在在的命脈產業。

如今李世民要動鹽業,無異於在他們的根基上刨土掘石,這疼,是剜心剔骨的。

“依老夫看,得分三步走。”鄭善果緩緩開口,目光掃過眾人,燭火在他眼底跳動,映出幾分深不可測,“第一步,先在朝堂上造勢。”

他頓了頓,指尖在桌麵上點了點,像是在盤算著什麼:“咱們幾家在朝中任職的子弟不少——崔家的有人在吏部掌選官,一句話就能讓精鹽司的官員升遷受阻;盧家的有人在門下省值守,詔令遞上去,他能找出十個理由壓著不發;還有老夫家的三郎在戶部管漕運,官鹽想運出關中,得看他的臉色……讓他們聯名上疏,就說‘官營鹽鐵,與民爭利’,再煽動些地方鄉紳、退隱老儒出來說話,把輿論攪渾。”

“百姓最怕折騰。”崔瑞德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撚著胡須道,“隻要他們覺得日子要亂,柴米油鹽要漲價,自然會怨朝廷。到時候朝臣再一附和,李世民就算再硬氣,也得掂量掂量。”

盧承慶卻微微搖頭:“光靠嘴說不夠,得讓他嘗到點苦頭。這便是第二步——斷他的鹽。”

“怎麼斷?”王珪追問,身子不由自主地前傾。

“咱們手裡的私鹽窖,”崔瑞德冷笑一聲,聲音壓得極低,幾乎隻有同桌的人能聽見,“光是關中周邊,從鄠縣到華陰,就藏著十七處,夠供三年用度。讓底下人把鹽藏嚴實了,再吩咐那些依附咱們的鹽商,即日起停了往長安、萬年兩縣的運鹽車隊。不出一個月,長安就得鬨鹽荒。”

他端起涼透的茶盞,抿了一口,茶味的苦澀漫開,卻掩不住他語氣裡的篤定,“到時候百姓嗷嗷叫,看他還能不能硬撐著搞官營!”

“不止如此。”盧承慶補充道,他從袖中取出一卷賬冊,攤在桌上,上麵記著河南、山東各州的士族田產,“咱們還能聯合河南、山東的中小士族,讓他們拖著夏稅不交。朝廷搞官營,得花錢建工坊、養工匠、鋪銷路吧?國庫本就因去年征突厥耗了不少,這一緊,他自然知道厲害。”

眾人相視一眼,原本凝重的神色裡漸漸透出幾分底氣。

數百年的根基,豈會被一道聖旨輕易撼動?

他們有的是辦法,讓這位陛下知道,五姓七望的力量,藏在水麵之下,深不可測,一動便是驚濤駭浪。

“那第三步呢?”一直沉默的李博義忽然開口,他須發皆白,是幾人中最年長的,也是最了解皇室手段的。

當年他親曆過玄武門之變,深知李世民的狠辣,此刻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若是……老夫是說若是,李世民鐵了心要乾,不惜魚死網破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