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文按照指示牌走進明倫堂,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來,放好筆墨和硯台,定了定神,距離開考還有一點時間,有些考生還沒有進場,他決定放空一下自己。
據說這次的題目是參照縣試的試卷題目來出的,而縣試隻是明朝科舉製度的第一步。縣試起源於隋唐時期,隨著科舉製度的確立而形成。宋代,縣試成為選拔官員的重要途徑之一。明清時期,縣試的規模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成為無數士子踏上仕途的第一步。
縣試的考試科目主要包括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策論等。其中,“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則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這些經典著作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必讀之書。
詩詞歌賦部分則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能夠創作出符合格律的詩歌和文章。
策論則是對時事政治的分析和評論,考驗考生的政治敏感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縣試的考試形式主要是筆試,考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卷。考試通常分為幾個科目,每個科目都有不同的答題要求和評分標準。考生的成績將決定他們是否能夠進入下一輪的府試。
縣試是中國古代科舉製度中的初級考試,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學素養和政治理論水平。
這次縣學的入學考試的考試內容主要參考縣試,也就是考試內容包括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和策論等。
考試的題型主要分為四種,一是四書文,命題來自《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需按八股格式作答,字數限700字以內?。
二是?試帖詩?,以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題目多取自經史典故?。
?三是以史論為主,如《漢高祖用三傑論》?。
四是?經義與默寫?。如考經文《五經》選一)及律賦?,默寫“聖諭廣訓”片段,要求無錯漏?等。
正式的縣試通常有四場或五場由各縣令具體確定),第一場考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寫的時候要注意格式和字數,不能超過七百字;第二場考四書文一篇,性理論或孝經論一篇,默寫“聖諭廣訓”約百字,不能有錯彆字和塗改;第三場考四書文或經文一篇,律賦一篇,五言八韻試帖詩一首,默寫前場“聖諭廣訓”首二句;第四五場連在一起考,主要考經文、詩賦、經文、姘文。
每場考試每隔數日舉行一次,前一場考試通過者才有資格參加下場,且每場考試錄取人數依次減少。
而這次的縣學考試是簡化版縣試,隻考兩場,每天一場,按照去年的經驗,今天第一天應該是考兩篇四書文+一篇試帖詩,明天第二場會考得比較雜,應該會考經文一篇+律法或駢文或算術等。
在考試結束後,考官會將兩場考試的得分相加,按照前後順序排名,錄取前1520名的考生。據說前三名的考生可以免學費入學,並且可以獲得510兩不等的獎學金,而後麵的考生就得交束修上學。
當然,除了這些正兒八經考進來的考生,縣學為了創收也會招收一部分的高價收費生,據說,束修高達50兩一年,還得有關係才行,畢竟據說新縣令很重視文教業績,希望可以打破建縣以來0秀才的突破。
突然,一陣響亮的銅鑼聲響起,一個穿著縣學教諭服飾的人帶著一群拿著試卷的工作人員從考場外走進明倫堂,為首的人吆喝了一句“弘治五年從化縣學考試正式開始。”
陳遠文趕緊低頭,不敢再東張西望,然後就看到有穿著儒服的工作人員按序分發試卷,拿到試卷後,陳遠文迅速掃了一眼題目,果然是兩道四書文和試帖詩。
他心中暗自慶幸自己平時對四書的苦讀沒有白費,題目雖有一定的難度,但都在他的知識範疇內。
他深吸一口氣,在心裡默默打起腹稿,準備完畢後拿起毛筆,飽蘸濃墨,開始在草稿紙上揮灑,寫四書文時,他文思泉湧,將儒家經典的理解融入其中,文章條理清晰,論點鮮明,不一會就完成了兩道四書題。
作試帖詩時,果然是寫關於早春的詩句,他之前有試寫過後讓陳童生幫忙修改潤色過,雖然稱不上巧妙地運用,韻律和諧優美,但是絕對符合題目要求,不驚豔,但也不會扣分,主打一個平穩不出錯。
考場內靜悄悄的,隻聽得見一眾考生筆尖摩挲紙張的沙沙聲。陳遠文寫完草稿後,仔細檢查看有無錯彆字或犯忌諱的字眼,確認無誤後,他趕緊把內容抄寫到答題紙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陳遠文沉浸在答題的世界裡,絲毫未覺周圍的變化。當教諭喊出還剩一刻鐘交卷時,他剛好完成最後一筆,放下毛筆,活動了下有些僵硬的手腕,仔細檢查起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錯的細節。
隨著又一陣銅鑼聲響起,教諭宣布第一場考試結束,交卷時間到,陳遠文看著縣學的工作人員過來糊名拿走答卷,心中既期待又緊張,默默地祈禱自己今天的考試能取得好成績,也希望明天第二場的考試可以像今天這樣順順利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遠文收拾好物品,跟著考生們的後麵走出縣學大門,剛出了縣學大門,就被早已經等候在一旁的陳傳富接過包袱,還非要背他回去。
陳遠文不得不再三表示自己很好,雖然有點累,但走路完全沒有問題。他爹則還在嘟囔著說剛剛他在門外茶攤喝茶等候的時候,聽其他考生們的家屬說每次考試都有考生剛出考場就暈倒的,讓他注意。
陳遠文還想繼續解釋,就在這時後方傳來一陣騷動,有人大喊著:“救命啊,有人暈倒了,快幫忙叫大夫啊。”
陳遠文轉身一看,隻見一名中年男子失魂落魄地抱著一名十歲左右的少年郎在嚎哭著,一副六神無主的樣子。
幸虧旁邊圍觀的人裡有熱心人士走出來搭把手,和中年大叔一起抬起暈倒的少年,說:“快,跟我來,這邊巷子裡有間回春堂,坐堂大夫醫術了得,這位小兄弟定能藥到病除”。
陳傳富一看,也不和陳遠文多說,一個彎腰低頭就把陳遠文背到背上就大踏步向宅子走去,陳遠文知道他爹的擔心,也放棄掙紮,放鬆自己趴在他爹寬厚的背上。
可能是在考場消耗了巨大的腦力,也可是他阿爹的背部又寬廣又溫暖,也可能是春日的風太暖融融,陳遠文居然在不知不覺中睡意朦朧。
陳傳富感受到背後兒子輕微的打呼聲,忍不住放慢了腳步聲,心裡心疼地嘟囔著:臭小子,剛才還嘴硬說不累,這才背上沒幾步,都累得快睡著了。
回到家中,陳傳富小心翼翼地把熟睡未醒的陳遠文輕輕放在床上,在他的小腹處蓋上一條薄薄的毯子,然後輕手輕腳地退出房間,去準備容易消化的飯菜和洗澡的熱水。
陳遠文一覺睡到傍晚才悠悠轉醒,他起身伸了個懶腰,感覺精神好了許多。
此時,聽到房間動靜的陳傳富看到兒子醒了,趕緊催他去洗個熱水澡,然後等他洗漱完畢,又趕緊把溫在灶上的粥和菜拿上來。
飯桌上,陳傳富關切地詢問他今天考試的情況,陳遠文自信地說發揮得不錯,陳傳富聽完後開心地笑不攏嘴。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