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東京,陽光熾熱,空氣仿佛都被烤得扭曲。伊藤博文坐在他那寬敞而又略顯陰暗的辦公室裡,汗水沿著他的額頭滑落,浸濕了他的衣領。然而,真正讓他感到悶熱和潮濕的,並不是這難耐的天氣,而是那份剛剛送到他案頭的密報。
這份密報來自駐威海的間諜,上麵的消息讓伊藤博文的眉頭緊緊皺起。他瞪大眼睛,逐字逐句地閱讀著那些情報,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
“北洋水師已接收德國速射炮五十門,正在安裝;諾華火藥日產超千發;‘威海’‘震洋’兩艦合練,戰術日趨成熟。”這些字句如同一把把重錘,狠狠地敲在伊藤博文的心上。他深知這些情報意味著什麼——北洋水師的實力正在迅速增強,這對日本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然而,真正令他驚恐萬分的卻是另一份情報。這份情報的來源是英國著名的阿姆斯特朗公司,上麵的內容清晰明了地寫著:“清國曾經詢問過‘君權’級戰列艦的建造事宜,似乎有擴充軍隊的計劃。”伊藤博文的手不禁微微顫抖起來,他深知,如果清國真的開始大規模擴充海軍力量,那麼日本在東亞地區的地位必將遭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不能再猶豫不決了!”山縣有朋突然站起身來,他的動作異常迅速,以至於軍刀與桌角猛烈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他的聲音充滿了急迫與焦慮:“如果再給北洋水師半年的時間發展,等他們的新式火炮全部配備到位,我們恐怕就再也沒有絲毫勝算可言了!”
伊東佑亨的臉色異常凝重,他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可是,英國那邊說聯合艦隊的‘富士’號和‘八島’號兩艘戰艦‘君權’級戰列艦的仿製艦)還需要三個月才能竣工,而且英國似乎在刻意阻撓施工進程。如果現在就倉促開戰,我們的‘吉野’號和‘浪速’號恐怕未必是‘威海’號和‘震洋’號的對手啊。”
伊藤博文沉默良久,忽然問:“駐山東的間諜,還在嗎?”
參謀次長川上操六點頭:“在,代號‘櫻花’,已混入山東巡撫衙門當差。”
伊藤博文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讓‘櫻花’動手,製造混亂。山東是北洋的後院,若能讓清廷猜忌丁汝昌,或許能拖延他們的備戰速度。”他頓了頓,補充道,“做得乾淨些,彆留下把柄。”
“還有,告訴阿姆斯特朗公司,我們加錢,讓他們保證‘富士’號和‘八島’號的施工進度。”說著,他看向財政大臣:“不夠的部分,從天皇內帑支出。”
日本的海軍省和陸軍省,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吉野”艦的速射炮更換工程晝夜不停,艦長河原要一立誓:“七月底前,定要讓‘吉野’的射速超過‘威海’艦!”陸軍則在釜山集結,以“保護僑民”為名,準備隨時進入朝鮮。
報紙上,《朝日新聞》開始散布“清國即將進攻日本”的謠言,煽動民眾情緒;《讀賣新聞》則鼓吹“先發製人,奪取黃海製海權”,為開戰製造輿論。
六月底,一艘日本商船“幸運丸”以“補給”為名,悄悄駛近威海衛。船上的“商人”其實是海軍間諜,用望遠鏡瘋狂記錄北洋艦船的位置、炮位、巡邏規律,尤其是“威海”“震洋”兩艦的煙囪數量和航速。
薩鎮冰的無線電隊截獲了他們的密電,雖然沒能完全破譯,但“速射炮”“魚雷”“威海”等詞頻繁出現,讓丁汝昌越發警惕。“日本人在摸我們的底。”他對李和道,“通知各艦,加強戒備,尤其是夜間,不準任何可疑船隻靠近。”
黃海的浪濤裡,中日兩國的艦隊像兩頭對峙的猛獸,都在積蓄力量,等待最佳的出手時機。日本的焦慮,北洋的緊迫感,在六月的尾聲裡交織,讓這片海域的空氣,越來越稀薄。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