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5月10日,外交部大樓迎來密集談判期。龍國與漢斯第二輪談判剛啟,e國駐龍公使薩道義便主動登門求見;高盧國特使緊隨其後,希望深化中立合作;而隔壁彼岸的日本,已因龍國與漂亮國結盟、e國與漢斯國態度搖擺陷入慌亂——政務院當機立斷,將“落日計劃”啟動時間從10月提前至9月3日,一場圍繞遠東格局的博弈,在盛夏到來前進入白熱化。
5月12日,龍e談判在外交部會議室啟動。薩道義一改此前強硬態度,案上的《e國在日利益清單》已標注多處修改痕跡——e國內閣經反複評估,認定“死保日本”弊大於利,若龍國滅日,e國需通過“利益交換”保住核心權益。
“陸總長,李將軍,”薩道義率先開口,語氣帶著幾分妥協,“英國願承認中國對琉球、朝鮮的宗主權,停止向日本提供軍事援助包括12英寸主炮、海軍顧問),但需中國承諾兩點:一是戰後日本橫濱港仍作為‘龍e共管自由貿易區’,e國保留日本海關關稅控製權5年此前要求10年);二是龍國開放上海外灘為‘國際金融區’,允許e國彙豐銀行參與龍國鐵路貸款。”
陸征祥看向李和,後者微微點頭:“薩道義公使,e國的條件我們可接受,但需補充三點:第一,e國需在6月前撤回所有駐日軍事顧問,公開聲明在龍日爭端中保持中立;第二,戰後e國在日國債,龍國將以‘日本煤礦開采權’折價補償每100萬英鎊國債兌換一處煤礦5年開采權);第三,e國需協助龍國推動列強承認‘龍國對原沙皇國占領區的主權訴求’——畢竟,e國也不希望沙皇國在遠東發展壯大。”
薩道義心中一震——龍國不僅要e國放棄日本,還要借e國牽製沙皇國,算盤打得極精。但想到漢斯國獲得日本人力後可能威脅英國太平洋利益,他咬牙答應:“可以!但龍國需保證,戰後不允許漢斯國在日本本土設立海軍基地——e國不能接受漢斯國在亞太過度擴張。”
“成交!”陸征祥當即拍板,“龍e可簽訂《遠東中立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一周內完成文本起草。”
談判結束後,薩道義私下對陸征祥說:“日本已派特使赴倫敦求援,但若e國撤回顧問、停止援助,日本海軍戰力將銳減——貴國的‘落日計劃’,勝算很大。”
5月15日,龍國與漢斯第二輪談判啟動。漢斯國特使馮·提爾皮茨此次帶來“技術大禮包”——柏林已批準向中國轉讓“305毫米艦用主炮改進技術”炮管壽命提升至800發)、“裝甲鋼熱處理工藝”,條件是龍國將日本仆從軍數量從15萬增至20萬,且允許漢斯國參與龍國與漂亮國的無畏艦設計。
“陸總長,李將軍,”提爾皮茨遞過技術資料,“這些技術能讓龍國的海天級戰列艦戰力提升30,也能加快無畏艦建造進度。漢斯國隻要求多要5萬日本仆從軍,用於殖民地的鐵路建設——這對中國來說,隻是多改編一批戰俘。”
李和翻著技術資料,眼中閃過精光——漢斯國的305毫米主炮改進技術,正是龍國急需的。他當即回應:“20萬仆從軍可以,但漢斯國需額外提供50台精密銑床用於主炮炮管加工),並派遣10名火控係統專家來華,協助聯合實驗室研發‘無畏艦統一火控係統’。另外,漢斯國需承諾,不將日本仆從軍用於對高盧作戰——我們不想因人力合作激化雙方矛盾。”
提爾皮茨爽快答應:“沒問題!技術人員與設備將在7月前抵達龍國,漢斯國也會約束仆從軍用途——畢竟,龍國是漢斯國在亞太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此次談判還敲定“戰後日本礦產分配”:漢斯國獲得九州島煤礦開采權,龍國保留本州島、北海道礦產主權,雙方共同開發四國島銅礦——雙方合作從“人力綁定”深化為“技術+資源綁定”。
5月18日,高盧國特使施阿蘭再次來華,希望將《中立備忘錄》升級為“戰略合作協議”。法國因忌憚國獲得日本人力,急於拉攏龍國牽製漢斯國。
“陸總長,”施阿蘭開門見山,“高盧國願向龍國出售100門155毫米榴彈炮用於陸軍陣地戰),提供500萬法郎低息貸款用於江南製造局擴建),條件是龍國承諾:戰後不允許漢斯國在越南邊境駐軍;龍國與高盧國聯合開發雲南錫礦龍國占股55);龍國協助高盧國‘穩定’北非殖民地暗中約束華人不參與反法運動)。”
陸征祥笑著回應:“貴國的條件很實在。龍國可承諾不允許漢斯國在越邊境駐軍,雲南錫礦聯合開發也可談,但高盧國需額外承諾:在歐洲議會中支持‘龍國收回原沙皇國占領區’的訴求;向龍國轉讓‘飛艇製造技術’用於偵察)——畢竟,龍國與高盧國合作需‘互利共贏’。”
施阿蘭略作猶豫便答應:“飛艇技術可提供基礎圖紙,歐洲議會的支持也會儘力——高盧國需要龍國在亞太牽製漢斯國,就像龍國需要高盧國在歐洲牽製漢斯國與沙皇國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5月22日,龍國與高盧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高盧國正式從“中立”轉向“有限支持”,龍國則獲得急需的陸軍裝備與貸款。
各國與龍國談判的消息陸續傳到東京,日本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亂。
5月20日,日本首相桂太郎緊急召開內閣會議,桌上攤著從駐華使館傳回的情報:“龍國與漢斯、e、高盧達成協議,漂亮國承諾派巡洋艦協助封鎖日本;龍國陸軍已完成220萬兵力整編,海軍四海艦隊在旅順軍演;龍國計劃將滅日時間提前。”
“e國撤回顧問、停止援助,漢斯國向龍國轉讓主炮技術,漂亮國支持龍國——我們完了!”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絕望地說,“日本海軍現有艦艇多依賴e國技術,沒有e國援助,根本無法對抗海天級戰列艦;陸軍僅30萬兵力,根本擋不住龍國百萬大軍。”
桂太郎咬牙道:“向沙皇國求援!沙皇國與龍國有北方領土爭端,肯定不願看到龍國滅日壯大——我們可承諾‘戰後將北方四島割讓給沙皇國’,換取沙皇國出兵援助!”
5月25日,日本特使赴聖彼得堡求援,卻遭沙皇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冷遇——俄國正忙於鎮壓國內革命,且忌憚中國北方50萬邊防軍,不願貿然出兵。沙皇國隻承諾“向日本出售100挺馬克沁機槍”,拒絕派兵。
求援無門的日本,隻能倉促備戰:陸軍集中兵力防守本土四個大島;海軍將所有艦艇集結於瀨戶內海,準備“本土決戰”;甚至下令“征用所有民用船隻,改裝為‘自殺撞擊艦’”——但這些舉措,在已完成外交破局、軍力整備的中國麵前,不過是徒勞掙紮。
5月30日,政務院召開“落日計劃”戰前籌備會。李鴻章看著列國談判成果,語氣堅定:
“e國、漢斯國、高盧國已中立或有限支持,漂亮國承諾協助封鎖,沙皇國無力乾預,日本孤立無援——9月3日啟動‘落日計劃’,時機已成熟!”
1.軍事籌備:左寶貴率百萬野戰軍8月前完成朝鮮半島、琉球集結;丁汝昌督率四海艦隊7月開展“封鎖日本海”聯合軍演,重點演練“海天級主炮覆蓋+新致遠號速射炮突襲”戰術。
2.後勤保障:張之洞協調江南製造局,6月前生產步槍30萬支、75毫米炮500門;利用德國、法國貸款,擴建旅順、上海軍港,確保彈藥補給。
3.外交收尾:陸征祥7月前完成與意、奧等國的中立談判,避免第三方乾涉;孫先生赴美,與漂亮國敲定“戰後日本利益分配細節”,確保漂亮國按時派艦協助。
李和起身補充:“漢斯國的305毫米主炮技術、高盧國的榴彈炮、e國的中立承諾,已讓我們占據絕對優勢。9月3日是秋分,日本海風力較小,利於海軍編隊展開——此戰,必能徹底清算千年仇恨!”
窗外,陽光熾烈,灑在政務院的青磚地上。外交部的官員們正加急起草最後的協議,軍營裡的士兵們已開始擦拭步槍,船塢中的工匠們正為海天號加裝新改進的主炮——一個屬於中國的“落日”時刻,正一步步臨近,而慌亂的日本,已注定成為這場曆史棋局中的棄子…
喜歡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請大家收藏:()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