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知識有獎問答第六題,現在開始。】
【提示一:這位皇帝定下了“攤丁入畝”與“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的政策。】
緊接著,天幕那冰冷的聲音竟罕見地開始詳細解釋:
【“攤丁入畝”,即廢除曆代實行的人頭稅丁銀),將固定的丁銀數額攤入田地賦稅之中,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即取消官僚、縉紳、秀才等特權階層免除徭役和部分賦稅的特權,要求他們與平民一樣,按田畝數量繳納賦稅,承擔國家指定的勞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解釋如同在滾沸的油鍋裡潑進了一瓢冷水,瞬間在所有時空,尤其是努爾哈赤、同治兩個時空大明或者南明統治下的區域,炸開了鍋!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
“這……這是要刨我儒家根基,斷我士大夫活路啊!”
“豈有此理!簡直是率獸食人!與民爭利至此,豈是仁政?!”
努爾哈赤時空的大明各地,尤其是江南文人薈萃之地,剛剛還在看“蠻夷”皇室的笑話,此刻卻感到了刺骨的寒意和滅頂之災!他們賴以生存的特權——免役、優免田賦——竟然在未來會被那個“大清”徹底剝奪?這比皇帝得花柳病、被雷劈嚴重千倍萬倍!這直接觸及了他們最核心的利益!
“蠻夷!果然是蠻夷!不通教化!”
“寧可與社稷同亡,也絕不可讓此等暴政施行!”
“這愛新覺羅氏,乃我華夏千古罪人!”
恐慌迅速轉化為行動。在北京城,大量的士子、官員開始聚集,群情激憤,他們敲登聞鼓,伏闕上書,聲音震天:
“陛下!關外建奴後金)包藏禍心,欲行此絕戶之計,亡我華夏衣冠!臣等懇請陛下,傾全國之力,即刻發兵,犁庭掃穴,永絕後患!”
“砸鍋賣鐵,也要湊足軍餉!絕不能讓彼等蠻夷入主中原!”
皇宮內,原本還在悠閒“吃瓜”看後金笑話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和信王朱由檢未來的崇禎帝)也驚呆了。陪侍在側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魏忠賢,此刻卻是一反常態,臉上露出了難以抑製的喜色,他湊到天啟帝身邊,尖聲道:
“皇爺,大喜啊!您聽聽!這後金奴酋,竟是自絕於天下讀書人!他們若真敢行此惡政,便是與天下士紳為敵!我大明根基在於士林,彼自毀根基,豈不是天佑我大明,自取滅亡之道?此乃皇爺洪福,大明國運昌隆之兆啊!”
而在順治九年的時空,此時江南已基本在清軍的控製之下,剃發令、奏銷案等一係列高壓政策,早已將江南士紳的銳氣和反抗能力摧毀了大半。
聽到天幕公布的這項未來“國策”,這些江南文人士紳先是感到一陣徹骨的冰寒和絕望。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這,這是不給我等留活路啊!”
“偽清苛政,竟至於斯!”
然而,絕望之中,一股原本因清廷鎮壓而變得隱晦、三心二意的“反清複明”情緒,此刻卻如同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開始變得清晰和堅定起來。
“先前降清,或為保全身家性命,或為無奈之舉。可若日後連這最後的體麵和根基都要被奪去,與俚俗黔首無異,還有何顏麵立於天地間?”
“唯有盼著國姓爺朱成功鄭成功)能早日揮師北伐,晉王李定國)能掃蕩西南,光複大明,方能挽救斯文於水火!”
“是啊,唯有大明歸來,方能廢此惡政,還我士林清譽與特權!”
原本鬆散、各自為戰的抵抗意誌,在這項觸及靈魂的根本利益威脅下,開始悄然凝聚,變得“誌同道合”起來。他們將對清廷的恐懼和怨恨,更深地埋藏起來,轉化為對鄭成功、李定國等抗清力量的殷切期盼。
天幕之下,一項尚未實施的未來政策,已然在兩個時空激起了截然不同卻又同樣劇烈的波瀾。大明的士紳在恐懼中決意死戰,已降清的江南文人在絕望中重燃複明的渴望。
而這第六題的目標,那位定下如此“驚世”政策的皇帝,究竟會是誰?他又是出於何種目的,要行此幾乎與整個士大夫階層為敵的舉措?新的懸念,籠罩了努爾哈赤、順治還有康熙時空的所有人。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