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休息了十多分鐘,大家才在老爺子的催促下再次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這次,陳遠文讓他爹給他弄了一根直溜的長樹枝做拐杖,他想自己走一段路,這麼陡峭的山路,一直讓他爹背著太累了。
結果他爹還不願意,擔心他走累了傷身體,最後在他的軟磨硬泡下才勉強答應,還再三叮囑他,累了不要逞強,一定要告訴他。
陳遠文不忍傷了他的慈父心,隻好一個勁地點頭表示聽到了。他在前麵走,他爹很不放心地扛起鋤頭緊跟在他後麵,準備隨時在他撲街的時候接住他。
緊跟其後的誌哥兒聽到陳遠文要下地自己走,他也讓他爹給他削了一根成人拇指粗的硬棍,一邊走一邊用棍子敲打著路邊的灌木叢,給靜謐的森林帶來了一絲喧鬨。
大家埋頭走了一段路,陳遠文忽然發現路邊不遠處有一株植物很眼熟,準確來說是一株小灌木,很符合網上關於五指毛桃的描述:“莖直立,嫩莖中空,葉互生,葉片紙質,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寬卵形,常具35枚深裂片,邊緣有鋸齒或全緣,上表麵粗糙;托葉卵狀披針形,花序托球形,成對腋生;花小,黃綠色,單性,全株具貼伏短硬毛且含白色乳汁。”
這五指毛桃可是好東西,性平,味甘,歸肺、脾經,具有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的功效。指毛桃彆名為五指榕、粗葉榕,生長於曠地、山坡等處,多分布於福建、廣東等地,用來和雞煲湯,可以健脾祛濕,後世是嶺南省湯。
“爹,您看一下那是不是五指毛桃?我好像在阿公的醫書裡見過”。陳遠文指著距離路邊3米遠的一棵灌木說道。
其實,阿公的醫書是黑白的,畫麵一塌糊塗,根本看不清楚,他能夠認得這株植物完全是因為前世看抖音“華南f4祭祖”經常挖到五指毛桃,他才記住這種藥材的樣子,它的葉子是五枚深裂片,很有辨識度。
“哦,我看看”,陳傳富順著兒子手指的方向看過去,一眼就看到了一株粗大的五指毛桃枝株,他高興地說:“文仔,你真眼利,確實是五指毛桃,而且看起來年份不小,有10年左右。你站在這彆動,爹拿鋤頭去把它挖出來。”
說完,陳傳富就興奮地扛著鋤頭去挖五指毛桃,“吭哧吭哧”三兩下就把五指毛桃連根拔起,“哇,這根很粗壯,起碼10年起,切片曬乾送到藥材鋪起碼值100文。”
跟在陳遠文父子後麵的陳傳貴羨慕不已,怎麼自己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又看了看在前麵調皮地用樹枝不停地抽打著路邊灌木叢取樂的兒子,一股無名火從心底冒了出來,“你就不能學學文仔,眼睛放亮點,看看周圍有沒有什麼值錢的草藥,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誌哥兒被他爹突如其來的訓斥嚇了一跳,手中的棍子差點掉了。他委屈地嘟著嘴,眼眶也紅了起來,小聲嘀咕道:“我也想找,可我不認識嘛。”
陳傳富把挖好的五指毛桃放在地上,擦了擦汗,笑著安慰道:“傳貴,孩子還小,慢慢教就行。這找草藥也講究個緣分,說不定等會兒誌哥兒也能發現寶貝呢。”
陳傳貴聽了,臉色緩和了些,不再訓誌哥兒。大家又繼續上路,誌哥兒雖然心裡還有些委屈,但還是緊緊握著手中的棍子,認真地看著周圍。
沒走多遠,誌哥兒突然眼睛一亮,指著前方喊道:“爹,前麵那棵草好像和文弟說的五指毛桃有點像!”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又是一株五指毛桃,雖然年份沒之前文哥兒發現那株大,但也是難得的藥材。陳傳貴又驚又喜,一把將誌哥兒抱了起來親了一口,放下兒子後趕緊拿起鋤頭去挖五指毛桃。小是小了點,切片曬乾後賣個50文完全沒有問題,今天財運不錯,他邊想邊愉快地哼起快樂的小調。
看到兩位哥哥都挖到五指毛桃,走在最後擔著祭品的陳傳榮也忍不住左看右看,被停下來回頭觀望的陳老爺子看到了,忍不住罵道:“老三,你給我安分點,不要左顧右盼,要是摔倒弄翻祭品,你就等著挨揍。”
這個小兒子性子就是跳脫,一點都不穩重,自恃和六叔公學了點功夫,走路都唔帶眼,好怕他被路邊凸出的樹根絆倒撲街,摔壞了給祖宗準備的祭品,那就不吉利了。
看到老爺子不高興,陳傳榮趕緊收斂心神,認真看路,小心翼翼地擔著祭品趕路。
“前麵要下斜坡,大家要注意了,不要摔倒”。充當開路先鋒的陳遠文的大堂哥陳遠健大聲提醒大家。
等大家小心翼翼地下到坡底後,看著麵前的小泥潭都呆著了,這要怎麼走?大家麵麵相覷。
原來前幾天的連續暴雨把這塊低窪地變成了小泥潭,大家看著對麵山丘上的太公和太婆的墳墓,有一種望洋輕歎的無力感。
“走,挽起褲腳淌水過去。健仔和康仔,你們牽著阿公的手。傳富和傳貴,你們倆把遠文和遠誌背過去後再回頭幫傳榮把祭品運過去。”陳老爺子果斷地下了命令,隻是區區一個小泥潭休想擋住他們祭祖的誠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弟,好在你昨天沒有跟著我們去拜公家山,你不知道昨天去拜將軍嶺的那墳山,走到半路突然下雨,下一陣雨又出太陽,又濕又熱,路又滑,我們都摔了好幾跤,今天已經算好了,至少沒有下雨”。大堂哥陳遠健一邊扶著阿公小心翼翼地走著,一邊和趴在大伯背上的陳遠文嘮嗑著。
他們這裡的風俗,一般都是清明節前一天祭拜祠堂後,就兵分幾路去拜祭公家山,也就是先祭拜老祖宗,隨後各個分支的子孫祭拜自家最親近的祖宗。
所以,昨日大堂哥二堂哥已經跟著阿公和自家爹和二叔三叔一起拜祭了老祖宗,今天是自家拜祭自家最親近的祖宗,如太公太婆,也就是阿公的爹娘。
說起來,阿公也是個苦命人,才成親沒多久,太公太婆就因病去世了,連孫子都沒有看到,結果第一任阿婆在生下大姑後又一命嗚呼。好不容易憑著赤腳大夫的手藝和家中的六間青磚大瓦房娶了隔壁村的隔壁村的一戶寡婦,結果沒過兩年又沒了。
不知何時起,阿公克妻的名聲就傳揚了出去,男版劏豬凳的名聲響當當,十裡八鄉都沒有好人家舍得把閨女嫁過來,生活好也得有命享才行呀。
於是,阿公就隻得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地獨自帶著大姑生活了幾年,在一次入山采藥的時候,居然救了倒在路邊灌木叢的女子,女子全身淤傷又摔破了腦袋,救回家養好傷後發現女子居然失憶了,然後無家可歸的女子和阿公日久生情,順理成章地成親生娃,也就是遠文的親阿婆了。
遠文的阿婆和阿公成親後生了三男一女,分彆是遠文的爹陳傳富、二叔陳傳貴,三叔陳傳榮,小姑陳玉蘭,用事實打破阿公克妻的謠言。
其實,後來據阿公說,這個謠言應該是一名隔壁村暗戀阿公的又饞又懶的潑辣寡婦,因為不滿阿公拒絕求娶她,她心懷不忿,有意報複阿公,故意四處散播阿公克妻的謠言,意圖讓阿公娶不到老婆,孤獨終老。
據說,這個寡婦在阿公和阿婆成親後還日夜詛咒阿婆,在熬了幾年,看到阿公阿婆恩恩愛愛,孩子也一個接著一個出生後才認命地嫁到隔壁縣去了。
阿公每次說起這個的時候就會洋洋得意地瞥一眼阿婆,阿婆總是好脾氣地笑笑,不做聲。
陳遠文心想,這應該是又矮又瘦的阿公為數不多的威水史吧!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