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實驗室裡做實驗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15章 實驗室裡做實驗

第115章 實驗室裡做實驗(1 / 2)

玻璃工坊最偏僻的一間土坯房被改造成了陳睿的實驗室,裡麵堆滿了陶缸、銅鐵鍋、鐵皮管,各種玻璃器皿,各種透明的,帶顏色的玻璃罐子,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酸氣。

接下來的幾天,陳睿都一個人在實驗室裡忙碌。

陳睿站在案前,帶著個麵罩和口罩,望著手裡的硝石粉末,眉頭緊鎖。

軍隊已經開拔守北邊去了,但陳睿卻忍不住想,史書上那寥寥數語背後,該有多少大唐將士的鮮血。若是有火藥助戰,是不是能少些傷亡?

他指尖撚起一點硝石,又看了看旁邊的硫磺和炭粉——這三樣正是黑火藥的原料。

隻要按比例混合,就能做出能炸開城門的火藥。

可念頭剛起,就被他強壓了下去。

這東西太危險了。一旦流傳出去,不光是戰場,民間也可能被彆有用心之人利用,那便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後患無窮。

他搖了搖頭,決定暫時放棄。

但硝酸和硫酸的用處太多,不能停下。

陳睿重新打起精神,先從硫酸開始。他按之前的法子,將收集到的硫磺加熱熔化,再通入空氣讓其燃燒生成二氧化硫,隨後通過水和催化劑用草木灰提煉的某種物質代替),一點點製取。

液體漸漸泛起渾濁,最後變成了帶著刺鼻氣味的濃硫酸,裝在密封的玻璃缸裡,沉甸甸的。

有了硫酸,製取硝酸就順理成章了。他將硝石與濃硫酸混合加熱,蒸餾出的氣體通入水中,得到了無色透明的硝酸。

這一步最是危險,他特意打開窗戶通風,全程屏住呼吸,額頭上很快沁出了冷汗。

接著做的是是皂化反應。

他把豬油和草木灰提煉的堿水倒進銅鍋,加熱攪拌,油脂漸漸乳化,最後凝固成一塊塊淡黃色的肥皂,聞起來帶著淡淡的油脂香。

鍋底還沉澱著一層透明的液體,那是甘油。

“總算成了。”陳睿勾起一小團肥皂,在手上搓了搓,泡沫細膩,比皂角好用多了。倒進木模定型。

旁邊的陶罐裡,甘油清澈透亮,這可是製取硝酸甘油的原料,但他暫時沒繼續,隻是將其小心收好。

過幾天再說。

然後是硝化棉。

他將棉花浸入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片刻後取出洗淨、加入安定劑,晾乾,得到了一種極易燃燒的白色纖維。這東西比火藥安全些,能做引信,但也得謹慎存放。

一通實驗做下來,陳睿的裡衣都濕透了,又黏又冷。

上輩子在實驗室裡哪做過這麼驚險的手工操作,多虧了這秋涼天氣。

他喘著氣,把硫酸、硝酸的製取流程仔仔細細記在冊子上,標上注意事項:“硫酸需密封存放,忌水猛潑”“硝酸腐蝕性強,需用陶缸或鉛製容器”。

這兩樣是基礎工業原料,將來提純金屬、製作化肥都用得上,必須儘快實現大規模生產。

陳睿想起之前的念頭,又動起了玻璃鏡的主意。

先提取高濃度酒精,提取乙醇。再把乙醇氧化反應成乙醛。

他取出剛製好的硝酸,加入銀氨溶液,配製成銀鏡反應所需的乙醛試劑,然後將其均勻地塗在一塊平整的玻璃背麵,靜置片刻。

等他再看時,玻璃背麵已經附上了一層光亮的銀膜,清晰得能照出人影。“成了!”陳睿忍不住低呼。

這玻璃鏡比銅鏡清晰百倍,而且不用頻繁打磨。

更重要的是,做鏡子用的銀雖然貴重,但用量極少,遠比銅鏡節省銅料。

如今大唐缺銅,好多百姓家裡連銅鏡都用不起,這玻璃鏡若是推廣開來,既能改善民生,又能為朝廷省下大量的銅,簡直是兩全其美。

他小心翼翼地將玻璃鏡鑲在木框裡,掛在牆上。鏡中的自己麵帶疲憊,卻難掩興奮。

玻璃鏡的成功讓陳睿興奮了好幾天,他知道這東西一旦批量生產,定會給大唐帶來不小的震動。

說乾就乾,立刻在玻璃工坊劃出一片專門區域,改造成鏡坊,又從工匠中精挑細選了二十個手腳麻利、心思細膩的人,其中既有擅長打磨的老手,也有跟著學習的年輕學徒。

開工前,陳睿特意開了場培訓會。

他把銀鏡反應的原理拆解得簡單直白:“咱們塗在玻璃上的溶液,就像撒下的銀種子,遇到乙醛就會生根發芽,長出一層銀膜。這膜得勻、得亮,半點馬虎不得。”

他邊說邊演示,手裡的羊毛刷蘸著銀氨溶液,在玻璃片上輕輕一拂,溶液便如鏡麵般鋪開,沒有一絲褶皺。

鏡坊被分成了三個環節:玻璃預處理、銀鏡反應、裝裱成型。

預處理區最是磨人。工匠們得先用細砂將玻璃片邊緣打磨光滑,再用煮沸過的熱水兌著肥皂反複擦洗——陳睿特意讓人把實驗室裡做的肥皂切了幾塊送來,這東西去油汙好用得很。

“哪怕玻璃上沾了一根頭發絲,鍍出來的銀膜都會有個小黑點。”

陳睿盯著一個學徒手裡的玻璃片,見上麵還沾著點水漬,伸手拿過麻布重新擦了擦,“擦完得對著光看,能照出人影才算合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銀鏡反應區更是半點錯不得。

陳睿讓人做了二十個避光的木盒,裡麵鋪著絨布,銀氨溶液就盛在陶碗裡,放在盒中保存。

“這溶液見了強光就會‘發瘋’,銀粒提前結出來,塗在玻璃上就會坑坑窪窪。”

他給每個工匠發了個小秤,“硝酸銀、氨水、乙醛,比例一絲都不能差,多一滴少一滴,出來的銀膜不是發烏就是結不牢。”

一個年輕學徒被分到了這個區,他學得最快,很快就摸透了訣竅。

溶液塗在玻璃上後,他會輕輕將玻璃片推進恒溫的屋子——這屋子是陳睿讓人做的,裡麵燒著炭,溫度始終保持在二十度左右,能讓銀膜結得更均勻。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