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婦人轉身回家捉雞宰鴨,有漢子扛著鋤頭去後山挖新鮮的野菜,村正更是咬了咬牙,吩咐兒子把村裡唯一隻山羊牽了出來:“今天說什麼也要好好招待小九和各位貴客,這羊,殺了!”
陳睿見狀連忙推辭:“老伯,各位鄉親,不必如此破費,我們隨便吃點便好。”
“那可不行!”村正擺了擺手,語氣堅定,“去年若不是你救了我們全村人的命,提醒大家防範時疫,我們哪有今天?這點心意,你可一定要收下。”
陳睿見盛情難卻,隻得拱手道謝:“那就多謝村正和各位鄉親了。”
讓劉伯從包袱裡取出兩匹布和一包鹽巴:“這些給鄉親們分分,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午飯設在村正的茅屋裡。
炕桌上擺著一大盆燉羊肉,撒著蔥花,香氣撲鼻;旁邊是一些野菜湯,還有一碗醃野菜。陳睿坐在炕沿上,和村正、幾個老人一起吃飯,聽他們說村裡的事。
“去年那場時疫,把村裡折騰慘了。”村正歎了口氣,喝了口糙米酒,“走了八個壯勞力,都是各家裡的頂梁柱。如今剩下的五十來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種那幾畝坡地,收的糧食剛夠糊口,全靠上山挖點藥材、采點山貨換些鹽巴。”
一個瞎了隻眼的老漢接話:“前幾日去鎮上賣山貨,掌櫃的還壓價,說‘山裡的東西,不值錢’……”
陳睿聽著,心裡有些沉。
他從懷裡掏出石英石和一塊長石——那是來時在路上撿的,放在桌上:“老伯,鄉親們,你們見過這種石頭嗎?”
眾人都湊過來看。
石英石閃著亮光,長石表麵光滑。村正摸了摸,說:“這石頭多的是!山背麵往官道去的那個坡上,一挖一大片,孩子們常撿來玩,就是沒啥用。”
“有用!”陳睿加重了語氣,“這些石頭能做瓷器,能換大錢。我要大量收,有多少要多少。”
村正愣住了:“石頭……能換錢?”
“能。”陳睿讓劉伯拿出十兩銀餅子和兩貫銅錢,放在桌上。
“這些是定金。你們發動村民去采,石英石和長石分開裝,堆在村口的空地上,我會派人來拉。價錢按鬥算,保證比挖藥材劃算。”
十兩銀餅子在陽光下閃著光,看得村民們眼睛都直了。
“小郎君……這……”村正的手都抖了,“就是些石頭,哪能要您這麼多錢?”
“必須給。”陳睿看著他的眼睛,認真地說,“這石頭對我有用,往後長期都要收,算是給村裡添條活路。按勞取酬,天經地義。”
村正嘴唇動了動,忽然老淚縱橫,對著陳睿深深作揖:“小郎君大恩!俺們下梁村……俺們下梁村有福了!”
旁邊的老漢們也跟著作揖,孩子們不懂銀餅子有多金貴,可以撿石頭換錢,都拍著小手喊:“撿石頭!換錢!”
吃過飯,村正立刻敲起銅鑼。村民們聽到鑼聲,都湧到槐樹下。
當村正宣布“陳郎君收石頭,給現錢”時,人群裡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俺這就去挖!”一個瘸腿的後生扛起鋤頭就往山後跑。
“等等俺!俺也去!”幾個婦女挎著竹籃跟了上去。
孩子們更是雀躍,拉著大人的衣角,嚷嚷著要去撿最亮的石頭。
一時間,沉寂了許久的山村忽然活了過來,扛鋤頭的、挎籃子的、牽孩子的,往山後坡的方向湧去,像一股流動的潮水。
陳睿站在槐樹下,看著這熱鬨的景象,心裡的鬱氣散了不少。他對村正道:“開采時注意安全,彆讓孩子爬陡坡。等我從觀裡回來,就派人送工具和袋子來。”
村正連連點頭,又要留他住下。
住了一晚,村正留陳睿多住幾天。
陳睿婉拒了:“我得先去觀裡看看,明日再來叨擾。”
臨行前,王二嬸塞給陳睿一包煮雞蛋:“路上吃,墊墊肚子。”
陳睿謝過,翻身上馬。
隊伍往九天觀走去時,身後傳來村民們的呼喊:“小郎君慢走!”
“俺們給你多撿石頭!”
他回頭望了一眼,下梁村的茅舍在夕陽裡泛著暖光,山後坡上已晃動著村民們的身影。
山路蜿蜒,前方的九天觀卻越來越近。
陳睿握緊韁繩,心裡忽然生出些期待——不知道師傅的墓前,是不是已長滿了青草?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