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鐵軌下的暗礁_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1章 鐵軌下的暗礁(1 / 1)

朝鮮義州到旅順的鐵路已鋪過鴨綠江。詹天佑蹲在剛澆築的橋墩旁,指尖劃過混凝土表麵,觸感光滑如鏡。福建船政派來的老石匠正用木槌敲打橋墩,沉悶的聲響裡沒有一絲空洞——這是用桐油、糯米和水泥混合的“三合土”,比英國的波特蘭水泥抗壓性還強三成。

“詹總師,前麵的鷹嘴崖出問題了!”一個測繪員氣喘籲籲跑來,手裡的圖紙被汗水浸得發皺,“昨天夜裡,有人把剛架好的鐵軌拆了,還放火燒了工棚,三個工匠被砍傷了!”

詹天佑猛地站起身,草帽都掉在了地上。鷹嘴崖是這段鐵路最險要的路段,兩側是懸崖,下麵是湍急的鴨綠江水,一旦停工,整個工期就得往後拖一個月。他抓起水平儀,跟著測繪員往鷹嘴崖趕,路上遇到左寶貴帶著一隊海防陸師趕來,士兵們的步槍上還沾著露水。

“是日本浪人乾的,”左寶貴咬牙切齒,指著地上的刀鞘,“上麵刻著‘薩摩藩’的紋章,跟去年在漢城刺殺朝鮮官員的是一夥人。還有幾個俘虜招了,說朝廷的人給他們送了糧食和武器,讓他們‘攪黃鐵路’。”

詹天佑蹲在被燒毀的工棚前,看著燒焦的枕木,手指微微發抖。這些枕木是廣東送來的柚木,浸過桐油,本能用二十年,如今卻成了一堆黑炭。“不能停,”他站起身,眼神格外堅定,“讓工匠們先修臨時便道,把鐵軌重新架起來,我去跟李副提督發電報,讓他派驅逐艦來巡邏——鷹嘴崖下麵的江麵,必須守住。”

左寶貴立刻讓人在崖頂設了崗哨,每個哨位配兩挺機槍,又調了一艘巡邏艇在江麵巡航。工匠們也來了勁,朝鮮青年扛著新枕木,福建石匠拿著鋼釺鑿岩,連受傷的工匠都纏著繃帶幫忙遞工具。三天後,鷹嘴崖的鐵軌重新架好,詹天佑讓人在橋墩上刻了八個字:“鋼骨鐵筋,豈懼宵小”。

消息傳到旅順,李和正在“海天”號上檢查主炮。接到電報時,他正看著炮手們裝填新造的穿甲彈——這種炮彈裡摻了鎢砂,能打穿日本新艦的裝甲。“朝廷的人真是膽大包天,”李和把電報揉成一團,“敢跟日本人勾結,壞咱們的大事。”

他立刻給李鴻章發了封密電,讓他查查朝廷裡是誰在背後搞鬼。沒過多久,李鴻章回電:是內務府總管李蓮英,他受慈禧太後默許,給河北的土匪送了十萬兩銀子,讓他們去騷擾鐵路工地,還說“鐵路修得太快,水師的勢力太大,得壓壓”。

“壓?”李和冷笑,把電報遞給丁汝昌,“他們以為靠幾個土匪就能攔住鐵路?太小看咱們的工匠和士兵了。”他當即下令,讓北洋的海防陸師進駐鐵路沿線,每個縣派一個連,重點保護隧道和橋梁,又讓廣東水師派三艘驅逐艦,沿著鴨綠江、遼河巡邏,嚴查走私武器的船隻。

與此同時,南洋的鐵路工地也出了亂子。吳安康在南京接到報告,江浙的鹽梟受朝廷官員指使,夜裡偷襲了上海到南京的鐵路工地,搶走了二十噸鋼軌,還綁架了五個德國工程師——這些工程師是詹天佑請來指導隧道施工的。

“反了他們了!”吳安康摔了茶碗,立刻調派南洋的海防陸師,帶著漕幫的弟兄去追。漕幫的人熟悉水路,很快就在太湖裡找到了鹽梟的船。雙方交火時,漕幫的舵手駕著快船,直接撞翻了鹽梟的船,救回了工程師,搶回的鋼軌一根沒少。

“告訴那些官員,”吳安康對著俘虜的鹽梟說,“再敢來搗亂,我就把他們跟日本人勾結的證據送到《申報》上,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他們是怎麼吃裡扒外的!”

廣東的鐵路工地也不太平。李準接到消息,廣西的土匪受法國傳教士挑唆,想破壞鎮南關到廣州的鐵路橋。這些土匪手裡有法國造的步槍,還帶著炸藥,揚言要“把鐵路炸成碎片”。

李準沒派兵圍剿,反而讓人帶了些糧食和布料,去土匪的山寨談判。山寨裡的土匪大多是貧苦農民,被官府逼得走投無路才落草。李準對他們說:“鐵路修通了,廣西的米能運到廣東賣高價,你們的家人就能吃飽飯。要是你們願意放下武器,水師就招你們當護路隊,每月發三兩銀子,比當土匪強十倍。”

土匪頭目沉默了很久,最後把手裡的步槍扔在地上:“我們信李軍門一次。要是將來鐵路真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就護一輩子鐵路。”

短短一個月,各地的匪患漸漸平息。朝廷裡的反對聲音也小了——李鴻章把李蓮英勾結日本浪人的證據悄悄送給了慈禧太後,慈禧怕事情鬨大,丟了自己的顏麵,趕緊叫停了對土匪的支持,還把李蓮英罵了一頓。

九月初,詹天佑傳來好消息:義州到旅順的鐵路全線貫通。第一列火車從義州出發,拉著三十車朝鮮煤,朝著旅順駛去。火車頭的煙囪噴出黑煙,在藍天上拉出一道長長的線,鐵路沿線的百姓都舉著燈籠、敲著鑼鼓來送行,朝鮮的老人對著火車磕頭,說這是“能帶來平安的鐵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和在旅順火車站迎接第一列火車。當火車頭緩緩駛入站台時,他看到詹天佑站在車廂門口,臉上滿是疲憊,卻笑得格外燦爛。“李副提督,”詹天佑跳下車,手裡拿著個鋼軌樣品,“這是最後一段鐵軌,用的是朝鮮鐵礦的鋼,比漢陽鐵廠的還硬,能用上五十年。”

左寶貴也來了,他帶來了朝鮮國王贈送的錦旗,上麵繡著“華夷共護,海疆永固”八個漢字。“朝鮮百姓說了,”左寶貴笑著說,“以後每年都給鐵路工地送大米,還要派青年來幫忙修鐵路,讓火車能開到平壤,開到漢城。”

當天下午,“海天”號在旅順港鳴響汽笛,迎接第一列火車運來的煤。當煤炭通過傳送帶卸到“海天”號的煤艙時,丁汝昌、裴蔭森、李準、吳安康都站在甲板上,看著這一幕,眼裡滿是感慨。

“以前咱們的軍艦缺煤,得從英國買,每噸要五兩銀子,還得看人家的臉色。”丁汝昌磕了磕煙杆,“現在好了,火車一響,煤就來了,還是咱們自己的煤,想燒多少燒多少。”

裴蔭森指著遠處的船塢,那裡正有三艘驅逐艦在建造,龍骨上的鉚釘閃著金屬光澤。“鐵路通了,鋼料、火藥、炮彈都能快速運到各船廠,”老人笑著說,“明年這個時候,咱們四大水師的驅逐艦就能湊夠三十艘。”

李準晃了晃手裡的電報,是廣東十三行發來的:“英國怡和洋行想跟咱們合作,用鐵路運絲綢到香港,願意按市價付運費。”他看向眾人,“咱們的鐵路,不光能運煤、運兵,還能賺錢,以後造艦的錢就更不愁了。”

吳安康拍著李和的肩膀:“下一步,該修上海到南京的鐵路了,再把廣州到鎮南關的鐵路接上,到時候咱們的海防陸師,十天就能從遼東調到廣西,誰要是敢來犯,咱們就能立刻揍回去!”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灑在鐵路和軍艦上,鐵軌與鋼艦交相輝映,像一條鋼鐵巨龍,一頭紮進陸地,一頭伸向海洋。李和望著這壯闊的景象,忽然想起在威海衛會商時,那些關於經費、關於技術、關於未來的爭論。如今,這些爭論都有了答案——鐵路延伸到哪裡,龍旗就飄揚到哪裡;軍艦航行到哪裡,海疆就守護到哪裡。

他轉身走向電報房,要給所有鐵路工地和船廠發報,告訴他們:“鐵軌不停,鋼艦不歇,海疆永固,華夏永昌。”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所有守護這片土地的人,用鋼與汗、血與淚,共同許下的誓言…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