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時的威海衛,夜幕已降臨,港灣裡的艦船亮起燈火,像一串巨大的珍珠。大閱的第七個環節——夜間協同演練,在寂靜的海麵上展開,這是最貼近實戰的科目,也是最考驗水兵素質的環節。
丁汝昌站在“定遠”艦的艦橋,望著漆黑的海麵:“夜間作戰最容易混亂,今天就要看看,咱們的弟兄能不能在黑夜裡保持陣型,準確傳遞信號。”他下令熄滅除航行燈外的所有燈火,港灣瞬間陷入一片昏暗。
李和在“威海”艦上,指揮水兵們用遮光板罩住燈光,隻留一道窄縫照亮甲板。“記住,無線電保持靜默,隻用燈光信號聯絡。”他對信號兵叮囑道,“‘長亮三秒’是‘安全’,‘閃三下’是‘發現目標’,千萬彆弄錯。”
戌時三刻,演練開始。薩鎮冰在“平遠”艦上發出第一道燈光信號:“各艦保持間距,航速8節,向東北方向前進。”刹那間,各艦的航行燈依次閃爍,像黑夜裡的螢火蟲,在海麵上組成一條流動的光帶。
突然,“廣丙”艦的燈光信號出現錯誤——本該“閃三下”表示“發現目標”,卻錯發成“長亮三秒”的“安全”信號。跟在後麵的“建威”艦不明就裡,差點撞上“廣丙”。幸虧李和反應快,讓“威海”艦打出“緊急停車”的信號,才避免了碰撞。
“怎麼回事?”丁汝昌通過無線電質問。“廣丙”艦的管帶連忙解釋:“信號兵太緊張,手滑了。”丁汝昌沉聲道:“戰時手滑就是人命!再練!”
第二次演練,各艦都格外小心。當薩鎮冰發出“模擬遭遇敵艦,左轉向30度”的信號時,北洋主力艦率先響應,燈光信號在黑暗中傳遞得有條不紊。南洋、廣東的艦隻雖然稍慢,但也準確完成了轉向。
最驚險的是“夜間魚雷突擊”。鄧世昌指揮“震洋”艦關閉航行燈,隻靠星光辨彆方向,悄無聲息地接近靶船。在距離靶船一海裡處,他下令打開魚雷發射管的指示燈,“龍驤一號”拖著微弱的航跡射出,精準命中靶船。靶船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半個夜空,映出“震洋”艦迅速撤離的身影。
觀禮台上,李鴻章看得心驚膽戰:“黑燈瞎火的,連船都看不清,怎麼還能打得這麼準?”丁汝昌解釋道:“靠的是平時的訓練,水兵們閉著眼睛都能摸到炮位、魚雷管。還有星光、海浪的方向,都是他們的‘眼睛’。”
戌時過半,演練中最意外的一幕發生了——一艘福建船政的巡邏艇誤闖靶場,正好出現在“威海”艦的炮擊路線上。李和當機立斷,下令“停火”,同時打出“緊急避讓”的信號。巡邏艇慌忙轉向,才躲過一劫。
“好險!”吳安康在“南琛”艦上拍著胸口,“這要是真炮彈,後果不堪設想。”李準也感慨:“夜間作戰真是凶險,一步錯就滿盤皆輸。”
演練結束後,丁汝昌召集各艦管帶,嚴厲批評了“廣丙”艦和巡邏艇的失誤:“今天是演練,錯了能改;要是戰時,就是全軍覆沒!從明天起,各艦加練夜間科目,什麼時候練到零失誤,什麼時候才算合格!”
戌時的海風帶著涼意,吹在每個人的臉上。李和站在“威海”艦的甲板上,望著遠處漸漸平息的海麵,忽然覺得夜間演練比白天更有意義——戰爭不會隻在白天爆發,隻有在最黑暗的時刻,才能看出一支艦隊的真正實力。
鄧世昌走過來,手裡拿著個燈籠:“剛才那下確實險,不過也讓弟兄們長了記性。”他點燃燈籠,暖黃的光映在兩人臉上,“以後得多搞這種夜間演練,越接近實戰越好。”
戌時將儘,港灣裡的燈火重新亮起,比剛才更明亮了些。水兵們在甲板上收拾裝備,臉上帶著疲憊,卻沒人抱怨——他們知道,今夜的每一次失誤,都是為了將來在戰場上少流一滴血。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