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入駐琉球、朝鮮_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3章 入駐琉球、朝鮮(1 / 1)

光緒二十三年六月初七,旅順港的晨霧還沒散儘,李和已經站在“平遠”艦的甲板上。新換的珊瑚頂戴在朝陽下泛著紅光,北洋水師副提督的官服後擺被海風掀起,露出腰間那柄李鴻章親贈的鯊魚皮佩刀。

“大人,駐朝陸營已在威海衛登船。”參謀官捧著電報,手指在海圖上點出三個紅點,“步軍統領左寶貴部兩千人,騎兵營五百,還有朝鮮籍輔兵一千,合計三千五百人。”

李和接過望遠鏡,鏡頭裡的運輸船隊正解纜起航。北洋水師的五艘巡洋艦呈雁形陣護航,最外側的“濟遠”艦煙囪噴出的煤煙在晨霧中拉出灰線。他忽然想起兩年前在威海衛附近與日本聯合艦隊主力決戰,“濟遠”艦的主炮卡殼時,正是左寶貴帶著陸兵用哈乞開斯炮支援,如今這位從朝鮮戰場拚出來,在威海衛浴血奮戰的將領,要跟著自己去接收這片曾染透鮮血的土地。

“告訴左大人,”李和放下望遠鏡,“朝鮮百姓要是有難處,先從咱們的軍糧裡勻。”他頓了頓,指尖叩擊著欄杆,“尤其是黃海道沿岸,那些在海戰裡幫過咱們的漁村,每戶送兩匹棉布,記在北洋賬上。”

參謀官剛要轉身,了望哨突然高喊:“南方發現三艘蒸汽船!掛日本旗!”

李和迅速調整望遠鏡,鏡頭裡的三艘船正貼著朝鮮半島西海岸行駛,桅杆上的太陽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是日本的‘春日丸’級運輸船,”他一眼認出那獨特的雙煙囪設計,“去年《天津條約》裡寫得明白,日本需在本月前撤出朝鮮所有駐軍,他們這是在趕最後一班船。”

“要攔截嗎?”“平遠”艦管帶問道,手已經按在火炮擊發器上。

李和搖搖頭。望遠鏡裡,日本運輸船的甲板上擠滿了士兵,不少人正朝著北洋艦隊的方向張望,眼神裡混著不甘與惶恐。“讓他們走,”他輕聲道,“但發信號給‘濟遠’,跟上去盯著,彆讓他們在沿岸亂停。”

艦隊駛入大同江口時,朝鮮國王李熙派來的迎接船已在錨地等候。穿紅袍的朝鮮官員站在船頭頻頻作揖,看到“平遠”艦桅杆升起的龍旗,突然朝著漢城方向跪拜下去。李和讓通事翻譯他們的呼喊,聽到“王師歸來”四個字時,忽然想起光緒十九年那個雪夜,丁汝昌在威海衛的帥帳裡說:“海軍不隻是打勝仗,更是要讓龍旗重新插回該插的地方。”

駐軍儀式定在漢城景福宮。當左寶貴帶著士兵護衛著龍旗穿過光化門時,沿街的朝鮮百姓紛紛跪迎,有人捧著曬乾的海魚,有人舉著寫滿漢字的“歡迎王師”木牌。李和注意到一個瞎眼的老婦人,正用枯瘦的手指撫摸士兵的軍靴,通事說她的兒子三年前在黃海海戰中幫北洋水師運送彈藥,被日本巡邏艇打死在仁川港。

“給她二十兩銀子,”李和低聲對副官說,“再派人送她去平壤的軍醫院看看眼睛。”

接收朝鮮的事宜比預想中順利。日本駐朝公使林權助在交接文書上簽字時,手一直在發抖,筆尖戳穿了三張宣紙。李和盯著他寫下“永不乾涉朝鮮內政”的字樣,忽然想起丁汝昌的囑咐:“簽了字不算數,得讓他們的軍艦真真切切離開,讓咱們的炮口對著他們該在的地方。”

處理完漢城的事務,李和帶著“平遠”“濟遠”兩艦駛向琉球。出發前收到丁汝昌的電報,隻有八個字:“揚我軍威,滅寇軍心”。他明白這八個字的分量——日本水師主力雖在黃海覆滅,但長崎、橫須賀的船塢裡,新艦的龍骨已悄然架設,必須得讓日本知道,北洋水師永遠騎在他們頭上,讓他們不敢輕起戰端。

琉球那霸港的景象與漢城截然不同。港口裡停著四艘英國商船,碼頭上的日本稅吏還在盤查過往船隻,看到北洋艦隊駛入時,竟試圖升起阻攔索。“濟遠”艦毫不客氣地鳴炮示警,150毫米主炮的轟鳴震碎了港內的寧靜,稅吏們抱著腦袋四處逃竄。

“大人,琉球王尚泰派人來了。”副官指著一艘插著黃綢旗的小艇,艇上的老者穿著明朝樣式的官服,見到李和便跪地痛哭。他說日本占據琉球二十年來,不僅搶走了首裡城的銅鐘,還強迫百姓改穿和服,連祭祀孔子的文廟都改成了神社。

“帶我們去首裡城。”李和的聲音有些發緊。當他踏上那座熟悉又陌生的城池時,發現宮牆上的琉璃瓦大多已碎裂,隻有正殿的“萬國津梁”匾額還歪斜地掛著,漆皮剝落處露出被刀劈過的痕跡。

“這是去年日本兵撤的時候砍的,”尚泰王的孫子尚寅指著匾額,眼淚直流,“他們說琉球再也不是萬國津梁,隻能是大日本的屬地。”

李和讓人找來梯子,親自爬上正殿屋頂,將一麵嶄新的龍旗係在旗杆上。海風拂過,龍旗舒展的瞬間,等候在城外的琉球百姓突然山呼“萬歲”,聲音裡混著日語、漢語和琉球方言,卻都透著同一種欣喜。

就在這時,了望哨報告:“東南海域發現日本艦隊!三艘巡洋艦,正向那霸駛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和迅速登上“平遠”艦的指揮塔。望遠鏡裡,三艘日本巡洋艦正全速接近,旗艦“吉野”號的主炮已經指向港口——這是黃海海戰後日本重建的第一艘巡洋艦,雖然噸位不及“平遠”,但航速更快。

“升信號旗,”李和冷靜地下令,“告訴他們,按《天津條約》第三條,琉球海域禁止日本軍艦駛入,限他們一小時內轉向離開。”

“吉野”號的回應是升起戰鬥旗。艦橋上傳來的信號兵報告:“對方說琉球是日本固有領土,要求我艦立即撤離!”

“濟遠”艦管帶急了:“大人,跟他們廢話什麼?開一炮他們就慫了!”

李和沒有動。他盯著“吉野”號的煙囪,發現其冒出的黑煙比正常情況濃得多——這是鍋爐保養不佳的跡象。“他們不敢開戰,”他對身邊的軍官們說,“日本海軍的新艦還沒形成戰力,這三艘是來試探的。”

他讓人給“吉野”號發去最後通牒:“再不退,我艦將視為敵意,予以驅逐。”同時下令“平遠”“濟遠”兩艦主炮裝彈,炮口對準日本艦隊的航線。

對峙持續了四十分鐘。當“平遠”艦的前主炮緩緩轉向“吉野”號時,日本艦隊終於開始轉向。李和看著他們狼狽離去的背影,忽然想起李準在威海衛說的話:“對付這些狼崽子,手裡的家夥硬,他們才肯認條約。”

收回琉球的儀式在首裡城的天壇舉行。尚泰王的後裔捧著塵封多年的《中山世譜》,將象征琉球王權的金印交到李和手中。李和翻開泛黃的譜牒,看到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冊封琉球王的詔書,忽然覺得肩上的擔子比在旅順船塢時沉了許多。

“告訴丁軍門,”他對發報員說,“朝鮮、琉球已按約收回。請派來的文官儘快到任,海軍隻能守海疆,治理地方還得靠他們。”他頓了頓,補充道,“再調兩艘驅逐艦來,這裡的海岸線太長,需要常巡邏。”

七月的海風帶著暑氣,吹過那霸港的碼頭。李和站在“平遠”艦的甲板上,看著工人正在修建新的炮台,遠處的海麵上,“濟遠”艦正護送著滿載琉球貢品的船隊駛向天津。他想起出發前丁汝昌的囑咐:“收回來隻是開始,得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算是真的守住了。”

這時副官遞來一份電報,是裴蔭森從福州發來的:“安海級巡洋艦‘閩複’號下月下水,船政學堂的學生想請你去觀禮。他們說新艦的主炮能打到琉球,以後福建水師可以常來巡航。”

李和笑了。他望向東南方向,仿佛能看到馬尾船廠的煙囪,看到吳安康在長江口操練的南洋艦隊,看到李準派往暹羅的商船隊。威海衛會商時那些爭論的聲音,此刻都化作了海疆線上的龍旗,在不同的海域飄揚。

“給裴大人回電,”他對發報員說,“觀禮一定到。另外,告訴旅順的小張,‘海天’號下水時,彆忘了通知朝鮮和琉球的百姓,讓他們也看看,咱們的軍艦能護著他們了。”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灑在“平遠”艦的甲板上。李和撫摸著主炮的炮身,金屬的涼意從指尖傳來,卻讓他心裡格外踏實。他知道,收回朝鮮和琉球隻是第一步,接下來要做的,是讓這裡的百姓不再受戰火侵擾,讓龍旗在這片海域永遠飄揚——就像威海衛的朝陽,總會準時升起在海平線上。

艦隊返航時,李和特意讓“平遠”艦沿著琉球群島的海岸線緩緩行駛。他站在船尾,看著那霸港的燈火漸漸遠去,忽然看到海麵上有無數光點在閃爍。副官告訴他,那是琉球的漁船,漁民們正舉著燈籠為艦隊送行。

“他們以前怕日本巡邏艇,”副官解釋道,“現在看到咱們的軍艦,都敢連夜出海捕魚了。”

李和舉起望遠鏡,看著那些搖曳的燈火,突然覺得眼睛有些發熱。他想起黃海海戰中犧牲的弟兄們,想起旅順船塢裡日夜趕工的工匠,想起威海衛會商時那七次修改的經費表。原來所有的爭論、犧牲、辛勞,最終都化作了此刻海麵上的點點燈火——那是百姓對安寧的期盼,也是海軍存在的意義。

“全速前進,”他對舵手說,“回旅順。”

“平遠”艦的汽笛長鳴,在夜色中的海麵上傳出很遠。李和知道,等回到旅順,又有新的任務在等著他:“海天”號的試航、朝鮮駐軍的補給、琉球炮台的修建……但他心裡踏實,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乾。威海衛的海風裡凝聚的約定,正在這片海疆上,一點點變成現實。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