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六年五月,旅順港的海風帶著初夏的暖意,“海天級”二號艦“海圻”號的下水儀式,在一片鋼鐵轟鳴中拉開序幕。船台兩側的鋼索緩緩鬆動,這艘萬噸巨艦裹著紅綢,順著滑道平穩滑入黃海,激起的浪花濺起丈高,落在甲板上,像給這艘新艦獻上的第一份洗禮。
李和站在觀禮台,看著“海圻”號的艦體在海麵穩穩浮起,艦首的龍旗在風中展開,心裡滿是振奮。總工程師跑過來,手裡攥著剛測完的數據,聲音裡帶著喘息:“副提督!吃水深度6.8米,完全符合設計標準!艦體傾斜度不到1度,比‘海天’號下水時還穩!”
不遠處的碼頭,“海天”號早已懸掛滿旗,作為剛入列的旗艦,它正以鳴炮的方式歡迎“海圻”號——21響禮炮的轟鳴穿透雲層,在黃海之上回蕩,像是在宣告北洋水師正式邁入“雙萬噸艦”時代。丁汝昌站在“海天”號艦橋,煙杆夾在指間卻忘了點燃,目光落在“海圻”號的主炮上,嘴角忍不住上揚:“有了這兩艘艦,咱們在黃海,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了。”
下水儀式剛結束,李和就接到李鴻章的密令:“威遠”號移交廣東水師的手續已辦妥,三日後在威海衛交接;“定遠”“鎮遠”兩艦從今日起,逐步拆解北洋標識,下月起分批移交南洋水師與福建船政水師。
“威遠”號——這艘1894年下水的日本富士級戰列艦,曾是甲午海戰中日本海軍的主力,如今卻成了北洋水師移交廣東的“厚禮”。李和登上“威遠”號時,廣東水師的接艦官兵已在甲板列隊,管帶陳良弼穿著嶄新的官服,握著李和的手,語氣裡滿是激動:“有了‘威遠’號,廣東水師終於有了能鎮住南海的主力艦!以後荷蘭、西班牙的軍艦再敢闖西沙,咱們也能挺直腰杆了!”
李和指著艦上的305毫米主炮,細細叮囑:“這艦的主炮射速比‘海天’號慢半分鐘,你們得讓水兵多練裝填;鍋爐的水垢要每周清理,不然會影響航速。北洋派來的教官會留三個月,有任何問題,隨時發報聯係。”他頓了頓,從懷裡掏出一本保養手冊,“這是工匠們總結的經驗,從主炮維護到輪機保養,都寫得清楚,你們收好。”
陳良弼接過手冊,像接過燙手的寶貝,緊緊抱在懷裡。當天下午,“威遠”號在北洋水師兩艘驅逐艦的護送下,緩緩駛離威海衛,朝著廣州的方向而去。站在碼頭上,李和看著“威遠”號的身影漸漸遠去,心裡清楚,這艘艦的移交,不僅是廣東水師的實力提升,更是四大水師協同布局的關鍵——南海有了“威遠”號,北洋就能更專心地應對黃海、渤海的局勢。
與此同時,“定遠”“鎮遠”兩艦的移交也在悄然推進。“定遠”號先駛往南京,移交南洋水師——吳安康帶著南洋官兵在碼頭等候,看著這艘曾在黃海海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鐵甲艦,老管帶忍不住紅了眼眶:“當年甲午海戰,我在‘南瑞’號上看著‘定遠’號抗住日本艦隊的圍攻,就盼著有一天南洋也能有這樣的艦!如今願望成真,以後長江口的防務,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鎮遠”號則駛向福州,移交福建船政水師。裴蔭森親自登艦,摸著艦體上當年留下的彈痕,語氣感慨:“船政學堂的學生,天天對著‘鎮遠’號的圖紙學習,如今終於能親手操控這艘艦了!有了‘鎮遠’號,台灣海峽的巡邏,咱們也能拿出硬底氣,不怕日本的魚雷艇來搗亂!”
巨艦易主的消息,像一陣風,悄悄傳遍了各大海域。日本橫須賀船塢裡,東鄉平八郎看著從威海衛傳回的情報,手裡的鉛筆被捏得變形——北洋不僅有了“海天”“海圻”兩艘萬噸艦,還把“定遠”“鎮遠”“威遠”這樣的主力艦分給南洋、廣東、福建,等於中國四大水師都有了能作戰的主力艦,而日本的“春日”級巡洋艦,還在等英國的蒸汽機到貨。
俄國海參崴軍港,格爾思看著“威遠”號駛往南海的航線圖,臉色凝重地對副官說:“北洋水師這是在布大局——黃海有‘海天’‘海圻’,長江有‘定遠’,南海有‘威遠’,台灣海峽有‘鎮遠’,中國的海疆,已經被他們用軍艦織成了一張網。以後想在東北亞插手,怕是更難了。”
而此時的旅順船塢,“海圻”號的主炮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305毫米穿甲彈從炮管射出,精準命中十海裡外的靶船,將靶船的裝甲板炸出一個巨大的窟窿。李和站在艦橋,看著遠處的爆炸火光,心裡滿是踏實——“海天”入列,“海圻”下水,三艦易主,北洋水師的實力不僅沒減,反而讓整個中國海疆的防務都提了一個檔次。
丁汝昌走到他身邊,遞來一杯茶:“李鴻章大人說了,等‘海容’‘海籌’號也下水,咱們就把北洋的海防陸師和四大水師的軍艦整合起來,搞一次全海域演習——讓列強看看,中國的海疆,不是他們想來就能來的。”
李和接過茶,望向無垠的黃海。海麵上,“海天”號和“海圻”號並駕齊驅,龍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遠處的鐵路工地,汽笛聲隱約傳來,朝鮮的煤正順著鐵軌,源源不斷地運往旅順港。他忽然覺得,所有的奔波與付出,都在這一刻有了最好的回報——中國的海疆,終於有了能守護它的鋼鐵力量;中國的百姓,終於不用再擔心外敵從海上入侵。
當天晚上,李和給李瑞士發了封電報,告訴他“海圻”號下水的消息,還有“威遠”“定遠”“鎮遠”三艦移交的事。很快,兒子回電:“爹,鐵路已經修到漢城,朝鮮的煤能保證‘海圻’號的燃料供應!等我把漢城到釜山的鐵路修通,咱們的軍艦就算開到日本海峽,也不愁煤了!”
看著電報,李和忍不住笑了。他走到甲板上,望著滿天繁星,心裡充滿了希望——隨著軍艦越來越多,鐵路越來越長,中國終將擺脫屈辱,在世界的東方,重新站起。而他和丁汝昌、李鴻章,還有無數的工匠、水兵、鐵路工人,都在為這個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著。
黃海的風,吹拂著“海圻”號的龍旗,也吹拂著中國自強的希望…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