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虎見陳墨不答,冷哼一聲,轉身離去。腳步沉重,握著青銅衡器的手指發白,指節泛青。他走出十餘步,忽又停下,回頭望了一眼。
陳墨仍立於原地,背影挺拔如鬆,風吹不動衣角。
他咬牙,快步離開。
片刻後,練功坪恢複寂靜。遠處傳來弟子對練的喝聲,掌風撞擊木樁的悶響此起彼伏。陳墨睜開眼,目光掃過前方空地,緩緩抬起右手。
掌心朝上,靈力自丹田升起,沿任脈上行,經膻中、璿璣,直貫指尖。《青陽掌法》第一式“承陽初現”悄然成形。掌風未動,卻已有熱意蒸騰,地麵細沙微微震顫。
他並不急於施展全式,而是反複凝練氣勢的瞬間——如何讓天地之氣自然彙入掌中,如何以身為橋,承接外力而不崩。
一遍,兩遍,三遍。
動作越來越緩,也越來越穩。每一次運掌,都像是在打磨一把尚未出鞘的刀。
忽然,他停下。
左臂胎記猛地一燙,似有電流竄過經絡。識海深處,那道清冷女聲再度浮現,隻一句箴言,如鐘鳴震蕩:
“靜而不滯,動而不躁,方為承之道。”
陳墨呼吸一頓。
他重新抬掌,這一次,不再刻意引導靈力,而是放開心神,任其隨呼吸起伏流轉。掌勢未成,卻已有微風環繞指尖,砂石離地半寸,懸而不落。
他知道,這一戰,不隻是為了名次。
趙虎想用大比做局,用規則殺人於無形。但他忘了,真正的武道,從不在條文之中。
而在人心,在天地,在那一念與萬法相合的刹那。
他緩緩收掌,氣息歸於丹田。四周沙塵落地,風止樹靜。
遠處鐘聲響起,三長兩短,是宗門例行巡查的信號。
陳墨轉身走向靜室,途中經過一麵銅鏡。鏡中少年麵容清瘦,眉宇間卻透出一股沉毅。他看了一眼,繼續前行。
推開靜室門,他取出懷中銅符。裂紋貫穿符體,邊緣焦黑,顯然是承受過巨大靈壓。他將其置於案上,又從袖中取出斷劍。
鐵屑輕微震動,劍身殘存的靈性仍在蘇醒。
他伸手撫過劍脊,指尖觸及一處刻痕——那是他在地宮時用指甲劃下的記號,形狀似虎爪,與秘典封底印記一致。
就在他觸碰的瞬間,胎記再次發燙,玉佩微顫。
門外傳來腳步聲,由遠及近。
陳墨抬頭,目光落在門縫透入的一線光上。
一隻手搭上了門框。
喜歡本源共鳴:我以武道撼九天請大家收藏:()本源共鳴:我以武道撼九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