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交鋒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章 交鋒(2 / 2)

房玄齡在一旁彙報:“第一批勝州鹽礦已入庫,約五千石。陳睿那邊也送來了消息,幾個工坊的日產量已提到五百石,中下鹽的庫存夠供應平民和商號。”

“好。”李世民將鹽框樣本放回布包,“讓張正鶴按市價發售,彆讓百姓覺得朝廷趁火打劫。另外,告訴大理寺,王虎案要審得明白,把他背後的牽扯都挖出來,該定罪的定罪,該抄家的抄家,不用手軟。”

“隻是……”房玄齡遲疑道,“裴寂、崔敦禮、盧承慶等十幾位世家出身的官員聯名上疏,說陛下‘官營鹽鐵,動搖國本’,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接過那份奏疏,草草掃了幾眼,冷笑一聲:“動搖國本?他們是怕斷了自家的財路吧。傳旨,讓他們到兩儀殿來,朕倒要聽聽,他們口中的‘國本’,到底是百姓的生計,還是他們的鹽倉。”

不多時,十幾位官員魚貫而入,為首的裴寂捧著笏板,神色凝重:“陛下,官營鹽鐵自古便是弊政,漢初桑弘羊推行鹽鐵官營,引得天下動蕩,前車之鑒不遠啊!”

盧承慶立刻附和,“如今關中剛穩,若因鹽價波動引發民怨,恐生禍亂。不如恢複舊製,讓世家與朝廷共掌鹽務,方為穩妥。”

李世民坐在禦座上,靜靜地聽著,直到他們說完,才緩緩開口:“桑弘羊之時,官鹽粗劣不堪,價高難買,百姓才怨聲載道。可如今,朕的精鹽,平價鹽三十文一鬥,比私鹽便宜一半,乾淨無雜。百姓能吃到便宜乾淨的鹽,這也叫禍亂?”

他目光掃過眾人:“你們說世家與朝廷共掌鹽務,可這些年,你們掌鹽務時,私鹽價高,百姓吃不起乾淨鹽,你們的鹽倉卻堆滿了暴利。這便是你們口中的‘穩妥’?”

盧承慶臉色漲紅:“陛下此言差矣!世家經營鹽業數百年,熟門熟路,遠非朝廷能比……”

“朕看未必。”李世民打斷他,“太子以儲君之貴,學習製鹽之法;張正鶴上任不足一月,能讓二十一個鹽鋪井然有序。倒是你們,除了囤積居奇,還會做什麼?”

他猛地一拍禦案:“鹽鐵乃國之命脈,豈能由你們私相授受?朕意已決,官營鹽業絕不更改!再有阻撓者,休怪朕不念舊情!”

那聲怒喝震得殿內鴉雀無聲,崔敦禮等人麵麵相覷,竟無人敢再辯駁。

就在此時,內侍捧著三份地方急奏快步上前,裴寂接過奏報,眉頭一皺。

看到內容裴寂已按捺不住,笏板抵著朝服前襟,大步出列。

“陛下,同州急奏!”裴寂聲音帶著幾分急切,“昨日同州鹽商儘數罷市,百餘鹽鋪閉門掛匾,百姓排隊購鹽卻空手而歸,街頭已有人喊‘官奪民生’的口號。若強行推行鹽業官營,恐激出民變啊!”

李世民將奏折掃過一眼,目光沉了沉,卻未開口。

崔氏的兵部侍郎崔敦禮立刻跟上,雙手舉著蒲州奏報:“陛下再看此折!蒲州鹽場眾多,如今鹽工聽聞要歸官管,已有人收拾行囊要逃,若鹽場停采,不出一月,河東鹽價必漲十倍。臣並非阻擾新政,實是擔憂民生動蕩,給突厥可乘之機!”

“民生?”李世民終於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穿透力,“朕看諸位憂心的,是崔、裴家兩家每年從鹽井得的幾十萬貫利益吧?”

此言一出,階下門閥官員皆變了臉色。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的河東薛氏、中書侍郎薛慶虛構人物)忽然出列,與裴、崔二人拉開半步距離——薛家世代以軍功立足,鹽業並非其核心產業,立場本就中立。

“陛下,臣有一言。”薛慶語氣平和,“鹽商罷市、鹽工惶惶確是實情,但官營之策亦非全無可行之法。臣以為,可先在關中試點,暫不觸動河北河東等地鹽井鹽場,既保國庫增收,也給世族適應之期。此外,除關中外,其餘諸地臣還有一‘官商共營’之策,可解眼前困境。其一,鹽井所有權歸官,仍由崔、盧、裴等家選派熟手經營,朝廷派鹽監監督收支;其二,鹽稅分三成歸世族,七成充國庫,既保世族利益,又補西北軍餉;其三,嚴禁私鹽流通,官商聯手查抄黑市,讓關中以外鹽價回落到十文一斤的常價。如此一來,百姓無亂,世族無怨,國庫增收,三全其美啊。”

盧承慶眼睛一亮,立刻附和:“薛侍郎此策甚妙!臣願以盧氏百年聲譽擔保,必讓河東鹽場日產千斤,絕無私鹽流出!若陛下仍要官營,臣麾下戶部掌管財稅的主事、司農寺管倉儲的寺丞,多是河北世族子弟,恐因‘難違祖訓’請辭,屆時財稅調度恐陷停滯啊!”

薛慶見火候未足,又道:“若此時強推全域官營,恐讓裴、崔、盧家失了顏麵,亦讓地方刺史難辦——昨日並州都督還密奏,稱河北世族已在聯絡鄉勇,說是‘護產保民’,實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未說完,盧氏盧承慶已厲聲打斷:“薛侍郎此言差矣!我盧氏聯絡鄉勇,隻為安撫鹽工,絕非對抗朝堂!陛下,薛家不涉鹽業,自然不知其中利害,官營若真可行,為何不先從關中世族的鹽坊收起?”

李世民目光在薛慶與盧承慶之間轉了一圈,手指叩了叩禦案:“薛卿所言有幾分道理。傳朕旨意,鹽業官營先在關中試行一年,河北河東等地暫按舊例,但崔、盧、裴三家需將鹽稅按例上交,充作西北軍餉。一年後若關中無亂,再議全域推行。”

盧承慶還想爭辯,卻被崔敦禮暗中拉了拉衣袖——見皇帝退了一步,又有薛收從中緩衝,再阻諫恐真要觸怒龍顏。

二人隻能躬身領旨,殿中緊繃的氣氛,總算鬆了半分。

盧承慶喉結滾動了兩下,看著禦座上李世民冷冽的目光,終究還是壓下了再辯的念頭,與崔敦禮一同躬身:“臣……遵旨。”

話音剛落,階下忽然響起幾聲輕咳。

卻是裴寂上前半步,臉上堆著幾分小心翼翼的試探:“陛下,關中試行官營,需設鹽監、征鹽丁,這些差事若全派新人,恐難辨鹽脈、不懂熬製之法。臣裴氏在同州經營鹽坊三代,手下有百餘熟手,不如讓他們協助官監打理?既保鹽產不跌,也能幫朝堂儘快上手,算是臣等為新政儘一份力。”

李世民瞥了裴寂一眼,心中明鏡似的——這是想在官營裡摻沙子,保住幾分話語權。

但他也清楚,此刻不宜把門閥逼得太急,便淡淡點頭:“可。但鹽監需由吏部選派忠直之臣擔任,世家之人隻許做尋常匠人,不得乾預收支調度。”

“謝陛下體諒!”裴寂喜出望外,忙躬身謝恩。

一旁的薛慶見局麵落定,又適時補了一句:“陛下,私鹽之事亦需早做安排。可令崔、盧、裴三家出人手,與關中府兵聯手查抄黑市,凡查獲私鹽,一半充公入國庫,一半賞給查抄之人——如此既能借世族之力斷私鹽,也能讓他們多一分約束,不敢暗中縱容。”

李世民抬手敲了敲禦案,語氣緩和了幾分:“就依薛卿所言。三日後,朕會下旨明確章程,諸位若再敢陽奉陰違,休怪朕不念舊情!”

“臣等不敢!”階下眾臣齊聲躬身,崔敦禮悄悄給盧承慶遞了個眼色。

盧承慶緊繃的肩膀終於鬆了下來——雖丟了關中鹽利,但河北、河東的根基還在,又爭取到了協助官營的機會,這場博弈,終究不算輸得太慘。

李世民看著下方各懷心思的臣子,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禦案邊緣——他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妥協,待關中官營站穩腳跟,終有一日,要將鹽業之利儘數收歸朝堂。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