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一轉,看到了旁邊的陳睿,頓時明白了幾分,打趣道:“陳郎君,你那玻璃酒壺,老夫可是等了一個多月了。”
陳睿笑道:“長孫大人彆急,宮裡的訂單已經在陸續交付,您府上的那套,再過幾日就能送去。”
“好了,彆光顧著說酒壺。”李世民打斷他們,晃了晃手裡的望遠鏡,“輔機,你不想知道,朕怎麼知道你和侯將軍要來?”
長孫無忌正納悶呢,連忙點頭:“臣正想問,陛下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
李世民把望遠鏡遞給他,又拿了一個給侯君集:“你們自己看。”
兩人依樣舉起筒子對準宮門,頓時都愣住了。
長孫無忌捋著胡須的手停在半空:“好家夥!數裡之外的人影,竟看得像在眼前一般!”
侯君集更是直接,猛地放下筒子,聲音都拔高了:“陛下!此物從何而來?若是行軍打仗,能提前看清敵軍動向、營寨布置,那得少死多少弟兄!這東西必須多造!”
李世民看了眼陳睿,沒說話。
侯君集何等精明,立刻反應過來,轉頭拍了拍陳睿的肩膀:“又是你這小子弄出來的?果然是個能工巧匠!”
陳睿拱手笑道:“侯大將軍謬讚了。此物叫望遠鏡,能看清數裡之外的人或物。將軍一拿到就知其用處,這般眼光,可不是常人能及的。”
這幾句彩虹屁拍得侯君集通體舒坦,哈哈大笑:“你這小子,不光手巧,嘴也甜!說吧,要什麼,趕緊多做些,越多越好!”
李世民在旁笑道:“侯愛卿彆急,這望遠鏡的工藝不簡單,朕就讓陳睿多做一些。”
陳睿道:“能為陛下、為大唐儘些力,是臣的本分。臣這次一共做了十套,若是陛下覺得要做更多,臣多一句嘴,此物可以根據官階高低配置不同望遠距離的望遠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就依你所言,再製作二十套這個一模一樣的望遠鏡。再做一百套你說的各種短距離的。”
“臣遵旨!”陳睿接下了這個差使。
侯君集說道:“
“好小子!有你這話,老夫就放心了!”侯君集性子急,說著又拍了拍陳睿的肩膀,力道比剛才還重了些。
“這望遠鏡,可得儘快做出來!邊關將士們多等一天,就可能多一分危險。我在軍中耳聞目睹,多少仗是因為看不清敵軍虛實才吃了虧——若是早有這物件,弟兄們也不至於折損那麼多!”
他說著,又拿起望遠鏡,對著窗外比劃著,仿佛已經看到了邊關的營帳、敵軍的旗號,眼裡滿是急切。
長孫無忌在旁捋著胡須,目光落在望遠鏡上,若有所思:“此物不光能用於軍伍,勘察地形、巡查城防也大有可為。有了這望遠鏡,站在高處就能細看,省了多少腳力。”
李世民點頭:“輔機說得是。這物件用途廣得很,軍中要配,地方上也該有幾份,不過先緊著軍中為先。陳睿,你剛才說按官階配不同距離的,具體怎麼分?”
陳睿道:“回陛下,長距離的望遠鏡,鏡筒稍長,鏡片打磨更精細,能看清十裡開外的人馬,可配給將軍、斥候;中距離的,能看五六裡,適合校尉、城防官;短距離的,看兩三裡便夠,可給地方官、巡檢,用於日常巡查。這樣既不浪費,也能讓合用的人用得稱手。”
“想得周到。”李世民讚許道,“那就這麼定了。二十套長距離的,優先送往前線諸將;一百套短距離的,配給斥候校尉。”
他頓了頓,看向侯君集:“侯愛卿,你回頭跟兵部擬個單子,哪些將領、營隊該配,列清楚給陳睿,免得亂了章法。”
“臣遵旨!”侯君集喜不自勝,又拍了拍陳睿的胳膊,“這下可全靠你了!做好了,老夫請你喝軍中最好的烈酒!”
陳睿笑道:“能為將士們儘份力,是臣的榮幸,酒就不必了。隻是這鏡片打磨費工,短距離的還好,長距離的得格外精細,怕是要多費些時日。”
“無妨,好東西不怕等。”李世民擺手,“但也不能太慢,給你個期限,一個月內,做出來給軍中添一雙眼睛!”
“臣儘力而為!”
長孫無忌正想插話,侯君集已經搶道:“陛下,依臣看,這陳郎君就是個活寶貝!有他在,咱大唐的軍器、器物,定能越來越精巧,往後彆說突厥、吐蕃,就是更遠的邦國,也得敬咱大唐三分!”
這話正說到李世民心坎裡,他朗聲大笑:“侯愛卿說得是!陳睿,好好做,朕等著看你更多的好物件。”
貞觀三年十月,天氣寒冷起來。朝堂上的氣氛更加的緊張,進入冬季,北方的突厥人又已經蠢蠢欲動。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